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2019年经济工作,明确了深化改革的任务。12月18日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大会,让人们重温了40年改革历程,并奏响了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最强音。
从40年的改革实践经验出发,结合当下的宏观经济态势,笔者以为,当前有必要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改革的意义和作用:一是明确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其中经济目标之一是GDP较2010年翻一番。这意味未来两年的年均GDP增速需达6.1%以上。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战略将继续实施,以保证小康社会高质量、可持续;二是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认识。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及其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三新”经济增加值已占GDP的15.7%,经济新动能不断壮大,可持续发展有基础、有底气;三是全面把握“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经济目标是多重的,政策目标函数中各目标权重可能不同,可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全面把握“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即意味着未来政策目标函数中,各项目标权重可能趋均等,政策调整方式、节奏、力度将会更注重协同,以保障机遇期实现。
过去40年,我国以开放促改革,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改革动力,但如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所表明的,市场经济有好坏之分,开放有高低之态。中央明确,要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在改革开放中勇立潮头的浙江,如何继续深化改革,从省情出发,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是市场化改革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成功经验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推进市场化改革,支持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在市场经济培育发展及其“放管服”建设上走在了前列。
二是市场化改革需进一步深化。包括浙江在内,市场与政府间的生态关系建设还待完善。特别是政府有形之手在如何界定和保障不缺位不越位,以及与市场无形之手如何握手与错位,还有待科学划分边界和区间、从制度上保障市场化改革。浙江率先制定实施了“四张清单一张网”,这是一次有益探索,需在动态优化中坚持深化。
三是市场化改革深化需坚持“竞争中性”原则。多种所有制共生共赢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特质,也是正确理解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重要基础。需坚持“竞争中性”原则,全力为国企、民企、外企营造公平宽松的营商环境,并在市场准入与具体要求上充分体现、有效落实。浙江较好坚持了“竞争中性”,较好实现了对国企和民企、外企的对内对外开放同步、产业链价值链良性竞合,也支持了浙江开放的较高质量。下一步可在金融、信息、科技、水务、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通过混改、外包、并购等不断增进“竞争中性”。
四是深化市场化改革需与扩大高质量开放互动互促。在重视开放对深化改革促进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积极主动性。浙江可争取成为试点省份,在整合集成现有改革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在探索突破中积累经验共识,减少阻扰市场化改革的意识和偏见,培育成熟高质量改革开放所需的体制机制和社会力量。
总之,深化市场化改革是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基础、方向和动力,浙江需坚韧深化市场化改革,巩固提升“继续走在前列、体现浙江担当”。 (作者单位: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