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属于青年,亦属于电影。15日起,暌违三年的浙江青年电影周,以“让青年人成就电影梦想”之名,请来全国热爱电影、投身电影的青年电影人齐聚钱塘江畔,连续5天,向经典致敬、为相通的悲喜“狂欢”、为各自的处女作“试水”。
有人好奇,青年电影周能为青年带来什么?夹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国际电影节之间,青涩的浙江青年电影周,怎样让影视产业在“浙”里集聚?身处影源充足的时代,足不出户就能独享,为什么还要去电影周打卡?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浙江为什么需要青年电影周?
这次浙江青年电影周的官方海报以电影胶片为设计点,有浪、有风、还有帆。我们不妨从这三个意象符号开始,寻找三重维度下的“浙江答案”。
一
青年电影周的主角,自然是电影行业的“后浪”——青年从业者。
不可否认,虽然有毕赣、文牧野、郭帆等青年导演珠玉在前,但数据显示,在当下盛行大IP、大制作、高投资的电影市场中,国内青年导演作品的排片量和票房不足成熟导演的30%。资本与市场给青年导演的试错空间并不大。对“后浪”们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不被看见。
因此,希望被看见,是“后浪”们最核心的集体需求之一。让“后浪”们被看见,也是此次浙江青年电影周主要做的事。
因疫情延期3年的青年电影周,报名参加的青年电影人已超过1000,无论是参赛人数还是投展作品,均为新高。对未经市场打磨的粗粝感予以鼓励与展示,本就是浙江作为文化大省该有的气度与坚持。
从片单中,就能充分感受到这样的主张与倾向:由四度入围戛纳的90后青年导演魏书钧执导的电影《永安镇故事集》作为开幕影片,率先释放了“青春信号”;《回西藏》《千里送鹤》以及《追风少年》,无一例外都给了青年导演以个人艺术表达的展示舞台。
电影周的主创们说:青年电影人需要被推一把的感觉。也许只是一个镜头、一篇报道,就能让他们有机会赢得专业权威的认可,甚至为将来的创作筹资“搭桥铺路”。
电影人与电影节是一衣带水、相辅相成的。同样是从影展中崭露头角的贾樟柯导演曾经总结:缺乏电影教育让一些青年导演“内力不足”。而参加电影节,能让青年人接触行业前沿的技术资源,借此“见世面”“练内功”。比如,此次展映中,专门策划了“环球视角”“大师弄潮”“瞩目未来”三个单元,聚焦国内外重要电影节展获奖之作以及大师经典,讲究的就是“文化破壁”。
此外,“后浪”们还希望在“浙”里寻求合作。
自1932年威尼斯电影节诞生于酒店露台开始,社交属性就成了电影周与生俱来的基因。通过电影节,大家不仅能发现志同道合的同行之人,甚至还有机会结识未来的投资人、制片人。比如浙江导演陈小雨的《乘船而去》团队里,就有一半是他在电影节交流中认识的朋友。
此次电影周中,这样的“社交局”比比皆是。包括“电影强国 浙江力量”主题论坛在内,5天时间内大型论坛多达6场,还有许多其他自发形成的圆桌会。这里不仅是行业一线的“学习班”,更给了年轻的电影人扩大朋友圈的机会。
二
有风才起浪,无水不出鱼。
三年阵痛期打乱了中国电影产业的格局,强烈的不确定性,似乎依然弥漫在浙江影视产业之中。这次电影周究竟能带来什么?笔者以为,应该是“三道风”。
先说第一道风,拨开“浙江电影”地域标识度的迷雾。
去年,浙江省的电影票房达22.53亿元,位列全国第三,但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仍然存在,尤其是缺少具有浙江辨识度的扛鼎之作。
近年来,地缘文化景观的影像建构,正在慢慢拼凑出中国电影地图,如重庆成为“悬疑电影之都”,贵州被誉为“文艺电影之都”等等。而打造“浙江电影”的地域标识品牌,无疑是此次浙江青年电影周的“隐形主线”。
此次电影周将重点推介10余部浙产新片,这里面既有浙籍青年导演的本土创制,也有展现浙江时代风貌、技术能力的“野心”之作;“电影强国 浙江力量”等单元,都指向了对浙江文化地理形象的影像构建。
再说第二道风,带来强链补链的信心。
有专家把脉,浙江影视产业就像一个橄榄球,强在中段,但缺两端、缺旗舰,上游的创意策划和下游的数字技术,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此次电影周汇集了全国10余家上下游的影视公司,电影产业数字化发展研讨会、电影音乐产业数字化研讨、虚拟制片的体验与交流……密集的“以数会友”,重点就是想聊透一件事——面对数字化升级机遇与挑战,是否可以找到强链补链的“风口”?
作为此次电影周论坛中最亮眼的“技术担当”之一,打造出虚拟制片系统的博采传媒就想“亮亮肌肉”,将来自浙江本土的先进电影技术宣传出去,也希望能得到产业链上下游的支持。
再说第三道风,吹散影视“青训”的焦虑感。
体育领域有一句话——得青训者得天下。这个逻辑同样适用于电影界,蓬勃发展的浙江电影,也迫切需要搞好青训。
相关调查报告显示,人才队伍支撑不足是浙江影视行业的痛点所在,尤其是专业性高端人才紧缺。倘若没有大量青年人才涌现,所谓浙江电影的快速发展也不过是无本之木。因此,许多影视公司将浙江青年电影周视为“淘金之地”。
“之江新导演计划”就是为缓解这份“焦虑”所设置的核心创投板块。目前电影周一共收到了398个剧本和项目,既有本土院校的原创,也有闯过多个电影节的海外项目,目的就是寻找更多有潜质的青年人。同步启动“光影有我”大学生电影季,不仅是给浙江青年电影人提供舞台,更是面向全国发出求贤若渴的信号。
三
浙江青年电影周连结着观众与荧幕、数字与现实。而未来,电影行业如何发展?乘风破浪的“帆”应朝向何方?笔者想到了两句话。
一是扬起精品内容之帆。对于许多普通观众来说,走进电影院后可选择的余地并不大,但这并不意味着观众缺乏审美能力、没有审美需求。《狂飙》《漫长的季节》等影视剧的“出圈”都说明,即使身处短视频时代,依然有很多人愿意“慢下来”,去体认画面的美感和故事的张力。
目前,杭州的艺术电影展映实现了“月月有影展”,几乎每一场影展的票都在短时间内售罄,这说明浙江观众对精品文化内容的需求正处于爆发前夜。电影周的意义,不单是展映一些耳熟能详的佳作,更需要通过导赏鼓励观众去“破壁”一些冷门佳片,走近那些需要大量语境化知识才能欣赏的电影,进而扩充观众的接受渠道、提升审美维度。
贯穿整个电影周的“中外影片展映”,就是一份精心搭配的专业“菜单”。这样的“精品投喂”不但可以满足观众的观影期待,也有望进一步激起后疫情时代观众回到影院的热情。
二是扬起“影视+文旅”的融合之帆。从宏观上讲,每一次电影节展都是一次对城市的宣介活动,是让本土文旅资源发酵的大好时机。
国际电影委员会协会的年度会议数据显示,全球的旅游产业收益中,受影视作品影响产生的旅游收益约占20%。可见,影视作品能有效地引起游客的同源情感,比如电视剧《花千骨》带火广西德天瀑布,电影《大鱼海棠》带火福建土楼,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带火泾阳吴家大院,等等。
浙江地处长三角“黄金旅游带”,堪称全年全域全时的“天然摄影棚”,横店、象山等影视拍摄基地,也都在探索“影视+文旅”两条腿走路的可能性。在影视和文旅双向赋能的现实格局中,通过电影周树立浙江文化形象,建成影视领域的文化地标,本就是这次电影展的远期目标与民间期待。
年轻的浙江青年电影周,要用5天时间向世界竖起象征真诚和务实的“桅杆”,亮出代表锐气与底气的“远帆”。打破局限,讲好青春中国电影的故事,让海外观众对中国的理念和文化产生共鸣与共情……浙江电影将永远与年轻人站在一边。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