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2月18日讯 不久前,本报报道了一个新闻,杭州观成中学的老师们制定了一份《2018年育儿年账单》,调查后发现,每个班每年“培训费超过5万的人数,一只手肯定数不过来”。甚至有人一年花20万报培训班!
看完这个新闻,心凉了半截,没想到咱身高拖了全国平均水平的后腿,连在儿子的教育投入上也拖了大杭州的后腿。寒假里了解了下小孩同学的寒假情况,发现除了我儿子和极个别同学外,大部分同学都在参加课外培训,很多人是语数英科四门一门不落全报了,甚至有的因为培训课要上到年二十八,全家放弃了回老家过年,孤零零地在杭州过春节。
其实这真不是什么新闻了。自儿子读小学起,旁边的同学都在上培训班,一年比一年猛烈。而我除了上过一年培训班之外,是坚决不让小孩去,美其名曰“给老子省大额开支”、“让儿子早睡多玩长身高”,这种想法衣带渐宽终不悔。
我的看法是,学习最最重要的是,当堂或者当天就掌握吸收好所学的东西。我想这不是正确的废话,孔老夫子说,学习的真谛是温故知新,因材施教。你上了课外辅导班,比校内提前学习了课本知识,但是提前学了,那么很多小孩本能地会在课堂上教这些知识时不大会认真听讲,甚至在做其它作业,这在低龄段孩子身上比较常见,这不是浪费时间吗?而且花那么长时间去上课外培训班,做课外作业,哪还有时间去“温故”呢?即使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勉强学会了课外教的难点,可课内的、基础的知识却没时间掌握巩固好,不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吗?
我知道我这种想法肯定要遭到大部分家长的质疑和反驳,这不,在办公室里,我就已经遭到同事们的反对了。比如有人说,你并不了解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如今的学校,如果一个知识点大部分人都说懂了的话,那老师就会跳过它,而小孩子一般不会主动说自己不懂的。长此以往,这些孩子不懂的知识点会越积越多,那么成绩就会下降,逐渐变为班里成绩垫底的、沉默的一群。上不了好的高中、好的大学,那么孩子以后的社交圈的品质会降低,他们所处的阶层也会因此沦落。
的确,对于一些在民办学校的孩子来说,学校上课的进度非常快,比如据我了解,一些民办初中,它的进度一般比公办初中要快半个甚至一个多学期。同时,他们的教学难度也比较大,你不去课外培训班早点学,加点料,是很难跟上进度的。我也并不是绝对地反对参加课外培训班。亲戚的小孩告诉我,他觉得他考大学前上的补习班很有用。但我知道,他上的不是二三十人的大班,而是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名师班。这的确是做到了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针对个人弱点补习,但问题是“束脩”要一小时一千元或二千元不等啊。
我觉得,在做到“温故而知新”的情况下,去参加课外培训班是未尝不可的事情,但这个培训班在腰包可以承受的前提下,一定是要做到“因材而施教”,否则是光费银子而不见得有多大收效。更关键的是,家长应当把学什么科目、去哪里学这个选择权交给孩子自己,特别是在孩子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还有作为家长,还真要考虑一下成绩和身高的取舍问题。前两天,也是本报报道了一桩事,一个13岁的学霸男孩,因为补习班上得太多睡眠少家长又给他喂得太肥,结果小孩被诊断为身高以后不会超过1.62米,父母因此嚎啕大哭。相比之下,我儿子有两个同学,从来不上补习班,但学习同样很好,其中一个还是全年级前几名,寒假里还有空闲跑来我家打游戏。因为有充分睡眠时间,身高都一米八甚至一个一米八几了,小伙子一表人才,鱼和熊掌真是兼得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