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振宇 通讯员 龚婵婵 胡雨晴)影响生态环境多年的污染源得到根本整治、完成积压多年的土地收储程序、遭受破坏的耕地重新恢复生态耕种功能……去年7月1日起,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正式建立,我省检察机关的利剑直指像这样的一批时间跨度较长、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公共利益保护“老大难”问题。
记者从省检察院今天举行的检察开放日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公益诉讼案件共立案834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761件、民事公益诉讼73件;启动诉前程序案件675件,提起诉讼27件。
环境好不好,公众的感受最直观,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也成为公益诉讼工作的重点领域。开化县一起十多年没有解决的环境污染案件,拉开了我省公益诉讼工作的序幕:从2005年8月开始,衢州瑞力杰化工有限公司向开化山区填满、堆放了大量工业固废。案发后虽然进行了清运处理,但仍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损害,公共利益受到持续损害。2017年12月7日,开化县检察院对该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成为全省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第一案”。
一年以来,我省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493件,占全部公益诉讼诉前案件的59.1%,通过案件的办理保护耕地、林地1700余亩,清理处置各类固体废物39万余吨。
在法律规定的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其他领域,我省检察机关也均有案件办理。一年来通过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我省查处销售不合格、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药品8000余公斤。在涉及国有财产保护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案件办理中,追缴、收回相关资金2.2亿元,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500余亩。
此外,我省检察机关还办理了2件英烈保护诉前程序案件,保护英烈名誉权、荣誉权及身后尊严。
检察机关坚持把重心放在诉前,尽量通过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保持了良性互动。据统计,已到回复期的416件行政诉前案件中,行政机关纠正违法或依法履职的354件,占85.1%。30余个市、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出台了支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决定。
今年6月29日,全省三级检察机关同时挂牌成立公益诉讼与诉讼违法举报中心,受理公益受损举报线索。举报中心成立一个多月以来,各级举报中心共受理群众公益损害举报线索258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