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179种!杭州城西鸟类天堂出现神秘怪鸟,你见过吗
2019年02月02日 09:10:41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屠晨昕 洪慧敏 郑懿玲

  浙江在线杭州2月2日讯杭州城西的西溪湿地内,居住着一群特殊的鸟类“房客”。它们到底是谁,有多少,身份如何?……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如今,随着近日一项调查结果的公布,这个“谜底”终于水落石出。

  为了迎接2月2日“世界湿地日”,杭州市林业水利局近日公布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示范项目》。翻看该项目的调查结果,大家吓一跳!原来,落户西溪湿地的鸟类共计179种。这些鸟类“房客”中,有些身份真是不一般!

  小编为您介绍其中5位新“房客”。

“黑冠鹃隼”夫妻:模范爸妈,含辛茹苦养育下一代

  鸟类的世界同样温情脉脉。监测人员2018年首次拍摄到了一对成年“黑冠鹃隼”夫妻。镜头下,它们互相扶持,含辛茹苦地养育下一代。

  发现“黑冠鹃隼”纯属意外。2018年5月23日,在西溪湿地执行生物多样性监测任务的浙江野鸟会会员田延浩突然看到一株大树上,栖息着一对举动亲密的怪鸟。回来,一查资料,竟然是“黑冠鹃隼”。

  这下,田延浩乐坏了。“我以前只能通过标本了解它们。”此后,他与一同执行任务的七位鸟友进行了观察、记录,“观测到黑冠鹃隼已属难得,我们竟然还找到了它们的巢。”

  处于繁殖期的黑冠鹃隼易受惊吓。田延浩跟鸟友们约定保守秘密,一直到这对“黑冠鹃隼”夫妻顺利完成孵化,并将幼鸟养育至出巢,才能对外公布照片。

2018年,西溪湿地首次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冠鹃隼。范忠勇 摄

  “黑冠鹃隼是猛禽,处于食物链顶端,对生态环境很挑剔,喜欢在人烟稀少的山林里筑巢繁殖。”浙江自然博物馆的研究员范忠勇负责鸟类调查,他说,“它们能来西溪湿地安家,恰恰反映出西溪湿地生态环境的优越。”

  巧的是,因为这次观测,西溪湿地也确定了开园13年来的第100户新“房客”。2005年,西溪湿地开园,当时园内记录到的鸟类有79种,而今年黑冠鹃隼的出现,将这一数字刷新为179种。

普通鵟:外号“土豹子”,凶残无比!老鼠、蛇全成了它的腹中食

普通鵟,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范忠勇 摄

  它翱翔在天际,发出类似猫的“喵喵”叫声。一旦发现老鼠的踪迹,它就像闪电一样,迅速猛扑下来,老鼠顿时无法动弹,乖乖成为其爪上美食。它的名字叫普通鵟,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在西溪湿地,范忠勇拍到了这种猛禽的身影。

  除了吃老鼠以外,蛇也是普通鵟喜欢的一道美食。只见,普通鵟猛然飞扑而下,紧紧抓住蛇并带到空中。在半空中,蛇不断挣扎扭曲,但却徒劳无益,最终失去反抗能力,成为普通鵟的腹中食。

  如此凶残,普通鵟赢得了“土豹子”的民间外号。

斑头鸺鹠:喜吃老鼠和蝗虫,保护人类和庄稼

1549061980741_5c54cf5c159bb82a0fccdd27.jpg

西溪湿地拍摄到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斑头鸺鹠

  傍晚临近,西溪湿地的夜晚,树林间似乎寂静无声。突然,几声凄厉的类似犬叫声,划破了宁静。这种叫声,一声比一声急促,传到数里外,远远闻之令人心悸。

  这不是犬在吠,而是一种叫斑头鸺鹠的鸟在鸣叫。

  白天,若你足够幸运的话,仰望树梢,能够看到一只或一对斑头鸺鹠停留在枝条上。你看着它,它可能也会直直地盯着你。哦,那是一双什么样的眼睛啊?那黄色的虹膜衬着眼珠更加又黑又大,勾魂摄魄。

  好吧,还是不要去惊扰它,默默地离开。跟普通鵟一样,斑头鸺鹠喜欢吃老鼠,还有蝗虫……总而言之,这种叫斑头鸺鹠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保护着人类和庄稼。

白尾海雕:最珍稀神秘的鸟类“房客”登场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白尾海雕

  在西溪湿地所有鸟类“房客”中,白尾海雕的身份最神秘,也最为珍稀。

  2011年12月,观鸟爱好者缪东明在西溪湿地莲花滩意外拍摄到白尾海雕。“翅膀张开有两米多,当时就觉得没见过,赶紧拍下来了。”缪东明回忆当时的情景。

  白尾海雕,身形巨大,体长84-91厘米。帅气、霸气直冲《神雕侠侣》中那只颇具灵性的大雕。

  在波兰,白尾海雕被尊为国鸟。

  为什么能在西溪湿地拍到白尾海雕?有人猜测,白尾海雕喜食鱼类,而西溪湿地中鱼儿很多,因此吸引此鸟前来觅食解馋。

  不过,这位鱼虾爱好者一旦“落难”,遇上无物裹腹的饥荒时节,饥不择食之下,它便会大嚼动物尸体。

白胸苦恶鸟:为“情所苦”?鸟类中的情种

1549061981047_5c54cf5d159bb82a0fccdd2b.jpg

西溪湿地拍摄到的白胸苦恶鸟

  为爱疯狂,白胸苦恶鸟堪称鸟类中的“情种”。

  一旦进入发情期和繁殖期,白胸苦恶鸟就从芦苇荡里悄悄出来,一改以往机警的性情,开始大胆寻找伴侣。

  “苦恶!苦恶!……”你听,它吸引伴侣的鸣叫声,单调重复,却又清晰嘹亮。反反复复,直至整个晚上。

  【浙江新闻+】

  稀有鸟类不断“落户”的背后,是持之以恒的生态保护。据介绍,作为我国首个国家湿地公园和杭州的热门景区,西溪湿地在接待大量游客的同时,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方面,一直坚持“最小干预”原则,将占总面积89%的区域划为生态保护区,通过自然隔离、限制或禁止人类活动,为动植物保留自由栖息和繁衍的天堂。

  浙江自然博物馆的研究员范忠勇告诉记者,“事实证明,建设湿地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和环境。以鸟类为例,与西溪湿地建园前相比,鸟类物种数大幅增加,较之前的12目26科89种增加了3目21科90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鸟类大幅增加,由8种增加到19种;湿地水鸟的种类有所提升,湿地水鸟由监测初期的28种增加至39种。”

  俗话说,水质好不好,就看鸟多少!鸟变多的背后,是浙江水质变好。

标签: 西溪湿地;鸟类;珍惜物种 责任编辑: 沈正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zjxw/201902/W02019020233039669171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