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28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袁华明) “我们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金交付使用票据较多,收付的票据因票面金额、期限上的不匹配,往往无法直接背书支付,重新开票就带来一定的资金占用成本。集团每年进出票据量非常大,有大量的票据需要盘活!”巨化集团财务部长汪利民日前告诉记者,截至2018年6月底,巨化集团在浙商银行池化融资平台上累计入池票据张数2979张,累计入池票据总金额27.27亿元,池项下累计发生融资28.38亿元。汪利民说:“现在我们每年可以节约2000多万元的财务成本。”和巨化集团一样,受益浙商银行企业流动性服务创新的企业已有两万多家。
池化融资平台就像银行给企业建了一个“蓄水池”,企业可以把报表上难盘活的资产,如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理财产品等放进池子里,转化成随时可用的银行融资。同时还可以把银行授信额度入池,使池内蓄水量更足,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来管控资金的“水位”。过去贷一笔款要签一个纸质合同,池化融资平台改变了融资方式,现在只要点点鼠标,在入池资产的额度范围内,都可以通过网银自己定制贷款,像管理池子里的水一样来管理企业自身的流动性。
“增强流动性,就意味着企业资金成本减少,进而有效降低企业负债率和融资成本。”浙商银行公司银行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池化融资平台就是从票据管理的痛点切入企业流动性服务,有效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截至2018年8月底,浙商银行池化融资平台服务企业超两万户,入池资产余额超3570亿元。
过去企业手上的应收账款大量沉淀、占用资金难以变现,要向上游采购时又产生新的负债,这样上下游企业之间互相拖欠,拉长了债务链条,增加上下游融资压力。这一令人头痛的“三角债”难题如何破解?随着池化融资平台创新的不断完善,应收款链平台等也应运而生。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没有信用记录、没有可抵押质押资产。浙商银行围绕龙头大企业、运用区块链技术,让上下游的中小型供应商、经销商融资变得更加容易。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研发、生产锂离子电池材料、电池单体及电池系统,全球销售额达十几亿元,上下游企业有四五百家。针对微宏动力的发展需求,浙商银行对其新增了5000万元授信额度,用于应收款链平台签发保兑。上游企业收到了微宏动力签发的“区块链应收款”,就能在浙商银行进行融资,既降低了公司的成本,又加快了上游企业的货款回笼。
据了解,浙商银行近年来努力探索企业流动性服务,通过池化融资平台、应收款链平台和易企银平台等创新金融工具,成功让企业沉淀资产“转起来”,提高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进而实现“去杠杆、降成本”,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金融活水。截至目前,浙商银行客户签发的应收款已超过600亿元,同时该行还进一步尝试将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