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杭州街头一景。记者 王好 摄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杭城。临街而坐、晒晒暖阳,打量城市街角是许多消费者中意的春日休闲选择。
得益于一年前实施的“外摆新政”,在杭州,这样的消费场景逐渐多起来了。3月26日,潮新闻记者从杭州市综合执法局召开的商业外摆新政实施一周年情况通报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杭州全市共有107家运营主体制订“一场一方案”,打造精品特色经营点位21处,审核同意商业处摆1197家,审批同意户外文化商业活动2441场次,评选出50条市级、11条区级商业外摆样板街(路)。
商业外摆拉近了城市与消费者的距离,给大家亲切感,有效增添城市的烟火气,提升商业活跃度和繁荣度,激发消费潜力。跟随潮新闻记者,感受这一年,小店的外摆新故事。
花箱隔出外摆区
巧解社区小店安全隐患
在彩霞岭社区西区的西北拐角,一座通体粉色的小房子出现在眼前,墙上画有白色涂鸦,三扇蓝色门框的玻璃门敞开,让人忍不住想走入其间一探究竟。
它是一家社区冰淇淋店,去年十月中旬刚开业。改造前曾是生鲜超市,两间砖房,灰扑扑的其貌不扬,却被店主夏饺饺一眼相中,“独门独栋,好好装修一番,就是理想中的街头小店。”
夏饺饺店铺现状。受访者供图
店内空间的确很紧凑,不到30平方米,满打满算只能塞下5张小桌子,“面积太有限了,我们算了算大概只能容纳10个人就餐。”
夏饺饺店旁是一家汽修店,两家店分别坐落在拐角两边,临着人行道,中间正好隔出了一块空地。她量了量,空地将近10平方米,“很适合外摆。”
夏饺饺店铺装修前状况。受访者供图
了解到半年前杭州刚出台商业外摆新政,夏饺饺来到附近的紫阳中队提交了申请。很快,便有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容景观科的工作人员上门实地审核。
“其实,这块区域一开始是不符合外摆条件的。”景观科的工作人员发现,空地紧邻的斜坡是汽修店进出车辆的通道,若在此处设置外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然而,考虑到夏姣姣外摆的需求很迫切,商量过后,工作人员给出了建议,“可以在斜坡边放置花箱,隔出外摆区。”
如此改造一番后,小店旁多出了一方舒适惬意的空间。阳光和煦,绿树下,粉墙边,随性的氛围感吸引了许多顾客探店,“有时店内有商拍,还能安排客人在外摆区用餐,互相不打扰。”
商户营业额月增5~8万元
商场总营业同比增长约20%
夜幕降临,万象城华灯初上,骤雨渐歇,赶来用餐的人流密了起来。
gaga餐厅外摆区。记者 俞刘东 摄
商场一层的gaga餐厅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天冷也有不少顾客询问能否就坐外摆区。店长杜云告诉记者,“往往天气好的时候,外摆区都是一座难求的。”
这是一家社交平台上颇受年轻人追捧的休闲餐饮店,2022年9月,杭州首店入驻万象城,“gaga其他店的外摆客流量都很高,入驻正是看中了商场的调性和外摆空间。”
gaga餐厅外摆区的氛围营造。记者 俞刘东 摄
此前,它的外摆区大约12平方米,新政出台不久,杜云向商场提出了增设申请,一周不到就通过了审批,“又外延了3米,增添了10张桌子,减少排队时间,客人用餐体验也更好。”
“新政中也明确,在不扰民的情况下,可以24小时不间断外摆。这对我们全时段餐厅来说,是一大利好。”店员在外摆区里点缀绿植、鲜花,变身后更像一个“小花园”,“上座率更高了。”
杜云发现,白天,客人喜欢在外摆区,就着阳光享用一顿Brunch;入夜,他们也喜欢坐在街边,在晚风轻拂下小酌几杯,“客人有时候更愿意排队入座外摆区。”
“拓宽后的第一个月,营业额就环比增长10%。”杜云算了算,这半年来,高上座率为店里带来可观的利润,“每个月营业额都能增加5~8万元。”
gaga餐厅外摆区的氛围营造。记者 俞刘东 摄
这样销售额大幅增加的情况并不是个例,记者从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了解到,gaga所在的市级商业外摆示范街民心路,外摆商户月均营业额同比增长45.3%。
不仅仅是商户,商业综合体也从外摆经济中受益。郑小姐在附近写字楼工作,趁着中午休息时间,经常和同事来万象城坐坐、喝杯咖啡,“可以外坐的店很多,一家家打卡。”
杭州万象城市场推广负责人马祏光介绍,目前累计审批商业外摆共计11家,全部为杭州首店,其中5家为浙江首店,“这一年,客流总量近2900万人次,总体营业额超120亿元,同比增长约20%。”
小店外摆蔚然成风
商家十八般武艺花式开卷
张阿姨家住吴山脚下太庙社区,每个季度都要去离得不远的胡庆余堂买些养生药材。
“上周末天气好,大井巷里人挤人,咖啡店外面坐满了小年轻,很热闹。”买完药的张阿姨发现,胡庆余堂竟也开起了咖啡店,“以前是个停车场,现在摆上了桌椅,还放了个中药柜。”
咖啡店的外摆区。记者 俞刘东 摄
“外摆区放置的药包、药柜还是很吸引眼球的。”店员叶芝汛说,胡庆余堂的咖啡店去年年底开业,精心设计外摆区是有意为之,“店在院子里,很不起眼,游客路过很难一眼就关注到。”
咖啡店的外摆区。记者 俞刘东 摄
院里正好有座假山,很有古朴清幽的意境,“我们想把外摆区也装饰起来。”过年,店员挂上纸鸢、灯笼,整个空间造景浑然一体,“吸引了很多汉服小姐姐来外摆区拍照打卡。”
“漂亮舒适的外摆区就是揽客的金字招牌,我们计划每季都布置不同的主题。”眼下,春光明媚,店员们又在外摆区摆上各类鲜花,打造春日景观,“对游客很有吸引力,上周末,每天几乎都卖了近200杯咖啡。”
午后,阳光倾洒下的运河波光粼粼,一旁大兜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沿河漫步,满是悠闲静谧的气息。
3月26日,杭州大兜路一处外摆。记者 王好 摄
沿街商铺外摆区,舒展地“摊”了不少游客。孙女士和朋友走进香樟树下的朴境茶室,“它很特别,橱窗就是座位,没有传统茶室的严肃感,窗边敞亮,心情也敞亮。”
一扇推拉落地窗打造出一个特别的外摆区,内外可视可互动,彻底改变了传统茶馆的封闭式体验,交互式茶空间是老板娘廖丽珠的巧思。
“我从小在四合院长大,特别喜欢檐下品茗的感觉。”长长的窗台就是椅子,头顶房檐遮风避雨,“坐在这里围炉煮茶的客人特别多。”
“年轻人消费的风潮早就变了,店不再是越大越好,很多时候他们更喜欢摊开躺椅直接坐在店外晒太阳。”廖丽珠笑笑说,大家的外摆区营造得愈加精致,“以后就要花式开卷了。”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