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烟雨中的江南,仍感料峭倒春寒。天台国清寺的梅花已过花期,满地的春泥似乎仍在诉说,这里曾有一树树绚烂绽放的胜景。对今人来说,隋梅开花甚是珍贵,值得一赏再赏。
隋梅与国清寺、隋塔并称天台“三隋”。三者相伴相依,度过了一个个冬去春来,吸引了无数游人的眼光。“三隋”究竟美在何处?又藏着多少故事?
一
“三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一千四百年前。国清寺,旧名天台寺。据南宋《嘉定赤城志》记载:“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为僧智顗建。先是顗修禅于此,梦定光告曰:‘寺若成,国即清’。”隋梅和隋塔亦是同一时期的产物。
先来说国清寺。“静”与“古”是其独特的两重意境。甫一进入山上,扑入眼帘的是蔓延的深绿,在亭亭如盖的古树遮蔽下,寺前的光亮变得略微幽暗。明晦交接之间,松树上偶尔传来的啾啾鸟鸣,也似乎在森森树盖中被削弱三分。
一千多年风雨沧桑,让国清寺洗尽铅华。黄色照壁上,赵朴初题字的“陏代古刹”,字大如斗、别有意趣。晨钟暮鼓之间,松涛阵阵、流水潺潺,时光的脚步似乎都慢了下来。
再来说隋梅。若沿小径向前,便能看到那株隋梅,它依墙而立,虬枝盘曲,一些枝干越过高墙,压向房檐。民国《国清寺隋唐古梅记》记载:“披霜斗雪,千数百年……花时雪白如银,香闻数里。洵古梅中之奇特也。”
隋梅为天台宗章安大师栽种,是国内五大古梅之一,颇有名气。1964年,郭沫若参观国清寺,书“梅亭”一匾,赋诗一首:“塔古钟声寂,山高月上迟。隋梅私自笑,寻梦复何痴。”
最后我们登高看隋塔。从梅亭再上高台,便能望见远处隋塔姿影。隋塔建于国清寺同年,高约60米,六面九级,楼阁式砖木结构。如今在全国,如此“高龄”之塔实不多见。隋塔最早时塔顶玲珑,飞檐斗拱,可惜后来毁于火灾。随着塔砖中的铁元素氧化,塔身呈现出了绛红色。
“三隋”的美各有不同。国清寺美在幽静古意,隋塔美在挺拔庄严,而隋梅则美在清绝高洁。一年四季,“三隋”景致应时而变。
二
景致上的美说罢了,更有历史赋予的人文之美值得细说。不同的人看“三隋”,能从中体会到不同感受。
有人于此找寻“方寸”之间的气韵。古刹内外留存着大量摩崖石刻,记录着书法家们的人生痕迹与生活情趣。如王羲之曾求学于天台白云先生,相传一日他见白鹅振翅,笔随心动,写下一“鹅”字,每笔均见鹅头,形似一只只鹅在水中引吭高歌。
存世的“一笔鹅”碑只有右半边是王羲之真迹,左半边在岁月更迭中不幸损毁。作为王羲之的“超级粉丝”,清代书法家曹抡选在反复观摩七年后,提笔补足了半边“鹅”字,留下了一段佳话。
寺后石壁上至今仍清晰可辨的“大中国清之寺”,右侧有落款“柳公权书”。这被认为是柳公权目前存世的、已发现的唯一的摩崖榜题。
有人把此当成修身养性的“桃花源”。历史上,许多人装着心事来到这儿,期盼着来一场“身心疗愈”。比如唐代诗人寒山科举落选、亲友背离,从陕西一路跋涉来到天台山,开始了隐居生活。
偶尔与好友拾得论道,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拾得云: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寻访“桃花源”的还有诗人孟浩然。开元十七年,孟浩然科举不第。他经永嘉江入海北上,登天台山,发出了“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的感叹,获得了心灵上的舒缓与恬淡。
有人在此探寻延续千年的“匠心”。作为古建筑的隋塔、隋寺,历经古代多次修葺,又于近代经历“起死回生”,其方位选址、建筑范式、雕刻艺术等技艺对后世影响颇深。
如隋塔、隋寺修复中所运用的“干漆夹苎”工艺源自东晋。匠人们选用13种原材料,历经48道工序,让古建修旧如旧。干漆夹苎技艺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这项古老的技艺在天台焕发新生。
三
千年时光赋予了“三隋”历史的厚重感,而数次“起死回生”更为其增添了不一样的美。
“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隋历二世而亡,“当时只道是寻常”的隋代古迹能保存到现在的是凤毛麟角。一千多年中,国清寺数次被毁,隋塔亦牵连受损,飞檐斗拱不再,塔尖也有所缺失。
直到1973年,国清寺才得以全面整修。借着修复寺庙的东风,隋塔也得到修葺,如今细看之下,塔身上的一个个空洞就是隋塔曾经飞檐斗拱的插入处。有人说,倘若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那么隋塔挺拔清瘦,精神矍铄,像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
“天然高洁淡为真”的品性。隋梅也曾在国清寺被毁后,蓦地枯死,不吐蕊、不开花、不结果,树干几欲倒塌。据说1973年寺庙重修,枯死数年的梅花突然“如有神助”,吐蕊开花。此后,满树梅花凌寒开放。
隋梅深谙“俏不争春”的道理,在一众怒放的红梅中,本应是“元老”“明星”的她不争不抢,静静地开花结果。有人说,铁佛寺的红梅是热情奔放的豪放词人,逢人便展露才气;国清寺的隋梅更像负箧曳屣、深山苦修的僧侣,大智若愚。
可见“三隋”之间,除了诞生时间相近、所处方位相同,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历经磨砺后依然坚韧且高洁清澈。
“山花落尽人不见,白云深处一声钟”,伴随着越来越浓的春意,何不来天台看一看、品一品“三隋”跨越千年的动人故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