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夏鼐的选择

字体:
—2023—
07/08
14:30:02
2023-07-08 14:30:02 来源:浙江宣传

  又逢暑期,多少毕业生站在了人生的分岔路口。然而懵懂少年时,一些人却找不到自己为什么出发、为什么奋斗。

  同样的感慨与自问,也发生在93年前的夏鼐身上。

  1930年夏天,这位后来的中国考古学奠基人之一、“良渚文化”的命名者,此时刚从光华附中毕业,往何处去亦是前路茫茫。但在一次次对时代的关注和对自我的叩问中,他逐渐坚定了以考古为毕生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今天,我们回溯夏鼐的求学之路,从他躬身于中国现代考古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着笔,思索人生路上的选择与坚持。

夏鼐像.jpg

  夏鼐像

  一

  夏鼐生于1910年,童年和少年时代在家乡温州度过,年少的他以读书之“勤、广、精”闻名,陈寅恪先生曾赞许他“读书细心”。

  但即便是学霸,他的求学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从1930年至1940年,时局动荡、烽烟四起,夏鼐的求学之路一波三折。

  夏鼐高中毕业时,正值“五卅惨案”和北伐战争之后,20岁的他眼见民生凋敝、社会困顿,意图探求救国之策,但置身书海却毫无头绪。寻寻觅觅中,他拒绝上海光华大学免试直升的机会,考进北平燕京大学入读社会学系,想从“站在十字街头”的社会调查中寻得良策。

  可就读一年后,他觉得仅仅以社会学救社会,还远远不够。这期间,他一度对生物学产生兴趣,但转念又想,学生物学在一时半刻之间难以解决社会问题;后又考上清华大学二年级插班生,转入历史学系。

  夏鼐在写给同窗的信中,这样描述自己的学术志向:

  “我初入大学的一年是弄社会学的,后来转入历史系,已经是十字街头钻入古塔中,但是对于十字街头终有些恋恋不舍,所以要攻中国近代史,以便进一步剖析当前的社会。”

  至1934年大学毕业时,夏鼐再度面临抉择,就业或继续求学?思忖再三,他仍期待以学术救国,遂奋力考取留美公费生。但那年的公费生专业只有考古学,他再次陷入犹豫不决,在日记中袒露心迹:

  “这次突然考上了考古学,这样便要改变我整个一生的计划,对于这样一个重大的改变,我并没有预料到,我有些彷徨无主。”

  处在茫然与焦灼中的夏鼐,如何在冷僻的考古学中安放一颗澎湃的心?徘徊中,幸得时任辅导老师傅斯年、李济、梁思永的开导,中华民族需要历史考古学之大义,令夏鼐决定“咬牙硬干”考古学。

  1935年9月,清华大学以公费派他前往伦敦大学。夏鼐谨记负笈求学的初衷,是为了习得当时最先进的考古学研究方法,从而为我所用。1936年9月,他从艺术研究所转入大学学院,攻读最难学的埃及考古学,学习了大量田野考古发掘技术和研究方法,更深入研究古埃及象形文字。

  回顾他的三次选择,初学社会学,为在“十字街头”洞察世事;后转历史学,“从十字街头钻入古塔中”,为进一步求解社会方略;转入考古学,“到古塔顶部找古董”,誓以考古实证中华文明起源。

  三次选择,肇始于学术救国的信念,矢志于追求中华民族的崛起。

1938年,夏鼐留学期间在埃及考察 图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jpg

1938年,夏鼐留学期间在埃及考察 图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二

  1940年,夏鼐学成归国,两年后便一头扎入祖国大西北考古,此后经年,他毕生所求皆为探源中华文明,虽历经战乱与浩劫,始终坚定不渝。

  或许有人会说,他的三次选择似是偶发,但偶然进入蚌中的一粒沙,若无日日磨砺之心,不会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偶然中的必然,是夏鼐日复一日的严谨治学,每学一门便攻一门,从人文历史到自然科学均潜心钻研。

  彼时,来自瑞典的地质学家安特生从仰韶文化遗址推断出“中华文明西来说”。他认为,仰韶文化晚于甘肃齐家文化,而齐家彩陶又来自更早的西方彩陶,由此得出,中华文明由西方传入。

  此论断一石激起千层浪,令当时的国人百味杂陈。夏鼐并不轻信于此,他在甘肃几乎重访了安特生到过的每一处遗址,终于找到了齐家文化年代晚于甘肃仰韶文化的地层学证据,纠正了安特生对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排序的失误。安特生言之凿凿的“中华文明西来说”被打断了最关键的一环证据,“中华文明西来说”不攻自破。

  夏鼐以此研究成果形成论文《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改订》,向世界证明“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被学界视为中国史前文化研究的圭臬。

  终其一生,夏鼐都在溯源中华文明,他的田野考古调查,足迹跨越敦煌莫高窟、汉唐长安城、明代十三陵,又到南越王墓、马王堆汉墓。

  学者阎文儒曾撰文回忆,夏鼐于1943年入河西走廊考古,过山丹县、入祁连山,走32天,至山顶入雪山,沿途或黄沙漫天、或白雪皑皑,环境极为恶劣,“能在此环境中每日穿行,诚非所易,(夏公)实为中国考古家之先驱者”。

夏鼐.jpg

  夏鼐

  三

  我们追忆夏鼐,是追溯他的学术思想,亦是探讨如何面对人生中的迷茫。在关键时刻,究竟应如何做出抉择?夏鼐的考古人生,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多保留不怕吃苦的纯真。1985年3月,夏鼐在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上发表了题为《考古工作者需要有献身精神》的讲话,勉励大家“一心一意提高考古学科的水平,不要计较个人的经济利益”“保持田野工作的好传统,有‘不怕苦’的精神”“把我国考古学的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这便需要我们有献身的精神”。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涌动着下海经商的热潮,而考古工作环境艰苦、生活清贫,不可避免地面临市场大潮的冲击。夏鼐既勉励年轻人要吃苦,又将国家补发给他的3万元工资全部交给考古所,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考古学研究奖励基金,期望年轻人干好事业。

  多保留“知难而进”的执着。翻看《夏鼐日记》,求学路上他也屡经波折,也常常彷徨。得知公费留学专业只有考古学时,他曾多次与校方商议调整专业,校方均未予同意。没有谁能一帆风顺,夏鼐亦如此。但当他明白考古学亦能助力民族大义时,就坚定了“咬牙硬干”的决心。

夏鼐(左)在考古所的碳十四实验室.jpg

夏鼐(左)在考古所的碳十四实验室

  在伦敦大学期间,他曾选定“古代埃及串珠”这个极具难度的埃及考古学关键性课题作为他的博士论文主题。有人说,夏鼐研究这一课题的难度,好比让一个外国人研究中国全时段的铜镜。夏鼐的这篇博士论文也花费了近十年之久,制作了几千张串珠卡片,80多年过去了,夏鼐的《古埃及串珠》仍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而这段经历,也对夏鼐回国后研究国内的珠饰品提供了极大的裨益。

  多保留严谨勤奋的精神。纵观夏鼐的学术人生,都在最“古”的专业里探索最“新”的研究。1971年,震惊世界的马王堆汉墓启动挖掘,特别是保存完好的2000多年前的古尸出土,科研意义非比寻常。但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不要解剖、如何解剖,都是前所未有的难题。负责解剖的彭隆祥曾回忆:“夏鼐先生特意准备了一张写满古病理学文献目录的纸条交给我,甚至注明此文献可在哪所图书馆查阅。”

  正是凭借如此严谨缜密的意识,中国考古人才得以一点点揭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夏鼐用一生告诉我们,只要踏踏实实走过,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包勇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