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舟山 正文
全省小学生代表登上大陈岛重走垦荒路
在爷爷奶奶的故事里找到了他们想传给我们的东西
2016年08月12日 03:57:19 来源: 钱江晚报 史春波

1.jpg

  浙江在线8月12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史春波)对于10岁的高月来说,这是一次特殊的旅行。

  高月的爷爷高然信、奶奶陈椒菊,都是大陈岛老垦荒队员。从小高月就听爷爷奶奶讲述垦荒的故事,前天,这一家祖孙三代,终于一起登上了大陈岛。

  和高月一家同行的,还有全省各地的小朋友们。这个暑假,他们参加了由《小学生时代》杂志社发起的“重走垦荒路”活动,听垦荒故事,传垦荒精神。

  垦荒队员祖孙对话

  “你们为什么坚持”,“为了垦出美丽家园”

  “很激动,晚上都没睡好,这也是我的一个心愿。”74岁的高然信说,这次特殊的登岛,是祖孙三代的传承。

  高然信带着了老伴、儿子和孙女,一起走进大陈岛青少年宫的陈列室。一张张老照片中,时空交错,祖孙的对话,就在夏日午后展开。

  “刚来的时候,大陈岛是怎么样的呢?”

  “那个时候啊,岛上长满了荒草,所以我们响应团中央的号召来垦荒。”

  “您在岛上做了什么?”

  “我们这个小队,女队员负责养海带,男队员要去捕鱼。”

  “是什么让你们坚持了这么久?”

  “那个时候,我们都不觉得苦,觉得自己年轻,就要做点事情,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大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把大陈岛垦出一个美丽的家园。”

  追忆那时的爱情

  40分钟翻山越岭只为看恋人一眼

  和高然信一样,老垦荒队员张其元和老伴戴婕媭(音同“须”),这次也带着儿媳和孙女“重走垦荒路”。

  今年六一前夕,给习总书记写信的“垦三代”代表张婧怡,就是张其元的孙女。

  “爷爷奶奶,你们是怎么在一起的呢?”参观青少年宫时,有小朋友调皮地问。

  张其元和戴婕媭都笑了。

  “我们是队友啊,在一起垦荒,就认识了”, 张其元说,“她(戴婕媭)是个很优秀的女队员,人长得漂亮,能歌善舞,好多小伙子眼巴巴地要追她呢!”

  张其元回忆说,当时他被分配到捕捞组,和戴婕媭所在的养殖组隔着一整座小山包。他常常在工作间隙“翻山越岭”,徒步走40多分钟的路,只为远远地看一眼心爱的恋人。

  讲述那年的友情

  7名队员遇到风浪,队长急得两天没吃饭

  在一件破旧的衣服前,大家又停住了脚步。

  “这件衣服还是我去做的呢。”张其元回忆说,那年捕鱼队大丰收,赚了不少钱,为了奖励他们,专门做了这套衣服,“我们叫排球衫,不管多冷,穿这件衣服就行了。”

  说完,张其元又让老伴带孩子们去山顶,遥望当年垦荒队员养殖海带的地方。

  戴奶奶说,那时她和其他20多个队员在大陈本岛外的竹屿小岛上住,没有电灯也没有收音机,生活十分单调。

  一个周末,大陈岛上要放电影,他们7队员划着一艘小木船去看电影。当天的风浪特别大,小船被越推越远,漂到了温岭的钓浜乡,一船人被两个老渔民救起。

  等他们返回大陈岛之后才得知,为了寻找他们,部队出动了4艘军舰搜寻了两天,烧掉了4000块钱的油。

  戴奶奶和队友们心想,这下闯大祸了。战战兢兢回到了宿舍,遇上了焦急等待的队长,原来他已经两天没吃饭了。大家相拥而泣,队长一个劲儿地安慰他们:“不要多想,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体验垦荒生活

  她在爷爷耕种过的土地上种下了一棵小树

  听了老垦荒队员的经历,孩子们最期待的,还是能够“重回当年”。

  来自武义的金典儿告诉记者,“听了爷爷讲的故事,自己也想体验一下垦荒的辛苦。”

  高月听说爷爷在这里种过番薯、土豆,养过海带,也想一试身手,她比了个挥锄头的手势,“爷爷在饭桌上,经常告诉我,要爱劳动,不怕吃苦,做人要诚实,这是他这一辈最想传给我们的东西。”

  当天下午,孩子们来到垦荒纪念碑下的一片绿地,体验垦荒。

  他们扛着锄头,拿着水壶,种下了属于自己的小树。

  来自温州苍南的黄思钧用力方法不对,锄头的铁套怎么都不会弄,他请教了高然信爷爷,这才解决了问题。

  “这么难,高爷爷他们当年肯定吃了很多苦,以后学习我可不敢喊苦了。”黄思钧说。

  活动组织者说

  垦荒精神不会过时,还要代代相传

  这次参加“重走垦荒路”的小学生代表来自全省各地,是《小学生时代》杂志从500多个报名者中选出来的。

  家长戴建梅是一名老师,这次她听说有这个活动,毫不犹豫地替女儿报了名。

  为了参加活动,母女俩从老家安吉坐汽车赶到杭州,又从杭州转高铁抵达台州,登船、上岛,“虽然路比较远,但很值得,我们一点都不觉得累。”

  为什么要组织这样的活动?

  《小学生时代》杂志主编吕国才说:“我们觉得很有意义,这种垦荒精神,虽然有60多年了,但一点也不过时,还要代代相传。”

 

标签: 大陈岛;开垦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