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浙江省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出台
可公开收费、将托管服务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2018年12月13日 09:03:05 来源: 都市快报 胡鸿 姜晓蓉 通讯员 方柔嘉

  昨天,浙江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文,公布全省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实施意见。《意见》明确,学后托管坚持公益服务与成本分担相结合的原则,相应费用由学生家庭负担;托管服务将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校外培训机构一律不得参与校内托管服务等。

  2019年,全省有托管服务刚性需求学生的小学,都要开展校内托管服务工作。

  杭州探索“1+X”新模式

  杭州的学后托管服务入围杭州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在昨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马里松答记者问时,提到学后托管服务模式正在升级。

  今年9月,杭州市教育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了“学后托管”工作情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杭州主城区218所小学(校区)开展托管服务,21000名小学生参加,约占相应年级学生总数的15%,其中比例最高的学校接近70%。

  马里松说:“目前杭州正在升级学后托管服务模式,探索‘1+X’新模式。今年杭州主要围绕学后托管能不能铺开,能不能有效解决这些真正有需求的家庭孩子放学后的看护问题来展开工作。目前这个目标比较出色地完成了。但是,这些孩子留在学校的这段时间,怎么用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且又不会加重课业负担,这是杭州下一步要探索的问题。

  “‘1+X’托管服务模式中的‘1’是指学校保证提供基本看护服务,在这个前提下,丰富服务形式和内容,积极创造条件提供‘X’,即在服务内容中增加体育、艺术、科技方面兴趣特长类的活动和课程,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

  “服务模式升级,工作成本也必然增加,杭州市教育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四部门刚刚出台的政策,结合杭州的实践积累,按照有利于学生发展、兼顾各方利益、成本各方分担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

  马里松说,推行“1+X”模式,在服务内容中增加体育、艺术、科技方面兴趣特长类的活动和课程,根据省里的文件,学校不能引入培训机构,鼓励校内老师开一些专业的特色课程,也可以尝试引入家长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以及一些有特长的专业人士,到学校开设特色课程。

  “1+X”模式,杭州也有一些学校已经在做了,比如滨江区的东冠小学。在东冠小学,老师们自愿报名参加课后服务管理,学校根据报名学生数开设了8个班,参与学生数为200多人,参与管理的老师根据自己学科、特长、管理班级年级等特点开设阅读、版画、歌唱、健美操等课程。

  校内托管可以

  面向社会公开收费

  关于收费问题,杭州市教育局今年8月曾做出说明,学后托管服务费用由财政经费予以保障,家长不需要交费,但在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收费政策后,届时学校可按照新的政策向相关家长收费。

  这次的文件允许校内托管收费——

  坚持成本补偿和非营利原则,校内托管服务相应费用由学生家庭负担。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参加校内托管服务的,各地可参照学生资助政策予以支持。

  《意见》明确,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必须始终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各地可根据实际建立政府购买、适度财政专项补助、合理增加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适当收取托管服务费等相结合的成本分担机制,确保托管服务正常运行。

  托管服务费具体标准,由各部门根据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提出意见,报地方政府确定,向社会公布,并报省发改委、教育厅备查。省发改、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托管服务收费的指导。

  对此,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补充,这并不意味着强制收费,而是各地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是否收费,比如有的地方财政允许,可以继续实行免费托管。

  一位业内人士说,这无疑给校内托管服务的收费提供了政策依据。杭州一所公办小学校长说,晚托班收费是好事,学校可以在晚托时间开展更加丰富的课程,让学生在学校的这段时间活动更丰富,而不仅仅是在教室里看书写作业。很多家长的需求也不只是托管,希望学校有一些课程的介入,而学校要开课程的话,需要人也需要钱。

  将托管服务纳入

  教师绩效考核

  根据文件规定,学后校内托管服务,根据实际人数组班,人数较少的可以跨班级跨年级统筹组班,每个托管班应至少安排一名教职工负责管理服务。

  快报记者从杭州几所小学了解到,目前学校的晚托班主要由两类老师参与管理。“一类是行政管理干部,另一类是低年级段的老师,他们在这个时间段能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杭州主城区一公办小学校长介绍。下城区某公办小学今年9月份开始开设了一个免费晚托班,学校校长说,最初全校教师轮流管理,现根据教师的需求调整为自愿报名,每天由一名行政老师、一名管班老师和校医在岗。老师的报酬由财政补贴,一天人均200元左右。

  此次文件鼓励学校返聘退休教师,招募学生家长、社区志愿者等担任义工,鼓励和支持教职工在保证按质按量完成正常职责工作任务前提下,参与托管服务。

  对如何发放教职工报酬,文件也给出了依据——

  各地人力社保、财政部门在核定学校绩效工资总量时,应考虑学校开展托管服务的时间、学生数以及当地公办教师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对参与托管服务的学校适当增加绩效工资总量。

  学校把托管服务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对参与托管服务的教职工,根据额外增加的工作量给予适当倾斜。发放教职工托管服务工作报酬的经费单列管理。

  培训机构一律不得

  参与校内托管服务

  文件要求,学校开展托管服务内容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组织学生在校园内自主阅读、课后作业、体育锻炼、社团活动等。

  文件明确,学校面向全体学生的拓展性课程活动和部分学生参加的校艺术队、体育队等不属于校内托管服务范畴。

  为规范校内托管服务,文件特别明确了几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坚决禁止学校把校内托管服务变成“培训班”“补课班”;坚决禁止学校借托管服务名义高收费、乱收费;校外培训机构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参与或组织实施校内托管服务,坚决禁止学校借托管服务名义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办班。

  对此,杭州一位小学校长透露,在学后托管政策实行之前,有个别学校因师资短缺,不得不借助校外培训机构的力量,帮助家长解决接送难的问题。现在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尝试,校内托管服务基本走上了正轨,教师的积极性也在提高,完全不需要借助外力。

  省教育厅负责人强调说,今后校外培训机构一律不准参与校内托管,不仅包括学科类的,还包括非学科类的内容,比如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类项目。一经查实,必须严肃处理。

  校内托管安全如何保障

  文件同时提到了家长关注的校内托管服务安全问题。

  其中要求完善学校托管服务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托管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对师生、工作人员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等部门,全面落实中小学校方责任保险、附加无过失责任保险等;引导家长自愿为参加校内托管的学生投保学生平安保险等。

  省教育厅将各地校内托管服务工作实施情况纳入对各地教育部门的教育工作业绩考核,以更好推动校内托管服务工作落到实处,把这一教育民生关键小事办实办好。

标签: 托管;服务;杭州;培训机构;收费;学校;教师绩效;学生;小学;服务...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