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丨谢晋“雕刻时光”的启示

字体:
—2023—
07/14
12:21:28
2023-07-14 12:21:28 来源:浙江宣传

  有人说,电影的本质,是雕刻时光。回首中国电影走过的近两个甲子,如果说有谁能将这种“雕刻时光”的本领,忠实地形成为一种行动自觉,让光与影、人与事、时代与梦想自然巧妙地演化为一种传奇,那么,谢晋,注定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今年是电影艺术家谢晋诞辰一百周年。他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女篮5号》《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等36部优秀影片。相信很多人至今难忘,1961年,电影《红色娘子军》上映时那举国轰动的场景,连影片中的《娘子军连歌》也唱遍了大江南北。

  如今,无论是各类影视活动上的高密度座谈研讨,还是各年龄层次观众高频次的回顾纪念活动,都在不断提醒我们去探寻这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一代代观众对谢晋如此深爱?他的电影对当下又有哪些启示?

  谢晋

  一

  1923年,在浙江绍兴上虞人谢洪绪的眼里,中国的面貌依然没有实现多年前他与好友秋瑾、徐锡麟所憧憬的那般模样。怀抱着家族新生儿,他想到了1500年前以淝水之战力保东晋国脉的先祖谢安,于是为孙儿取名:谢晋。

  受到爱国家风千丝万缕的影响,谢晋的作品始终融汇着浓郁纯粹的国家和民族理想。在他执导的电影《鸦片战争》的片头,就打出了“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屈辱的历史”的字幕,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是他对先辈一生理想的告慰。

  结缘电影,同样与他的家庭氛围有关。幼时,谢晋常随母亲看戏文,对“的笃板”“乱弹”“调腔”都来者不拒。我们对照鲁迅笔下《社戏》的情景,约莫能想象出一个孩子在柱台下看戏追戏的模样,耳濡目染之下,他对演艺艺术渐渐产生兴趣。

  稍长大些,谢家举家迁居上海。彼时的上海被称作“电影天堂”:京剧南下、电影西来,一派南北荟萃、东西交融的繁华景象。谢晋又跟着母亲几乎看遍了能看到的所有电影和戏剧作品,这也成为他那一时期极为宝贵的光影记忆。

  然而,平静文艺的生活终究还是被“八一三”事变的隆隆炮声所打破,文化战线上的斗争也随之打响。在那段“孤岛”时期,一部部抗日救亡题材的电影作品又给谢晋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青年马克思曾写道:“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青年谢晋,就这样在时代大潮和自身热爱中,考入了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话剧科,并先后受教于洪深、曹禺、焦菊隐、马彦祥等名家,逐步确立了向导演专业发展的艺术志向,开始了他与时代同步的光影之旅。

    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晋生村

  二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前不久,1982年上映的谢晋电影《牧马人》,突然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上被广泛传播,与年轻观众重新建立了心灵链接,电影中的一些经典台词甚至成了年轻人的口头禅。而事实上,从过去到现在,几代观众都钟情于谢晋的电影。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谢晋的电影有了超越时代的魅力?笔者认为,这离不开谢晋在“雕刻时光”时的三个度:

  主流叙事的精度。作为一位成长于旧社会、创作在红旗下的新中国导演,谢晋成功搭建起了一座从旧时代到新中国的艺术桥梁。

  新中国成立后,谢晋创新性地将西方电影中的故事结构、人物形象和剪辑手法与中国传统电影叙事方式结合,真切反映被压迫者的苦痛与迷茫,以极富浪漫气息的方式,为他们在新社会大家庭找到归属感。

  他也不忘将镜头对准身边的点滴变化,比如《水乡的春天》刻画了如火如荼的土改运动,《大李小李和老李》则讲述了肉联厂生产建设的情形,生动地展现出了新中国建设时期独特的时代风貌。

  人文思考的深度。谢晋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坎坷,这也让他在直面苦难的同时,能以更为悲悯的态度、更为深刻的同理心和共情力,抚慰不幸,赞美真情。

  1981年5月,金鸡奖在浙江诞生。当年已年逾五十的谢晋,用一部《天云山传奇》迎来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的第一声“鸡啼”。

  《天云山传奇》连同后来的《牧马人》《芙蓉镇》,成就了谢晋导演生涯中著名的“反思三部曲”,无论是《芙蓉镇》对极左路线的深刻反思与批判,还是《牧马人》对个人与社会责任的辩证把握,都代表了中国电影对那段历史进行回看和思考的高水平。

  在《芙蓉镇》开拍前,谢晋给姜文、刘晓庆说戏

  担当使命的态度。谢晋曾说:“如果20世纪中国电影还没有美好的形象留下来,并且被全世界都能接受的话,那我们这一代电影人就没有尽到责任。”

  从横向上讲,无论是早期的《女篮5号》,还是后来的《鸦片战争》,谢晋在自成体系的电影叙事结构里融入了最为典型和具有普遍意义的民族情感:用影视作品弘扬民族精神。

  从纵向上看,谢晋选择与时代同频共振。他说,要像太史公写《史记》那样,要像屈原、司马迁、杜甫、曹雪芹,一直到当代的巴金那样,对民族充满了责任感、忧患感、使命感。于是我们看到,在他的镜头里,普通人的际遇同整个社会时代的变迁被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历史不再是一堆干柴,而是燃烧后可以温暖当下、照亮前路的焰火。

  三

  直至今日,谢晋的博学广识与灵感,以及他不断为艺术燃烧生命的情怀、对待电影创作细致而认真的态度,让银幕之花仍能常开不败,并被行业奉为标杆、被影迷视作高峰。那么,当代影视工作者能从谢晋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比如,重视剧本、细磨角色。近年来,青年在网络“疯狂囤老片”的现象引发关注,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国产电影数量不断增加,但能让人回味的经典却没有同步增多的现实。

  当前,不少电影一味追逐流量明星、特效场景、疯狂宣推等噱头,却无法掩盖作品内容的空洞和逻辑的混乱。

  好故事永远是优秀电影作品的内核。“导演接受剧本首先必须爱它,拥抱它”,这是谢晋等老一辈电影人的坚持。也因此,谢晋对演员的要求非常严格,他常说:“演员自己要主动准备戏,临到现场再挤感情是不行的。”他还说:“大家一起研究剧本,谁都可以说‘不好’,但是你要告诉我,怎么样才能‘更好’。”

  比如,注重细节、严谨考证。谢晋电影的出彩之处,就在于对细节的高度重视和细致把控。比如《天云山传奇》中角色的道具眼镜,谢晋要求一副一副递进式地做旧,至角色弥留之际,眼镜腿上已缠上了碎旧布条,以此反映岁月的打磨、时光的流逝。这就是属于谢晋电影的细腻与真实。

  反观当下,不少影视作品存在粗制滥造的情况。试想,如果我们的影视工作者能够注重细节、严谨考证,也许就不会出现“同志们,八年抗日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样的荒唐台词。

  比如,追求艺术、尊重市场。谢晋五捧“百花”,两唱“金鸡”,七次在国际影坛摘冠,还荣任奥斯卡、威尼斯、东京等国际电影节专业评委,而且在电影票只要几角钱的年代,创造了票房破亿的奇迹。凭借着敏锐的导演“嗅觉”,谢晋总能兼顾作品的市场效益与艺术效果。

  而当下一些影视作品,则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一切向票房看齐,不顾作品的艺术性,一味哗众取宠;要么脱离时代与群众,甚至只能顾影自怜、自我感动。可见只注重市场效应,内涵不足,则作品难免会像“暴发户”,上映火不过几天;而只注重追求高雅,不顾时代需求,就难免“曲高和寡”、无人问津。

  为什么谢晋直到今天还被人们怀念着、致敬着?只因他的作品合于时代、追求艺术、讴歌人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