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舟山 正文
洞库蓄水 边远小岛抗旱保供水的创新实践
2017年09月04日 18:58:25 来源: 舟山日报

  洞库蓄水,保边远海岛供水

  “坑道内外水质高锰酸盐指数4毫克/升以内、化学需氧量15毫克/升以下、氨氮0.5毫克/升以下……”近日,定海马目丁家山地下储水实验站对4个多月来的水质进行检测后发现,坑内外水质各项指标没有较大波动,也没有明显趋势性变化,水质保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指标内。看到这张报告单,市水利水务部门有关负责人颇感欣慰:“水质可以保持长期稳定,洞库蓄水终于可以走出实验室了。”

  我市系海岛城市,受地形限制集雨面积小,可建水库的山坳也少,水资源向来稀缺,调蓄水十分困难。舟山大陆引水工程一二期投入使用后,舟山本岛虽无用水之忧,但一些边远小岛缺水问题依然存在:很多小岛没有适宜建水库的岙口及相应的集雨面积,即使有也存在库容较小、建库成本高、蒸发量大的问题;搞海水淡化,由于人口少、规模小、成本高,且受淡旺季影响大。每遇旱情,这些边远小岛用水极其困难。

  “五水共治”战役打响后,市委市政府一直把边远小岛的保供水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立足海岛实际,创新工作举措,着力解决小岛居民用水问题。在“五水共治”大会战中,水利水务部门以创新思维,结合舟山民众在小岛利用坑道井蓄水的民间智慧,提出了修建洞库进行蓄水的新思路。

  洞库蓄水,即利用舟山在“深挖洞”时各个岛上遗留下来的大量废弃坑道,略作改造,修建成洞库,实现整洞蓄水的一个创举。

  “洞库蓄水试验是一项创新实践,能不能在偏远海岛推行,水质是关键,我们需要科学实验作决策的依据。”该负责人说。为此,今年1月,市水利水务部门在定海马目丁家山开建地下储水实验站——选取黄金湾水库西侧丁家山现有的废弃坑道,在坑道内截取一部分与外界隔绝,进行坑道内蓄水,一部分为坑道外蓄水,定期开展水质检测,验证坑道存储地表水所需环境条件。

  对比4个多月的水质检测报告单,实验证明:洞库蓄水可以长期高质量地保存水资源。

  有关专家表示,洞库蓄水,投入成本低、水质稳定、蒸发量少、保存期长,且有稳定的来水源,丰水期将地表水引入洞库中存储,枯水期将洞库内的储水引出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边远海岛水资源不足、调蓄能力弱、保障性不高等客观问题。

  据了解,许多边远海岛都将推广应用洞库蓄水经验,谋划把小岛上的坑道修建成蓄水洞库,通过外引内蓄、洞洞联网,充分利用海岛水资源,有效缓解岛上居民用水紧张问题。

  盘活废弃坑道资源 提高水源调蓄能力

  洞库蓄水 边远小岛抗旱保供水的创新实践

  试验证明:洞库蓄水投入低、蒸发量少、水源固定、水质稳定,有利于水的长期保存

  今年堪称旱年,却未让人感受到旱情的威胁。

  气象资料显示,今年7月,我市平均降雨量为24.2毫米,与常年平均的107毫米相比,不足四分之一。

  舟山,以群岛立市,岛屿众多,由于受地形限制集雨面积小,可建水库的山坳也少,水资源向来稀缺,蓄水更加困难,全市多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仅6.9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707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的三分之一、全国人均的四分之一。

  得益于1997年开建的大陆引水工程,舟山本岛的缺水问题得以缓解。随着大陆引水工程一二期的投入使用,如今日引水量达到25万吨,舟山本岛和岱山本岛、普陀山、朱家尖等主要经济大岛的供水,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通过几代人的努力,舟山大部分区域基本上达到了“有旱情无旱灾”的目标。

  但是,有1390个岛屿的舟山,住人岛有近百个,一些偏远的小岛,保供水依然是一个重大难题,缺水的问题依然存在。

  缓解小岛缺水难的问题,一直是市委市政府以及舟山水利人的心之所系。

  造水库,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高,有的小岛甚至没有适宜建水库的岙口以及相应的集雨面积;搞海水淡化,又受到各种制约。怎么办?

  在“五水共治”这场大会战中,水利部门以创新思维,结合舟山民众在小岛利用坑道井蓄水的民间智慧,提出了修建洞库进行蓄水的新思路。

  有关专家说,利用洞库蓄水,水质稳定、蒸发量少、保存期长,且有稳定的来水源,可以解决边远海岛水资源不足、调蓄能力弱、保障性不高等客观问题。

  市水利人保供水的创新实践,开始了。

  海岛供水新探索 利用废弃坑道,打造边远小岛蓄水新武器

  舟山地处气候湿润多雨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00毫米左右,降雨还比较充沛。为何有如此充沛的降雨却又缺水呢?问题出在舟山小岛地区集雨面积小,储水工程少、调蓄能力弱,存在水源形不成、藏不住、蓄不牢的问题,缺水是小岛的正常现象。若遇上干旱、枯水年,影响范围将会波及全市。

  舟山的小岛基本属于山地地貌,可用于建造水库的区域基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开发完成,再建可能性不大。

  为保障水安全,解决海岛地区水资源短缺,提高水资源存储和调蓄能力,水利部门在调研中发现,舟山作为战略要地,目前在各个小岛上还留有很多废弃坑道,若利用起来,可以作为较理想的储水设施。

  市水利水务围垦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曾经作为战略用途所留下的坑道达上千个,遍布在我市各个小岛,目前大多处于荒废状态,也没有进行规划和有效开发利用。若能将小岛上的坑道修建成蓄水洞库,丰水期将地表水引入洞库中存储,作为小岛战略储备用水,枯水期可以将洞库内的储水引出使用,就能有效缓解海岛地区用水紧张的现状。 ”

  舟山民众在长期的抗旱历史中,有过依靠坑道内的坑道井进行蓄水的经验。那么,能不能创新思维,将这些民间智慧运用到新时期的抗旱保供水中?舟山水利人想到了盘活现有的废弃坑道,通过改造,建成洞库,实施洞库蓄水。

  洞库可蓄水,但蓄水后的水质如何、能不能在全域范围内推广使用,在这个问题上,舟山水利人慎之又慎。

  “先在本岛做实验,看效果,再推广。”市水利水务围垦局有关负责人说。

  从创新思维,到创新实践,定海马目丁家山地下储水实验站应运而生。今年1月,市水利水务围垦局选取了黄金湾水库西侧丁家山现有的废弃坑道,灌入地表水验证坑道存储地表水所需环境条件。

  探访马目丁家山地下储水实验站 坑道蓄水有利于水质的长期保存

  8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定海马目丁家山地下储水实验站。

  过黄金湾水库西侧公路,荒草掩映着的一个不显眼处,工作人员打开一道铁栅栏,记者进入了这个实验站。

  一进坑道,一阵凉意袭来,让刚刚下车后头顶烈日的记者暑意顿消,前一秒与后一秒恍如一脚从盛夏跨入深秋。

  在坑道灯光的映照下,进坑道前行10余米后,看到前面有一堵混凝土墙。墙上有一个楼梯,记者登梯上行,看到整个坑道在那道混凝土墙后蓄满了水,伸手一触,随即弹回。“哇,怎么这么冷!”

  随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坑道内的实时温度只有17℃,水温可能更低一些。“外面的气温有35℃左右,在这里,你当然会感到冷。”

  经工作人员介绍,记者得知,该坑道总长约500米,出口端已封堵,洞内为岩石洞壁,目前储存试验用的地表水约1500立方米。洞内一部分与外界隔绝,进行坑道内蓄水,一部分为坑道外蓄水,定期开展水质检测,并进行数据比对。

  “这个实验站于今年1月开建,4月初以来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坑道内外水质各项指标进行连续性监测。截至7月底,对比连续4个月的水质监测结果,坑内外各项指标没有较大波动变化,也没有明显趋势性变化,保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指标内,水质的嗅、味等感官特征也无明显变化。 ”市水利水务围垦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该负责人说,经试验,洞库蓄水有几大优点:一、洞库内环境恒温,水质不容易变化,有利于长期保存;二、洞库的水不容易蒸发,还有活水渗入,保存率高;三、利用废弃坑道作为蓄水的新工具,不仅投入低,而且大大增加了边远小岛的蓄水量。

  实验结果让舟山水利人信心大增,他们认为利用洞库蓄水,既有海岛民间抗旱利用坑道井的经验,又解决了坑道井调蓄能力小的弱点,而且投入低,可操作性强,具有推广价值与现实意义。

  白沙港里精心管理坑道井 村民说“坑道井水有鲜度”

  在舟山,尤其是众多小岛上,淡水资源十分珍贵。坑道井无疑是蓄水的好地方。利用坑道井提供水资源,在舟山小岛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近日,记者走进普陀区白沙港里村,探访当地坑道井的供水情况。

  港里村毗邻白沙,是个悬水小岛,从1967年打下第一口坑道井以来,村民长期使用坑道井水。配上净水和消毒设施,优质的坑道井水深受当地村民喜欢。

  “我们这边的水源优质,很多人上岛来,矿泉水都不要喝,直接喝我们坑道井水。”港里村村民洪大伯告诉记者,“这水有鲜度,大家喝了说比矿泉水甘甜。”

  洪大伯是港里股份经济合作社聘请的坑道井饮用水管理人员,在他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港里山的小坑岗墩坑道井。眼前的坑道井有8米深,容量5000立方米。尽管晴天持续,但并没有给坑道井的蓄水带来影响,目前蓄水还有7米多深。

  洪大伯告诉记者,鼎盛时期岛上人多船多,有1400位居民,村民饮水都靠坑道井水。随着我市大岛建小岛迁政策的实施,大部分村民都搬迁出去了,如今岛上只有140人左右。随着人口减少,岛上6个坑道井,目前在用的只有2个。“若将6个坑道井用管道,水量有8000立方米。这些水足够我们岛上居民用了,像今年天气干旱我们也不用担心雨老是不落。 ”

  坑道井水被抽上来后,经供水房过滤,输送到水池,再通过管道流到每家每户。

  “坑道井水水质很好,接一桶水让它沉淀几天,桶底不见任何杂质。”村民王大伯说。

  “水质好是关键,但平时也要做好管理,保证井上面周边的水沟干净,不让杂物弄到坑道井里。”洪大伯指着坑道井上面旁边的一条水沟说,他每天都会来打扫,保证不留树叶和树枝,以免树叶等被风吹到坑道井里。

  当地加强了对坑道井的管理和保护,也增强了村民保护水质的意识。在这个高温干旱的夏天,坑道井水解决了港里村民的用水,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多了几分从容。

  花鸟岛坑道井水已充分利用 基本满足岛上居民用水需求

  花鸟是个偏远的小岛,作为舟山市首批海岛旅游示范岛,如今正在全力打造“中国第一个高端定制化离岛微度假目的地”。旅游旺季,岛上的用水情况如何?

  近日,记者跟随市水利水务围垦局工作人员来到嵊泗县花鸟岛,了解到这个干旱的夏天,花鸟一直利用坑道井来解决群众吃水问题。

  花鸟乡市政公司任师傅每天起早摸黑,巡山寻水,并加强对坑道井的日常管理。他告诉记者,岛上每天的用水量达300立方米,全靠岛上的15口坑道井,“阿拉的坑道井,这回派上了大用场,现在都高温干旱这么多天了,阿拉岛上居民的用水还是有保障。如果没有对这些坑道井水的充分利用,往年碰上这样的旱情,我们早就得从外岛运水了。”

  任师傅带着我们来到岛上的528号和3号坑道井。528号坑道井的水差不多已经见底;3号坑道井口的一条水管正汩汩地往井里灌水,这是附近8口坑道井的汇集处。

  任师傅每天上山巡查坑道井水的水量,他说:“哪怕是一两百立方米的水,我们也要铺管子将它抽过来。阿拉岛里吃水全靠它。”

  天降甘霖,不可暴殄。他们想到了将坑道水作为饮用水和家庭生活用水,将屋顶收集的雨水,接到屋前院子里的集水井,用于洗衣、浇灌植物等。

  “屋顶收集来的雨水,可以重复利用,一水多用,减少水资源浪费。”任师傅说,像这样的雨水收集利用装置,现在已在花鸟岛上全面推广。

  “岛上所有的民宿都装有两根水管,一根是洗刷用水管,一根是饮用水管。”任师傅告诉记者,自2014年以来,花鸟岛在新建一座山塘的基础上,实施了双管网分质供水工程,对全岛现有的山塘进行修复利用,从中铺设一条管网,主要用于生产用水、公共用水的供水,而饮用水则来自坑道井。这样不仅解决了混合供水问题,而且更加合理地分配了岛上本就匮乏的淡水资源。

  在科学的管理下,目前花鸟岛用于蓄水的15口坑道井,保证了海岛居民的用水安全,基本满足了今年高温干旱天气下岛上居民的用水需求。

  面对旺季蜂拥而至的游客,花鸟乡政府有关负责人说,每年水利部门在坑道井的管理和投入上花费近30万元。目前,除继续利用好坑道井水外,一座容量5.5万吨的山塘正在建造中,预计今年底可以完成主体工程。

  坑道井水利用结合洞库蓄水试验成果 可以在全市边远小岛推广利用

  白沙、花鸟等地的经验表明,坑道井水的合理利用可有效缓解小岛用水紧张问题。

  定海马目丁家山洞库储水试验证明了洞库蓄水有利于水资源的长期保存。

  从坑道井的利用到整个洞库蓄水的试验,是我市水利人充分利用海岛水资源的一个创新实践。目前,除白沙、花鸟外,我市还有许多小岛,如东极、大猫、盘峙等,也在利用坑道储水,有效解决了岛上居民和旅游旺季游客饮水、用水问题。

  舟山水利人的创新实践正在进一步升华为抗旱保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最小的投入,盘活现有的可利用坑道,创造性地提出洞库蓄水,既融合了海岛民众抗旱利用坑道井的经验,又解决了坑道井调蓄能力小的弱点,在确保水质的同时,大大增加了边远小岛的蓄水量。洞库蓄水正从实验中走出,并具备了在全市边远海岛地区推广使用的价值,这正是这一次创新实践的意义。围绕市委“四个舟山”建设目标,舟山水利人在保供水创新之路上将继续上下求索,砥砺前行。

标签: 蓄水;海岛;坑道;洞库;井水;水质;水利 责任编辑: 金英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