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31日讯 据中国之声报道,3月1日,广东中山大学大一学生王程使用“一喂”顺风车,从深圳前往广州。遗憾的是,这辆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事故,王程不幸去世,年仅19岁。经交警认定,“一喂”顺风车司机陆某因从应急行车道超车等原因,负事故主要责任。
“一喂”顺风车的运营者是杭州一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喂科技”)。据报道,死者家属王先生多次联络一喂科技,对方多次直接挂断了家属电话,而在车祸中受重伤的另一位乘客的家属也证实,他们多次联络一喂科技,也从来没有任何回应。同时据报道,几名乘客是应司机要求“取消订单”与司机达成私下交易,所以平台是否要尽安全保障义务值得商榷,但从此看出,对司机的管理,一喂公司是存在漏洞的。
此外,该公司在业务操作上的违法违规行为也有问题。按照深圳市《关于规范私人小客车合乘的若干规定》,在深圳提供合乘服务信息的合乘平台应在提供信息服务20天前向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并且应该将平台数据库接入深圳市政府监管平台。但是上述规定动作,一喂科技一件也没做。
不仅如此,在车辆审核方面,一喂科技也是“放水”严重。按照规定,注册顺风车的车辆必须是车主自有的车辆,然而此次出事的车辆系司机陆某租赁来的,完全不符合顺风车的注册规定。更可恶的是,直到事发,一喂科技居然都没有任何审核。从这点来看,该公司显然不能以一句“我们只是一个平台,没有任何责任”来推卸推责。
由于此前多次出事,顺风车的命运变得晦暗不明,不仅要面对来自各地政府的政策风险,还有来自市场、民众和舆论的质疑。一喂科技这种事先无视当地的法律法规,事后泼皮无赖的做法,显然是对本已被亮红灯的顺风车命运的火上浇油。
另外,一喂科技暴露出的问题,也让我们正视一个现实,即光有外部的监管机制,是否就能根治顺风车行业的乱象?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可以说,从政府到行业再到公司,对顺风车行业的整治不可谓不严厉。滴滴公司为此甚至下架了整个顺风车业务。可是,一喂拼车还是成了“漏网之鱼”。这让我们看到了仅靠外力监管的无力和无奈。这种无力和无奈,不是不想管好,更不是不想去管,但综合执行力的滞后无法适应这种“前沿”的业态。
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困境。一个新业态要健康发展,如果仅有外力的监管显然是不够的,而需要内外力的共同合力。外部的监管再完善、再及时,也总是滞后的,如果行业主体不自律,不守住最基本的行业底线,那么不要说类似的悲剧难以杜绝,行业本身的发展也将会受到伤害。所以社会各界都有责任对新兴的行业尽监管的责任,以自觉的姿态、更早的时间点介入,才能收到效果。
顺风车是共享经济的本质,不应该一棍子打死,但同时也要警惕类似一喂科技这种无视规则的“玩家”的搅局,规则的落实,需要各方的合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