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晶晶 肖淙文 王逸群)江南新春的第一缕阳光划破天际,将淳安枫树岭镇下姜村的山峦与溪流勾勒出分明的轮廓。来自淳安、萧山、长兴,甚至黑龙江、河南、湖北、江苏等地的15名“考生”已汇聚于此。有人不远千里而来,不为旅游,不是考察,而是为了竞聘“乡村振兴职业经理人”的岗位。
不久前,下姜村与各大城市一起加入“抢人大战”,在网上发布招聘通知,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51岁的应聘者赵祥兵说,第一次见到一个村庄对外招聘“职业经理人”,很新奇,很期待。
一个奇思妙想,让乡村这一传统IP在流量世界里有了活泼、生动的气息。招聘现场,15位应聘者与评委、村民你来我往的交锋间,也折射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需要什么人才”“人才能在乡村做什么”“双方需求怎样联结”等一系列问题与解答。
且看这场山村招聘会——
绿水青山环绕的美好家园。 下姜村供图
我们为什么招人
最初,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姜浩强心里挺没底。
近年来,下姜村逐步从砍柴为生的穷村,变为绿水青山环绕的美好家园,现代农业与民宿产业风生水起,先后获得“浙江最美乡村”“全国生态家园示范村”等荣誉。去年8月,为进一步带动村民增收,村两委筹资800万元,成立千岛湖下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全村224户、786位村民以人头股、现金股、资源股等方式共同入股。
不曾想,第一个项目,卡住了。
经股东大会讨论,公司决定将废弃猪栏改建,一楼做特色餐厅,二楼做培训教室。但怎么建、怎么管、由谁运营?一开始,下姜村试图引进社会资本。杭州绿茶餐厅等五六批考察团陆续前来,又因体量不够等原因离开;随后,村干部上门询问返乡年轻人的意愿。曾在淳安千岛湖鱼味馆当主厨的姜苏荣摇了摇头说:“厨房的事我在行,偌大个餐厅可管不好。”
公司与股东签了协议,承诺2019年底分红。两三天过去,又一个两三天过去,项目不见进展,姜浩强急了。
此时的下姜村,已拥有30家农家乐、民宿,建起占地500余亩的葡萄园、草莓园、桃园等现代农业基地。2018年共接待游客46.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3010万元,但住宿游客仅4.7万人次,占比10.2%。
一边是留不住游客的感叹,一边却是1万余亩竹林、五狼坞、凤林港等资源得不到充分应用的缺憾。“我们缺少项目管理运营、农创、文创专业人才,也没有能够整体策划、统筹资源的综合型人才。”姜浩强内心满是“乡村建设处处缺人”的无力感。这不仅是单个村庄的痛点,而是整个乡村振兴的难点。
浙江报业协会副会长、本次面试主考官徐峻说:“下姜村已经向全国发出了讯号,呼唤更多年轻人、更多有情怀的人投入火热的乡村建设。15位人才的到来,也证明乡村振兴事业正在成为干事创业的全新选择。”
美丽乡村资深策划宋晓春曾为全国200余个乡村做过规划,但一两年后,近70%的村子因缺少人才,产业项目后续管理跟不上,红火的乡村建设逐渐归于沉寂。
对此,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周少雄认为,缺少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瓶颈,“像下姜村这样的村庄,它们的未来不在传统一产,不在二产,也不在简单的三产,而是以农旅融合、文旅融合为先导的现代服务业。要推动新业态蓬勃兴旺,靠村干部和村民本身远远不够,必须三管齐下,一是加强对留守村民的培训引导;二是鼓励在外村民返乡;三是向全社会招贤引才。”
今年2月初,农历新年前,下姜村召开的最后一次股东大会上,“尝试对外招聘公司总经理”的提议获全票通过。正月初八,一份写着“招聘下姜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年薪18万元(与效益挂钩,下不保底,上不封顶)……”的通知新鲜出炉,成为网络热点。
下姜村,能迎来一位人们期待的接地气、懂经营、有远见的人才吗?
招聘面试现场。记者 王逸群 摄
来应聘的都是谁
现在,姜浩强觉得喜出望外。
咨询、报名、初审、通知……截至2月22日,26个人报名。2月23日,15位应聘者驾车或乘车赶到下姜村文化礼堂,参加现场笔试、面试。
他们中间,最远的来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年近50岁的陶涛,跨越大半个中国,只想在“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杭州追赶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年龄最小的是1993年出生的长兴人赵涛,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他形容自己是“缺少经验但有志于乡村发展事业的年轻人”,乡村优越的生产价值、生态价值、生活价值,正吸引着他返乡;戴着“清华大学硕士”光环的江苏连云港人刘裕,说自己喜欢竞争与挑战,来自乡村的“招贤令”让他斗志满满;在金融、旅游、生态农业等领域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赵祥兵,愿意放弃60万元年薪,在乡村施展才干……
“下姜村发展有哪些不足?”
“村里农产品十分丰富,但缺乏特色与品牌。农旅融合有基础,但各项目间缺少整合,未串点成线,很难让游客停下脚步。这也是下一步可以努力的方向。”
“你之前从事的是单体酒店管理,‘乡村职业经理人’这一岗位需要综合素质,能否胜任?”
“酒店管理经验与下姜村正在打造的‘猪栏餐厅’项目十分契合,通过落实责任制、绩效制等方式,相信可以推动管理经营方式向现代化转型……”
一个个应聘者,在工作人员指引下,依次进入考场。大屏幕对面是8位考官以及20多位村民代表。自我介绍、认真思考、侃侃而谈……山村里的招聘会,既有普通招聘会的正规严肃,又有与众不同的乡村特色。
近3小时的面试,考官们的笔从未放下。笔记本上,记录着15个人的职业、经历、观点。在他们看来,当日参加招聘的人有三大特点,一是年轻,85后占一半以上;二是文化程度高,其中不乏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毕业的人才;三是实践经验丰富,6个人长期与农业农村打交道,5个人有民宿运营、酒店管理、旅游行业经历。
“如何让番薯卖出每公斤10元的价格”“‘猪栏餐厅’如何运营”“下姜村怎样当好‘乡村振兴’示范”……问与答之间,乡村的机遇逐一展现。浙江大学副教授、面试考官之一的戚译认为,伴随着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乡村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等趋势,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人才,既能通过投资项目、统筹策划等引领乡村发展方向,也能在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产业管理运营中大展才华,更能在医疗、教育、文化服务以及基层治理工作中发挥才干,合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尽管忙里忙外打点着招聘会各个环节,但每每听到种植水果笋、打造亲子乐园、推出水上演艺项目等点子,姜浩强都会停下脚步、侧耳倾听,“这些新思路让我们获益匪浅。”
毕竟,大潮起于微澜,每一点微小的力量最终都能汇成变革的伟力。
应聘者正在面试。记者 沈晶晶 摄
乡村有什么机遇
不过,面对返乡村民无人报名的状况,姜浩强还是有些遗憾。
在下姜村漫步,记者遇见了去年年初返乡的村民姜丽明。这位1991年出生的年轻人结束了在余杭临平的打工生涯,贷款50万元,将自家老房改为民宿。但民宿开业时,已到11月下旬,正值下姜村旅游淡季。姜丽明形容,这3个月生意门可罗雀,自己能干的事不多。
为了补贴收入,他决定在村里找个工作。但转了一圈,葡萄园、黄栀子基地等正处于农闲时节,特色小吃冬季没市场,对手工艺、文创等又一窍不通,最后他只能应聘成为村里的治安巡逻员,拿每月2000元的工资。这样的经历让姜丽明感觉到,乡村创造的机遇还无法完全迎合年轻人的需求,“回来了就想一直待下去,谁都想找一份可以自由选择、有发展前景的职业。”
而分析下姜村20多位返乡村民人员构成,记者发现,其中80%左右曾是务工人员。“知识储备与实践经验都较为单薄,还无法完全承担起乡村振兴的担子。”姜浩强说。
但是,事物的发展总有个过程,面对乡村振兴的大课题,不管是乡村本身还是人才自身,都需要在实践中找到合适的路径。
徐峻认为,从“职业经理人”招聘现场可以看出,所有应聘者有个共同弱点,对乡村振兴的使命与任务认识不够深刻,对下姜村未来发展的整体思路不够清晰。
周少雄将目前的状况形容为“乡村人才聚集的初级阶段”,无论是乡村新业态的产生,还是人才观念的转变,都无法一蹴而就,“这也涉及到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呼吁人才走向乡村,另一方面政府也需推进乡村产业升级,把蛋糕做大,使农房、庭院、生产技艺等都能成为增收致富的渠道,培育文旅经济人、品牌策划师、乡村演艺员等新兴职业。两方面相互并进,才能跨越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考官们认为,下姜村向社会公开招聘“职业经理人”的尝试,已显示出乡村人才竞争市场化、岗位职业专业化的信号,各地可以建立统一的乡村人才网络市场、平台市场,像城市企业招聘员工一样,实现乡村与人才需求精准对接,打通人才“上山下乡”的通道。
3月初,下姜村将选择3位“职业经理人”候选人,进行上门面谈、考察,并定下最终人选。
职业经理人能适应下姜村吗?能激活更多闲置资源吗?可以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吗?这些问题的答案,现在还不得而知。但田野村舍里,已深流涌动,不可小觑。
他山之石
丽水
招募“乡村振兴合伙人”
2018年,丽水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发出邀请:他们精心挑选了105个可供开发的美丽村庄,邀请能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的乡贤、创业团队来这里做“名誉村长”。“名誉村长”实质上就是“乡村振兴合伙人”。截至目前,已有25个村招募到了“名誉村长”,25个项目先后落地,能够保障村集体每年经营性收入不少于10万元。
金华
成立农创客发展联合会
2018年10月,金华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成立,150余名农创客成为首批会员。除了农创客,一批涉农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也名列其中,由省市农科院、金职院农学院等组成的百名农技专家技术服务团同时成立,共同为金华全市千余村庄提供技术科研、信息交流等一系列服务。
衢州
博士工作站进乡村
去年,衢州清湖街道清泉村成立了衢州首个村级博士站。该村与衢州学院全面启动产学研合作,村级博士站将为清泉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为期3年的服务。仅建站1个多月,就有两名博士、两名硕士和14名本科生,前往村民家走访、考察电商产业链短板等情况。目前,已帮助清泉村基本完成乡村创意规划、淘宝村发展提升、文化深化等设计规划。当地也正计划将这一模式推广到更多乡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