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朋友们:
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时间是1978年,而我也是在那一年加入华立的。应该说40年前,我的个人命运就和企业紧紧捆绑在一起了。32年前,我成为华立掌门人。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实践者和受益者,我亲眼目睹了中国从由弱变强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全过程。
当下,在全球大变局之际,中国也正面临大挑战。一时间,各种焦虑、沮丧、担忧、恐惧似乎成为一种“传染病”。站在40年后的今天,回望华立的成长和奋斗历程,我不由地感慨,在历史的跌宕起伏中,华立总能从危机中汲取前行的动力。
这些年,我们最不能忘记的,是强烈的危机意识、底线思维。
当前,华立虽然处于风险可管控的健康状态,但我们早早做好了“过冬”打算,以底线思维管控好资金链风险。
早在2005年,我们就提出“准备好过冬棉袄”的经营管理思想,强调“现金为王”,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严格控制并降低企业的银行负债并改善资产流动性。当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来临时,我们裹着“棉袄”笑对“严冬”,不但安然“过冬”,而且集团现金流和盈利能力反而更上了一个台阶。
正是有了这段经历,在2018年7月的华立集团半年会上,我们进入了“严寒已至、穿上过冬的棉袄”一级战备,宁可放空、不可踏错,以“底线思维”将经营管理重点转向现金流、现金储备、盈利能力三方面,控制负债率,提升流动性和资产可变现性。
40年的风雨前行,还教会了我们另一个发展诀窍——自信应对挑战,机敏把握机遇。
在企业高速发展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一些问题。当放缓速度时,便会有一些问题凸显,这属于可控范围内的正常现象。企业如此,国家亦是如此。我们要有充分的信心和决心,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应该清醒意识到,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企业家应该学会在“冬泳”中寻找到新的机遇,逆势而上。当下,理顺经济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向产业链上游走,向高质量发展,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好契机。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如果民营企业能够有效抓住国内这波消费升级机遇,将在一定程度上破解发展难题。
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参与国际产能合作也是民营企业另辟蹊径谋发展的好机遇。民营企业要从简单的外贸出口到全球制造,从简单的“走出去”到更好地“引进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华立境外工业园协同助力中国制造“抱团出海”便是生动的实践。
我坚信,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我坚信,民营经济的地位和积极作用无法取代,企业家朋友们要有自信迎难而上,更要以“冬泳”抵御严冬、守正走稳、转危为机。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 汪力成
2018年10月28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