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年轻人“断亲”的话题一再冲上热搜。与此同时,“搭子”一词入选“2023年十大流行语”,“i人/e人”(社恐/社牛)更是位居“十大网络流行语”之首。有人认为这类话题与流行语的背后是“社交降级”,也有人认为这是年轻人对社交关系更自由多元的个性化选择。
无论社交状态如何变化,其本质都在于现代人越来越强调自己或他人的边界感,更崇尚一种保持“安全距离”的社交方式。那么,年轻人的边界感因何而起?“边界感”一词又何以引发共鸣?
一
前段时间,海底捞的“科目三”热点事件引发热议,对于服务员以“花式整活”,为食客营造互动场景与氛围的做法,究竟是服务好还是“辣眼睛”,是跨界还是越界,网友们的评价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这也恰恰反映出,人们对于边界的认识与接受度各不相同。在现实中,边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与范畴。
有人强调工作与生活的边界。面对日益加快的社会节奏,很多人深感生活被工作“入侵”,身体和精神无法得到彻底的放松。比如,有网友吐槽“不要成为除了工作没生活的人,可惜我不配”,就是在“内涵”生活与工作界限日渐模糊的现象。与此同时,关于“内卷”“躺平”的争论已不再新鲜,如何通过“断舍离”,去掉“上班味”,追求极简生活,已成为一门网红课程。
有人注意人与人之间的边界。高度流动的社会让一些年轻人时常处于“社交超载”状态,不仅难以形成深层次的社交关系,还可能陷入“情绪劳动”的漩涡。于是,他们或在社交场合尽量保持体面的沉默,或拒绝以爱之名带来的情感绑架、隐私窥探等,还有一些人则干脆选择清理朋友圈甚至是“断亲”,以此来拒绝一些越界行为。
还有人在意个体与世界的边界。有网友自嘲,在电梯里见到领导就紧张,在大街上碰到熟人就焦虑,即便在公共场合也希望拥有“安全距离”;也有一些年轻人给自己贴上“i人”的标签,习惯性地将更多注意力与精力放到内部世界而非外部世界。笔者认为,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人担心个体无法处理好与外界社会的关系,因而干脆为自己涂上一层保护色,享受独处时的松弛感。
二
无论是主动选择一种简单可控的人际关系,还是出于自我保护而被动退缩,或许很多人都能从“边界”这个词当中找到共鸣。那么,年轻人为何越来越讲究边界感?这真的意味着“社交降级”吗?
一方面,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人们时常面临线上线下社交压力的夹攻。具有一定的边界意识,有助于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进入更为舒适且从容的社交状态。
另一方面,加速迭代的社会竞争,让很多人“工作生活化”“生活列表化”,不得不一再压缩社交的时间与精力,更倾向以简洁高效的程序化方式,处理日益复杂的社交事务。此时,削减关系、明确边界,也成为很多人屏蔽干扰、自我蓄能的一种方式。
此外,就边界感本身而言,社会学中有个著名的“刺猬效应”:刺猬彼此靠拢取暖,但必须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从这个角度来讲,边界与生俱来。古人常说“远而不疏,近而不狎”,代表的正是一种相互尊重、交接有度的理想社交境界。
回到现实,我们不能简单地因平台媒体的层层放大导致边界问题日益从潜在走向“前台”,也不能因某些规则意识超越传统的人情世故,就认为年轻人在“社交降级”。
笔者恰恰认为,具有一定的边界意识,非但不是“社交降级”,一定程度上反而是“社交升级”——更强调精准陪伴与真诚互动。比如2023年出圈的寻找“社交搭子”、相约“淄博烧烤”等行为,天然自带社交属性。这也恰恰说明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很强,只是在各种交往互动与情感联结中更加注重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应当充分尊重年轻人的偏好与选择。
与此同时,在公共事务与场合中,适当的边界意识也有助于形成文明有礼、宽容有度的社会文化。卧铺车厢的下铺能不能随便坐?意外走红的“鹅腿阿姨”为何拒绝强势围观?此类话题的核心正是个体个性与公共文明之间的边界到底在哪儿的问题。
三
事实上,在万物互联的今天,尽管我们社会的组织结构呈现原子化特征,但人们生活的群体特质及社会属性从未消减。问题的核心是:当年轻人开始寻求边界感,外界应该怎么看?又该如何对待对这一话题的认知偏差?
不可缺少共情,更不应僵化定型。有边界意识,一般意味着能善意地理解他人,做到既不强求也不强加,这也是人际交往中应有的尊重。但边界意识并不代表冷酷无情,也不能将其作为防御信任风险的“源代码”、破解社交倦怠的“总开关”,过分强调边界的独立性与对立性,容易以僵化甚至定型的冷漠,取代善意的理解、适度的共情。
在社交关系中,最重要的不是因人而异的个性边界,而是对待关系的态度。坚守原则、充分理解、彼此真诚,永远是既保持独立又相互滋养的必杀技。
无需过度分析,更不能标签化绑架。变动不居的边界始终存在,只要不是涉及实质意义上的自闭,就不必非要试图去为这一话题找到唯一解释。因为面对人的精神世界以及社会观念的变更,如果受二元对立思维的干扰与裹挟,对之进行标签化绑定,这本身就很容易引起误导、引发焦虑。
我们真正需要警惕的是,对于边界感的过度强化与延伸,可能带来的群体性孤独以及社交部落主义。比如,在突破时空限制、能够即刻成团的“搭子”关系中,看似避免了所谓的情感内耗,但也很容易变成人们交往中浅尝辄止的理由。
不仅要找准共鸣,更要给予信心。社交本身就是一个个体化的话题。人们需要找到的是一种相对可行的参照系,既能让自己不孤独,又能找到舒适的尺度。如果给予年轻人更多自由、更多关爱,就能够产生新的联结,也会产生新的情感认同。
毕竟,相信绝大多数人与笔者一样,既渴望非诚勿扰式的温柔与边界,也期待不期而遇式的温情与信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