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强势——茶香溢远兴湄潭
2018年07月31日 07:03:2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刘乐平

  湄潭县核桃坝村,公路似银带般从翠绿茶园中穿过。 记者 刘乐平 摄

  浙江在线7月3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乐平)炎炎夏日,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绵延群山一片翠绿,一垄垄茶园随山蜿蜒。行走其中,宛如徜徉在绿色的波浪中。在这个夏日的午后,66岁的核桃坝村村民田金莲和老伴正在自家3亩茶园里忙活着。“我家种茶30多年了啦。这茶树好,从3月到11月都可以采。一年挣个三五万块钱不成问题。”

  核桃坝村是远近闻名的种茶致富模范村,有着“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的美誉。全村现有茶农868户,茶园总面积1.2万亩,去年综合产值2.24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6万余元。

  “村里能有今天这个面貌,这得感谢老书记!”记者在核桃坝村采访,许多村民都深情地提到他们的“老书记”。过去的核桃坝村是一个“顿顿红苕包谷饭,吃水要翻几匹山”的穷山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老支书何殿伦自家率先种茶,并带领村里的党员一起种茶,经过艰辛探索,走出了一条种茶致富之路。

  曾经,由于缺乏加工技术和品牌,核桃坝村茶农以销售初级产品为主。这些年,在新支书陈廷明的带领下,村里开始探索“支部+公司+协会”发展新模式,建起了标准化的厂房和先进的茶叶生产线,出产的茶叶以品质好著称。

  在村会议室里,陈廷明为记者泡了一杯茶:只见他先用开水冲洗茶杯,放入茶叶后,倒入沸水,“别急着喝,茶的味道慢慢才能释放出来。”

  好的东西,都得经过时间的“冲泡”。湄潭茶今日的发展与壮大,也是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发酵而来。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廖家鸿领着记者参观了中国茶工业博物馆。青瓦灰砖的房子里尚保留红茶和绿茶两个茶叶生产车间,作为茶工业机具展的一部分。

  当年在中央实验茶场试制的功夫红茶“湄红”,在经历了“黔红”“中国红”出口的演进之后,如今已成为与“信阳红”“武夷红”等创新红茶齐名的“遵义红”。“没有它们,就没有现在的湄潭茶、贵州茶。”廖家鸿说。

  现在,核桃坝村早已不局限于茶叶种植。贵州四品君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杰说,依托茶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现在的核桃坝村集赏茶、采茶、制茶、品茶为一体,茶叶飘香、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引来众多游客。据统计,核桃坝村每月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次,去年旅游收入达1200万元。

  核桃坝村是湄潭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强势、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一个缩影。据悉,湄潭有60万亩茶园,是贵州茶业第一县,也是全国第二产茶县。2017年,湄潭投产茶园56万亩,茶叶总产量达6.16万吨、产值42.7亿元,茶产业综合收入超过100亿元。

标签: 核桃;茶园;湄潭县;茶叶;核桃坝村;核桃坝;茶产业;红茶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73127982391288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