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干部休假的事,已阅君聊得不少。
全国很多省份,包括浙江,都出台了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休假的规定。众所周知,这种规定的背后,某种程度上,隐含了这么一个意思:领导干部带头休假,他们休了,职工才有勇气说要休,这样才能保证大家都休到假。
最近,宁波出台了份文件,把这层意思给挑明了。这是份什么文件?为什么要把这层意思挑明?对保障干部休假,又会起到什么作用?已阅君今天要来聊一聊。
干部休假,为何成“老大难”?
其实,对干部休假的问题,早就有规定。
像2007年12月,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中,就有了规定。
之后国家人社部又制订了两个实施办法,分别是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的。
按照宪法规定,国务院颁布的条例,是法律的一种。但尽管既有国家法律规定,又有中央部门制订的实施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带薪年休假还是成了个“老大难”问题。
最近全国这么多省份出台意见,规定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休假,光从这一点,就可看出。
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成为“老大难”,大致来说,差不多两个原因:第一、干部怕领导觉得他不上进,不敢提出休假;第二、确实有领导觉得工作忙,提出了也不会批。
在基层或工作繁重的岗位,这种“老大难”就尤其突出。
手头事情太多,工作量过多过大,平时都忙不过来,上面布置工作时,很多还规定了期限。对基层一线领导来说,在忙得要命的时候,有人提出休假,只怕眉头要皱好几下;对基层一线干部来说,有些时候,就算请到了年休假,假期也不见得能真的休到。
前些年,已阅君遇到一位乡镇干部,他就说自己很想休,但不会休。再问一下,发现另有原因:在单位里,他是骨干,哪怕正在假期中,领导也时不时会来个电话:XXX,你把什么什么事情处理一下;刚把这事办完,又一个电话来了。
请到年休假,还要干活,还背了“休过年假”名声。经历过这么一两次,他就索性不请了。
宁波这份文件,究竟规定了什么?
接下来再聊宁波这份文件。它的名字叫《关于进一步关心关爱干部的实施意见》。
这份文件中,有两条很值得一提。
比如说这句话:各地各单位应特别关注基层一线和工作繁重岗位的干部,统筹安排工作力量,确保按时休假。
还有这句话:完善和落实加班补休制度,补休天数可以累计,不计入带薪年休假天数。
如果认真看一下,就会发现,这两条主要针对的,就是基层一线和工作繁重岗位的干部,而且把话直接挑明了来说。
有句俗话:“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一线和工作繁重岗位的干部,很多时候要加班,尤其是年中、年末考核时,有时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上面布置的某些重点工作,也往往要加班。
再认真分析一下,更会发现,这两条规定其实有更深的含义。在现实中,某些工作人员,哪怕同单位,在忙和闲上也可谓是泾渭分明:一些有能力、会干事的干部,事干不完,忙得要命;而有些能力不行、或者爱耍滑的干部,事干得不多,比较悠闲。
出现这种情况,不少时候,有领导对后者干事不大放心的心理因素在,怕他们把事情办砸。全面落实休假制度后,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说不定有些干部明明在休假中,还被叫去干活,而且其中可能性最大的,还是那些会干事、能干事的干部。
如果真那样的话,就成了“鞭打快牛”,会挫伤“快牛”们的工作积极性,时间长了,“快牛”说不定会变成“慢牛”。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宁波这份文件里这些词很意味深长:“特别关注”“基层一线和工作繁重岗位”“统筹安排工作力量”“确保按时休假”。
厚爱的美意,怎么切实落到基层?
最近一段时间,已阅君也和身处基层一线的干部私下聊过。
对全面落实干部年休假制度,对组织对干部的关爱,他们非常欢迎,但其中也并非没有担心,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工作本来就很忙,休假之后,岂不是更忙。
已阅君觉得,这要一分为二来看。
首先,很显然,工作就摆在面前,目标任务也在,肯定要有人去做,不会因为大家去年休了,就会减少,或者降低标准,搞“放水”。
但在另一方面,如果认真仔细去分析,就会发现基层工作在很多地方还有改进之处。比如说“挖潜”这一块,基层一线领导干部,怎么基于工作特长分配工作,怎么控制整体工作的过程,怎么针对干部的个性特点分配工作,让大家都动起来。
另一方面,相关上级部门也应该体恤基层,比如说在布置工作上,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化,在某些必要的考核、检查、调研时,如果内容相同或相似,可以考虑“合并同类项”,集中一次完成,尽量避免分头考核、检查、调研,切实减轻基层工作压力。
现在各地都出规定,体现了对干部厚爱的美意。希望在推动干部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时,能多想办法,多出新招,让基层一线和工作繁重岗位的干部都能感受到这份美意,让每个人都能出去走动走动,散散心、减减压,回来以更佳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