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乌溪江引水工程展览馆中陈设着的一张旧照片。如今,从胶片的颗粒感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画面中的一丝艰涩。照片拍摄于1990年,彼时,后来获评“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的谢高华,已从义乌回到家乡衢州工作,担任衢州市乌引工程建设总指挥部总指挥。
照片中,谢高华眉头紧蹙,在乌引工程建设现场与神色凝重的干部们相对而坐。围坐着的所有人,似乎都心事重重、一言难发。一场“工地午餐会”,吃出了无尽惆怅味。
乌引工地午餐会 摄于1990年3月
让谢高华一筹莫展的,正是工程量之浩大、状况之复杂、难度之艰巨的乌引工程。它也因灌区面积、总干渠的长度、工程量、流量,以及倒虹吸和渡槽长度,都超过河南省林州市的“红旗渠”工程,且建设背景相似、意义同样重大,被称为江南“红旗渠”。
今天,跟随这张老照片,我们回到激情燃烧的江南“红旗渠”建设现场,瞻仰一座跨越时空的丰碑。
一
“我们衢州农民穷在缺水,苦在缺水,特别是衢南更为突出。所以要下大决心解决我们衢州,特别是衢南缺水的问题。”
1989年1月10日,在衢州乌引工程总指挥部成员第一次会议上,还有6年就要退休的谢高华向困扰衢州千年的干旱宣战。
衢州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平均年降雨量并不少,但全年几乎一半的雨量集中在汛期。梅汛期后晴热高温少雨,易干旱。
历史上,衢州曾有“一年一小旱,三年一大旱”的说法。衢州市志中,一条条关于干旱的记录触目惊心:宋建中靖国元年,衢州旱;明正统三年浙江旱,金、衢亢旱无收;清顺治四年,衢州大旱,饥;民国三年衢县6月不雨至8月……
抗旱也是衢州记忆的一部分。已故的衢州籍学者叶廷芳回忆起家乡时,就常会想起枯槁的禾苗、焦急的农民,无奈的村民成群结队跑到几十里外的山中一个深不可测的“龙洞”里去求水,而旱情却年复一年出现。
衢州人,多么渴望有那么一渠碧水!而这种渴望,谢高华深知。1970年,乌引工程第一次获批,但因故未能实施。直到1985年,谢高华调任衢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在他的力推下,乌引工程被重新提上议程,1988年第二次获批,1989年正式开工。
这座长80公里许,跨越衢州、金华两地的江南“红旗渠”,利用乌溪江湖南镇、黄坛口两大水库发电尾水,拦江筑坝、开渠引水,为沿线65万居民、54.65万亩农田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1989年8月8日,乌引工程正式开工,衢州人终于盼到了!“退休也要退在工地上!”乌引渠首枢纽工程的开工典礼上,谢高华含着热泪激动地说,“有生之年,我要同大家一起为工程建设作最后的冲刺!”
1989年8月8日,乌引工程开工典礼
二
千难万难,但硬骨头再硬也要啃。
乌引工程项目规模巨大,跨过10条溪流,穿过18座山,建成30多处大型建筑物和340多处小型建筑物,仅衢州段53公里就搬动土石方750万立方米,相当于铺一条宽、高各1米的道路7500公里,可以从衢州通到北极。
当时,省里要求乌引工程5年建成,但衢州市委、市政府决定,苦战3年建成总干渠。早一天建成,少一天成本,就早一天缓解农民干旱之苦。
缺钱,怎么克服?衢州段79%的投资额由彼时新设立的衢州市自己解决。政府的财力有限,于是,从市委书记到普通农民,大家纷纷慷慨解囊。
衢县下张小学的小学生们,在市政府门口拦住谢高华,将放学后捡破烂换得的55元分币和角票递给他:“这是我们为乌引工程出的一份力”;龙游县的个体户捐款11万元;一位在重庆服役的衢州籍军人捐出1个月的津贴;衢县大洲林业站的一名干部两次捐款100元……乌引工程总投资2.8亿元,除省补助12031万元,市、县(区)地方自筹7933万元,农民以劳代资8036万元。
缺工,怎么克服?一线党员干部身先士卒。谢高华在办公室常备解放鞋、斗笠、雨伞、套鞋,干在泥地、吃在田头、住在工棚。一位干部带头跳入近1米深的泥浆中代替出故障的水泵,用脸盆拼命往坝外舀水,连续人工作业4小时。
群众的自发付出也让人感动。在“乌引”柯城段大会战打响的当天,大雨如注,尽管指挥部不让农民上工地,但是成千上万的民工却在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衢县、龙游、柯城、金华几十公里长的工地上,6万多民工挥锹、挑土,汗流不息。这样的会战,一共开展了6次。
万人大会战情景
不知多少人推婚期、弃蜜月、搁农活、捐积蓄,义无反顾投身数十公里长的建设工地,喊出“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勒紧裤带,背水一战”的口号。众志成城、全民鏖战下,衢州段主干渠得以在1992年8月7日通水。1994年8月4日,乌引工程正式通水到金华。
三
当年,“乌引”的工地上流传着一首歌谣:“竖立起!一千年前,大诗人白居易不敢想象的丰碑。”把时间再往前推1100多年,白居易作诗:“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描绘出一幕衢州大旱、饿殍遍野的景象。
而后,“乌引”引来了当地农民和农业的生命之水,实实在在地造福了一方百姓。没有乌引水,难有好收成。
“大诗人白居易不敢想象的丰碑”,是一座怎样的丰碑?
“乌引”,是一座功在千秋的水利丰碑,碑上铭刻着水利事业的代代传承。千年抗灾辛酸,衢州人从未向旱情妥协;建堰引水灌溉,衢州人从不对困难言弃。历代有识之士以治水兴利除弊,南宋时就有县丞张应麒在今天乌引工程渠首的附近建石室堰。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乌溪江上建起新中国最早的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自行施工的”黄坛口水电站,被誉为“新中国水电摇篮”。“乌引”这项集农业、工业、生态、发电、旅游和人民生活用水于一体的工程,在当时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最大的水利工程,一个“最”字刻在这座丰碑上,自豪感在衢州人心中油然而生。
“乌引”,更是一座凝聚万人付出的精神丰碑,碑上铭刻着那一代人的不屈脊梁。数十公里长的建设工地上,有着一种强大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让数万人在人力物力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风雨兼程战山河、双手凿开千层岩,在浙江大地留下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乌引精神”。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无论是花甲之年依然奋斗在工程一线的谢高华,还是自发来到工地义务劳动的机关干部、企业职工、芸芸百姓,衢州人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让一渠碧水润万顷。
乌引枢纽大坝新貌
“乌引”,引来了源源活水,也引来了无尽甘甜。如今,乌引工程主干渠已通水30多年,时光让照片发黄、报纸变脆,但乌溪江的碧水依旧沿着渠道,润物无声。
不久前,“浙中城市群水资源配置工程”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在设计中,乌引工程担负着往金华市区、兰溪、义乌和永康等地供应优质用水的任务,江南“红旗渠”的故事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档案资料】
《乌引工地午餐会》拍摄于1990年3月,照片收录于乌引工程展览馆等各类“乌引”主题、谢高华事迹的展览和书籍。彼时,工程刚启动半年,工程建设面临很多困难,谢高华和干部们借着吃饭时间坐在田埂上商量起工作来。1998年2月,乌引工程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谢高华(1931年11月-2019年10月),男,汉族,浙江省衢州市横路乡贺邵溪人。1952年2月参加工作,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浙江省义乌县委书记,衢州市常务副市长,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衢州计生协会名誉会长等职。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谢高华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谢高华获评“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催生培育者”。
注:本文相关资料由乌引工程展览馆、衢州市档案馆提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