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芬,嘉兴市公安局秀洲分局新城派出所户籍民警。从警近30年来,她一直在基层派出所户籍办证窗口工作,先后获得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嘉兴市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工作先进个人、秀洲区十大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
浙江在线12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吟 黄娜)10月26日,嘉兴市公安局秀洲分局新城派出所户籍办证大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陈剑芬忙着处理辖区内的一个双重户口。
“这个户口前年落户到我们这,但在省常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中,我们发现有两个人长相相似度98%以上,疑似同一人重复户口。”陈剑芬告诉记者。她的声音略有些沙哑却中气十足,“要保证公民户口和身份证号码的准确性、唯一性和权威性,必须仔细核查后注销一个,这可马虎不得。”
陈剑芬和户口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不少认识她的人都叫她“阿芬姐”,他们说,阿芬姐能从一本户口本上读出时代的密码。
从警近30年,陈剑芬一直活跃在户籍工作的一线。辖区人口的出生、死亡、迁入、迁出……她经手了无数的档案,也亲历了我省户籍制度改革的浪潮。
/ 圆梦 /
跳出“农门”
陈剑芬(右二)与参与社会实践的小学生交流互动。 沈芳明 摄
陈剑芬永远忘不了自己第一次穿上那身橄榄绿警服时的情形。
1989年的春天,中专毕业后的陈剑芬,正巧遇上了乡聘民警招新。她顺利通过招聘,成为新塍镇原洛东派出所的一位户籍民警。而她自己的户口,也因此从农业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
这对于陈剑芬,意义非凡。30年前,除非是参军、升学、招工、招干,不然农业户口很难转为非农业户口;每年“农转非”名额指标严格控制,在嘉兴,这个额度是总人口的千分之三。
尽管很难,可还是有很多人挤破了头想要进城,原因很简单——城乡发展差距大,城市的教育、就业、医疗各方面条件远超农村。
“人往高处走,那个时候乡下人都想进城。”陈剑芬举了自家的例子: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但母亲是知识青年下乡,根据政策返乡时可以随迁一个子女的户口,于是母亲和哥哥拥有了居民户口,每月能领粮票;而父亲和自己尽管生活在乡镇,户口却依然在农村,每年还需要缴纳农业税等税费。
对陈剑芬来说,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户籍工作,上手并不难,业务量也不大。户籍工作涉及的主要有“四变”,即出生、死亡、迁入、迁出。“那时整个所里就我一个户籍民警,平时还要帮其他同事办些案件。就每年12月份会忙一些。”
可是,来派出所办理户籍迁入迁出的业务量少,并不代表当时的人口流动少。恰恰相反,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闯荡,只是受限于政策,难以将户口迁入城镇。即便是在城镇工作生活多年,他们也因为没有城镇户口而享受不到居民的待遇。
这样的情形自然不能长久。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家逐步放开政策,进城农民可以缴纳增容费办理蓝印户口,从“乡下人”变成“城里人”。这消息一出,很多人心动了。
1991年起,嘉兴开始为实际居住在城镇或在城镇有相对稳定职业的农民办蓝印户口。“办蓝印户口需要交1万元城市增容费,那个时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陈剑芬还记得当年大家争相办理蓝印户口的“盛况”,很多人省吃俭用,甚至借钱也要凑齐。
那几年,陈剑芬经手办理了不少蓝印户口:在镇政府交完增容费,带着凭证来派出所,她在户口本上加盖蓝色的印戳,持证人身份就从农民转成了居民。“很多人亲戚朋友一起办,当时农民太苦了,做梦都想拔出‘泥腿子’。”
统计资料显示,1991年至1995年,嘉兴市共有3.3万余人办理了蓝印户口,跳出“农门”。
随后,国家又相继出台彻底放开“三投靠”等政策,嘉兴市开始进行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试点,农民进城落户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 亲历 /
全城“换证”
陈剑芬(右二)在新城派出所户籍办证大厅为群众服务。
十年前的2008年10月1日,对很多嘉兴人来说,是值得记住的一天。那天,嘉兴全市216万人挥手作别了农业户口。
国庆节后第一天上班,陈剑芬就经手换发了一本《居民户口簿》。“户别”一栏,只区分家庭户和集体户,再也没有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区别。
嘉兴正式建立起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分类管理模式,全市城乡居民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更换户口本的那家户主的名字,陈剑芬已经淡忘,可对方脸上那喜悦的笑容10年来一直留在她的脑海里。
陈剑芬的上级、嘉兴市公安局居民身份证信息管理所副所长王亮有一本厚厚的剪贴簿,这是前辈手上传下来的,里面贴满了与嘉兴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文件资料。改革方案实施以来,一大批惠民利民举措落地见效。
变化接踵而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轨,基本实现全民覆盖、人人享有;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
截至2017年底,嘉兴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5%,全市镇、村合作医疗覆盖率、镇初保达标率、全市农村自来水受益率均达到100%,农村农户改厕率99.6%,统筹城乡发展水平位居全省首位。
曾经脏乱差的农村,现在成了美丽乡村,成了“香饽饽”。陈剑芬在窗口办理业务时,深深体会到这一巨变。“比如以前谁考上大学,肯定急着迁走户口;现在很多人即使出去了,也宁愿把户口留在老家。”陈剑芬笑着说,就连自己也有些后悔,之前要是没急着把自己和父亲的户口迁到城里,留在农村有块地多好。
城乡户口性质不再有别,进城落户不再是梦,基本公共服务不再有差别……城与乡那道曾经不可逾越的鸿沟,正慢慢消弭。
/ 感受 /
安居乐业
1997年1月,陈剑芬调到新塍派出所(资料图)。
近50平方公里的管辖面积,1.8万多户辖区居民,5.4万余份出生、死亡、迁入、迁出、常住人口登记档案,每天100余人次的接待办理量……这是陈剑芬现在所在的新城派出所要面对的工作量。
2013年6月,陈剑芬调往新城派出所。“这里多的时候一年有八九个新楼盘开发,户籍业务办理量猛增,尤其是户口迁入量很大。”辖区地处嘉兴城市新区,这些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这片原本的郊区发展日新月异,一幢幢崭新的高楼拔地而起。众多迁入的人口里,就有不少新嘉兴人的身影。
如果说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打破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鸿沟,那么与外来人口相关的户籍制度改革,则体现了公平公正。
截至目前,嘉兴市户籍人口数360余万,外来人口数约285万,人口机械增长率在全省排第三,仅次于杭州和宁波。
越来越多新嘉兴人参与城市建设,在这里落户并安居乐业,找寻到归属感。
5月7日,陈剑芬接待了一位特殊的办证群众。老家安徽的王先生3年前就在辖区里购买了住房,可因为房屋面积较小,不满足当时人均38.19平方米的“购房落户”政策,因此女儿的户口迟迟没有从老家迁来嘉兴。
好在今年5月1日起,《嘉兴市户口迁移若干规定(试行)》落地试行,全市全面取消购房落户面积限制。得知新政实施后,王先生马上来到派出所为女儿办理落户手续。
“现在外来人口落户门槛越来越低。”陈剑芬真心为老王高兴。
她还记得自己刚开始工作时,一代身份证还没有人手一张,证明身份要用户口本和介绍信;后来有了一代身份证,流动人口管理更高效了,现在直接刷二代身份证能办的事情越来越多……“一个户口记录一个人的一生,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一张身份证、一本户口本,都能看出我们的城市越来越包容,发展得越来越好。”
“城市的未来,一定会更好。”对此,陈剑芬充满信心。
那城那乡那户口
本报记者 沈吟
翻开小小户口簿,薄薄几页纸,却伴随着每个人的“出生入死”。
对于老一辈人来说,当年为了跳出“农门”而想尽办法的记忆,始终难以忘却。“农转非”这个带着强烈时代印记的词语,告诉后来人,曾经告别农民身份有多么的困难。
从最初的农民自理口粮入城,到“组团”办理蓝印户口,再到政策落地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区别,统一户口登记制度……小小户口簿上的每一次变动,都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喜怒哀乐,也记录着城市与乡村不断发展前进的步伐。
城与乡的差距越来越小,设施成网、资源共享、人员互通、服务联动,左手繁华都市、右手美丽乡村成为了可能。如今,户口这道曾经横亘在城乡之间的无形藩篱,也终于被打破。对外来人口来说,在城市“漂”了这么久,终于有了归属感,“漂一族”落户城市变得越来越容易。
都说小家大国,一本户口簿,承载人生故事,见证时代变迁。改革开放40年来,我省的户籍制度改革经历了一系列发展沿革,不断推向纵深。40年来,城乡一体化迅猛发展,户籍管理工作为民着想的方面越来越多,户籍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序推进……
时代的进步,你我一起见证。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