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芳芬(右)一有空就骑着自行车为群众上门服务,10多年来已经换了5辆自行车。 童伟宏 摄
咫尺离岛,悠然洋山。在经历了新世纪初一股开发浪潮的洗礼后,如今洋山保持着那份怡然自得的平静。
2月1日,记者踏上大洋山岛,寻访“最美人社人”倪芳芬。在嵊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洋山分局的办事大厅,见到了正在上班的倪芳芬。她是洋山分局局长,却坐在柜台受理群众来件。45岁的倪芳芬衣着朴素、不施粉黛,戴着黑框眼镜和一副灰棕色袖套,平静沉稳但略显腼腆,完全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海岛中年女性。
在与倪芳芬交流并试着了解她内心世界的过程中,记者渐渐感受到她的简单又不简单、平凡又不平凡。倪芳芬是小洋山人,30岁出头从洋山卫生院调到洋山人社分局,至今干了14年,天天为老百姓服务,办的都是社保补贴、医疗报销、养老待遇、欠薪追讨等繁杂琐事。倪芳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为群众提供便利,只要能帮群众办妥事情,自己哪怕再忙再累都没关系。
为民不烦三两事,出力常须十分功。倪芳芬十几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辛勤付出,成为了全镇老百姓交口称赞的“阿芬”。而且当地群众不愿让阿芬一直默默无闻,大家自发把阿芬推选为“洋山好人”,一定要树立阿芬这个榜样。去年12月28日,倪芳芬被人社部授予“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并作为100名受表彰先进工作者唯一代表上台发言。
照片由倪芳芬本人提供
“我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工作,如果不为群众办事,我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洋山是海岛中的海岛,较之其他海岛乡镇有着一定的特殊性。1.15万名户籍居民分散在所谓的“两岸三地”,主要在大、小洋山岛和滩浒岛,另外还包括因当年洋山深水港建设动迁到上海奉贤区和浦东惠南镇、大团镇等地的居民,部分群众来洋山原籍办事诸多不便。
洋山人社分局其实就是一个基层站所,局长倪芳芬手底下总共只有3名“女兵”,她们4人的服务对象是1万余名群众,窗口日均办理业务100多笔,一年下来的业务量达到4万多笔。
倪芳芬于2016年被任命为洋山分局局长,按说她可以坐进局长办公室主持全面工作,但是倪芳芬却一如既往地在窗口柜台直接受理业务。局长办公室就在办事大厅隔壁,记者推门进去一看,里面空空荡荡,只有一张办公桌,上面什么都没放,连电脑也没配置。“我不会去坐的,先让它闲置着好了。我不在窗口办事怎么行呢?”阿芬讲出来的话根本不像个局长。她还悄悄对记者说:“我告诉你啊,我这个人不适合当什么领导,普通办办事就好了。”
从洋山到县城菜园镇每天仅有两班船,乡亲们去县里办理报销大额医药费等业务,路途较远,时间来不及还要在当地留宿一晚,费事又费钱。倪芳芬就拉着装满医保报销材料的行李箱乘船到菜园,替乡亲们一一办妥。14年来,她在岛间来回往返,已跨越近3万海里,服务群众的脚步走进了群众心里。
有一次,定居定海的群众王贞伦打来电话,要为他儿子申请小洋山动迁居民社保补贴。在打印参保证明时,倪芳芬发现他儿子有欠费记录,必须把欠费补齐才能申请领取。而定海区离办理点每天只有两班船,眼看申请登记时间已快结束,王贞伦非常焦急。倪芳芬二话没说就去地税局帮他垫付所有费用,再用微信把完税凭证发给他。王贞伦把钱转给倪芳芬后,在电话中激动地连声道谢。
为行动不便的居民代办报销事宜,陪患病的老人求医问诊,一桩一件、一点一滴,倪芳芬为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很难统计,但是群众都看在眼里,感怀在心。有段时间,倪芳芬为了让群众及时享受到被征地农民转轨、原集体捕捞渔民生活补贴发放等惠民政策,她连续半年天天骑着自行车走门串户宣讲解释,晚上回单位加班到深夜。一些居民经常跑到分局送来自制的茶叶蛋、粽子给她当夜餐。家住洋山镇梅洋路的董阿婆对记者说:“阿芬是最耐心的干部,不管什么事都处处为阿拉着想,她就是阿拉洋山人的好女儿呀!”
2012年洋山镇推选“最美洋山人”,当时由于镇劳动部门事先未收到相关推荐文件,所以最终评出来的人选中没有倪芳芬的名字。没想到这个事情在群众中炸开了锅:“阿芬这么好的人不评,你们还要评谁啊?”第二年,镇里评选“洋山好人”,阿芬以群众最高投票数当选。
“其实我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工作。群众这么信任我支持我,如果不为群众尽心尽力地办事,我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倪芳芬的大实话透着无可置疑的真诚与坚定。
“最愧对的是儿子和母亲,答应儿子没做到的事情太多了,可我就是没时间”
“为了大家,牺牲小家”,这是先进人物的普遍共性。在当地群众中有口皆碑的“阿芬”当然也无法例外。
倪芳芬的家距离单位骑自行车只要五六分钟时间,但是常常忙碌到无法按时回家。几年前,在电力系统供职的丈夫被派到隔海相望的沈家湾工作,周末才回家,夫妻俩又都时常加班,总是照顾不到刚上小学的儿子。“儿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很喜欢吃肉。可是烧肉太费时间,我连给他好好做一顿饭的机会也很少。说起来是真的对不起儿子。”聊到儿子,阿芬眼里闪现泪花。
单位里一大摊事,还要走村入户,又要出岛去县城、去上海帮群众办事,倪芳芬顾及家庭的时间确实不够。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就早起买些糕点让儿子一个人解决吃饭问题。中午尽量赶回家为儿子烧饭,宁可晚上再加班。可经常还是来不及,只能给儿子买点罐头食品,煮碗麻油拌面将就着对付一顿,后来连儿子也养成了到饭点就要吃面条的习惯。
儿子从小到大,倪芳芬还一次也没有带他出去旅游过。“儿子不太懂事的时候会说我,你对别人那么好,对我不好,是个言而无信的不称职妈妈!”倪芳芬无奈地说,“答应儿子没做到的事情太多了,儿子已经不相信我了。”
前阵子倪芳芬出差,第一次乘坐动车,在机器上用手机买票也不会。看到身边有一家三口在买票,突然就想到了儿子。“外面的世界那么大,人家都带着小孩出来玩,我却一直把儿子关在小地方,真的太对不起他了。可是我就是没时间……”倪芳芬当时流泪了。
“我父亲很早过世,我一直忙工作也没能好好照顾我母亲。她70多岁了,我从来没陪她去看病,都是她自己去的。”倪芳芬也觉得特别对不住母亲。有一次她妈妈手疼病犯了,手有点抬不起来,要去上海看病。可是倪芳芬真是忙得走不出,就想让丈夫陪去。但是她妈妈说,你们去忙吧,我自己去好了,上海那里我还是找得到的。“听到妈妈这样说,我知道她是理解我们,可是我心里很酸。”
倪芳芬家的大门平时从不上锁。退休老人杨养素是倪芳芬的邻居,因为慢性疾病,经常需要报销医疗费,她只要把相关发票凭证给阿芬,便什么都不用操心了。周围居民办事也爱往阿芬家里跑。要是家里没人,就把材料一放,写张条子,倪芳芬看到后总会第一时间帮忙办理。久而久之,倪芳芬家的客厅成了洋山分局另一个“材料受理窗口”。倪芳芬的手机24小时为群众守候,无论什么时候接到群众电话,倪芳芬总是耐心说明,常常是在家陪儿子吃饭吃到一半就接到电话出去帮群众办事了。
“受到这么高的表彰,我很难为情的,以后加倍努力,办好每一件小事”
甘于平凡勤奉献,扎根小岛吐芬芳。
倪芳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以优质、高效、贴心、便民的作风担当起“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忠实践行者,以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换来了群众和各级领导的肯定与赞扬。继去年底倪芳芬被表彰为全国人社系统先进工作者,今年初,《浙江日报》等媒体也宣传报道了倪芳芬的先进事迹。
省委书记车俊对倪芳芬先进事迹专门作出批示:“倪芳芬同志,群众亲切称她为‘阿芬’。她作为一名基层的人社部门干部,十几年如一日,始终心里装着群众,努力让办事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认真履职尽责,办好每一件小事,让群众满意,实属不易。值得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学习。”随后,市委书记俞东来批示强调:“我市要认真贯彻落实车书记批示精神,学习宣传倪芳芬同志先进事迹,当人民满意的公仆。”
近期,省人社厅和市人社局先后下发了关于号召党员干部向倪芳芬学习的文件通知。洋山镇党委决定在全镇服务窗口单位开展向倪芳芬学习活动,带动和培育洋山涌现更多的“阿芬”。
“受到这么高的表彰和关注,我很难为情。这些年来我还一直没入党,我觉得不管是不是党员,都一样要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老百姓办事服务。”倪芳芬告诉记者,她原先真的觉得自己距离党员的标准不够格,前段时间已经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倪芳芬对记者说,由于受到了表彰和关注,至今已好多次接受媒体访问,还多次去镇里、县里或市里作报告,因此不得不请假,给其他同事带来了额外的工作压力,真有点不好意思。“受到表扬鼓励,我心里当然很开心、很幸福。有动力也有压力,以后我会加倍努力,办好每一件小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