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2月19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李灿 通讯员 章洁 张露剑)2018年底的这次进杭,不惑之年的温州市检察院公诉部主任高峰,收到了十九年检察生涯中一份颇有意义的礼物。
省检察院明亮的大厅里,高峰确认领口的检徽摆正后,再次整理检察制服,这是他出席重要场合前的常规动作,但和以往不同的是,他的胸前多了一朵红色绢花,肩披的绶带上,“全国模范检察官”几个字赫然醒目。
这并不是高峰第一次获得全国性的荣誉,翻开高峰的履历便能发现,这位检察官自千禧年进入检察院工作,斩获的奖项已经不胜枚举: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全国十佳公诉人……而此次,被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授予全国检察机关的最高个人荣誉——“全国模范检察官”,无疑是对他出色专业能力的进一步认可。
如何从一名法学院毕业生成长为全国模范检察官,记者赶到温州去寻找这位检察官的“炼成记”。
老成的理工男:真来对了地方
2月1日,结束了庭审,高峰并不着急往检察院赶,而是和同事在法院外的小饭店坐下,简单地吃了碗面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记者也没闲着,在温州市检察院大楼里溜达的同时,顺便“逮着”几位高峰的同事打听了一下这位模范检察官:“别说,还真是他的风格”“共事这么多年,就没看他急起来过”。等待的时间里,我们已经不自觉地脑补出一位慢条斯理的长者形象。
“那个点食堂肯定没饭了,与其饿着肚子赶回来,倒不如先来碗热气腾腾的面,也能缓和一下庭审过后的紧张心情嘛。”高峰个子并不高,有张圆圆的娃娃脸,当他走进办公室笑眯眯地说话时,记者不禁觉得与想象中的形象有些“反差萌”:“倒像个小年轻!”
“我也是这么觉得!可他们怎么还总说我老成呢?”高峰拿起手机翻看,目光停在了一张泛黄的一寸照上,“不信你看,这是我参加工作那年的照片。”记者定睛瞧了瞧,一时还真不知如何回答:微蹙的眉间、同款的平头,照片中身穿豆绿色检察制服的小伙子,与我面前的这位并无二异。“最怕空气突然安静”,高峰也很快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二十岁长成这样是有些着急,现在看不就年轻了嘛。”
“高峰呀,少年老成!快二十年了,模样和性格都没变过。”现任温州市鹿城区检察院政治部主任程坚毅是高峰进入检察院公诉科后拜的第一位师父,他告诉记者,高峰适应能力强,刚来干起业务就很老道。
程坚毅回忆,当时鹿城区检察院里科班出身的并不多,听说自己新来的弟子是一名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并且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检察系统的高材生,心里就开始暗暗期待他能为检察系统注入一股新鲜的力量。果然,这个小伙子不出短短三个月就上手了,“没想到这个没独立办过案的新兵写起诉讼报告来,法律用语比老将还规范,对办案程序也掌握得非常熟练。别的年轻人没个一年半载,很难上手。”
难道是天赋异禀?
高峰连忙摆手,指着办公室里一整面书柜的法学专业书籍,“滋味和学问都在这宝库里呢。”他说,考入法学专业前自己还是个“每天忙着与匀速小球和化学实验打交道”的理科生,进了大学,对法律的兴趣才越来越浓。
毕业进入检察院后,高峰发现自己“真是来对了地方”。前两年当书记员的时候,高峰相信“三人行必有我师”,常常“赖”着师父和其他同事学学办案,一有空就旁听开庭,或者观摩提讯,过上检察院、法院、看守所三点一线的忙碌生活。有一回在看守所提讯,中午暂停休息,高峰也不回检察院办公室,而是直接躺上了看守所的乒乓球桌,眯一觉醒来,打足精神继续提讯。“这些都是我学习进步和累积经验的好机会。”高峰乐在其中。
笃定的公诉人:我的手心也冒过汗
在温州市检察院和鹿城区检察院采访期间,记者拿到了一份高峰从检近二十年来的“成绩单”:一直奋战在公诉一线的他,共办理过各类刑事案件1300余起,无一错案。
温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赵海霞给这份成绩单加了几行“注释”:“公诉部门是公认的挑战大、难度高,公诉人经常和形形色色的刑事犯罪打交道,光是在错综复杂的案件中保持缜密思维还不够,还需要有非常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追溯高峰的从检生涯,一场15年前的庭审,折射出这份亮眼成绩的来之不易。
厚积才能薄发。2004年,26岁的高峰以公诉人的身份,出现在了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温州中银大厦烂尾楼渎职案的庭审现场。这是他独立办理的第一起要案,一桩涉案金额3000多万元,涉案人员43名的金融系统渎职腐败案。
关于这次庭审,我们听到了两个不同版本的讲述,分别来自高峰的同事以及高峰本人。
“没有一次卡壳,反应相当迅速!”聚光灯下,旁人眼中的高峰,举证环节有理有据地阐述指控依据和理由;辩论环节根据被告人的法庭表现、律师辩护意见等出庭情况,临时调整发问的具体问题。整个过程中,这位公诉人眼神坚定,语气笃定。
“法庭千变万化,但我们从不担心高峰的出庭表现。”现任温州市检察院公诉部副主任的陈富与高峰有着多年共事的经历,他不止一次现场观摩过高峰的出庭,“高峰不会打无准备的仗,开庭前他的办公桌上永远堆满卷宗,早已将整案细节熟背于心。”
这个版本里,案件顺利办结,大众视野里从此多了一位年少有为的检察官。
而另一个来自高峰本人的版本,高光时刻的背后,却有不尽的汗水。
“渎职的界定需要非常谨慎,我必须拿出扎实的证据。”说起这起案件,高峰记忆犹新:第一次办理牵涉金额如此高、涉案人员如此多的案件,自己上庭时的心情其实很紧张,手心直冒汗。
别人没有看出来?
“不能让别人看出来!公诉人必须有条不紊,庭上的我不是代表个人,而是检察机关。”
紧张还能藏起来?
“手掌握实别人就看不到手心里的汗,语速放慢人家就听不出我的紧张。”法庭上,高峰捏紧双拳,深呼一口气,庭前在办公室加班加点的一遍遍预演在脑海中迅速闪过。“既然证据确凿,有法律做后盾,我还担心什么?”高峰一边默念一边给自己打气,没过多久便调整好情绪进入状态。
“我们眼中的有条不紊,都来自于他的充分准备。”赵海霞2005年曾经带队参加“全国十佳公诉人”在市里的选拔,队伍中的一员就是27岁的高峰。
“出庭公诉全程录像、案件质量抽查、8小时现场论文闭卷写作、公诉业务笔试、公诉业务答辩、一对一分组论辩赛和附加论辩赛……这是一项业内公认含金量非常高的比赛。”赵海霞说。2010年,捷报传来,高峰从全国100名公诉人中脱颖而出,并以全国第六名的总成绩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第四届“全国十佳公诉人”称号。
乐呵呵的老师:一招一式带徒弟
“专业功底过硬,性格又很沉稳,案子交给他很放心。”2006年,高峰从鹿城区检察院调至温州市检察院,赵海霞如添一员虎将。
一步一脚印,高峰也在检察事业这座“高峰”越攀越高。但对于温州市院的同事来说,高峰并不是一位“高处不胜寒”的遥远榜样,而是一本“接地气的检察实务教科书”。
刚进入温州市检察院工作一年的助理检察官周雯雯,向记者“翻开”了这本书的其中一页。
市院里有一个从区院流传过来的小故事:高峰刚参加工作时,有一回给公安机关的一位民警打电话沟通案件,因为语气坚决,用词老练,造成了一个小乌龙:对方误以为这边是位老同志,回拨电话的时候指明要找“老高”。
周雯雯听说了这个故事,第一次给公安机关发送退查通知前,很自然就想到了请教“老高”。
“老高”乐呵呵地答应,等到给周雯雯进行模拟预演时,却突然绷起了脸,眼神犀利、语气坚决:“要做到令人信服,用词就得讲究稳、准、狠。先不急不缓地摆证据,然后你要严肃告诉对方‘必须退查’。”
等到周雯雯放下电话,“老高”才恢复了缓和的表情,拍拍周雯雯的肩膀:“放心,只要证据准确齐全,法律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他就像是老师,特别爱让我们多多学习、勤加练习。”周雯雯说,高峰经常会给同事们组织公诉沙龙,规模不大,20多个人聚在一起,探讨的都是和业务相关的话题。每当高峰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分享自己的抗辩技巧时,她都会特别感兴趣,对检察事业满怀憧憬。
在这样的氛围里,温州市检察院近6年涌现出1名全国优秀公诉人、5名全省十佳公诉人、4名全省优秀公诉人和4名全省未成年人检察业务能手,市检察院公诉部门被高检院评为全国优秀公诉团队。
庭审中,高峰在宣读起诉书。
温州市人民检察院在温州市看守所设立帮教工作室,左二为高峰。 (温州市检察院供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