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文化综艺节目似乎找到了流量密码,冲出了被娱乐综艺包围的“丛林”,逆袭成为现象级爆款节目。像《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万里走单骑》等,上线后持续收获高热度与好口碑。在部分高分“文综”的弹幕上,有网友甚至表白:“我的血脉觉醒了!”
但另一面,也有人隐隐担忧,“同类节目看久了,迟早要审美疲劳”,还有人认为,口碑与热度一直持续是不可能的,“任何一类节目都存在天花板”。
那么,高分“文综”是怎样炼成的?又怎么持续保持高位?
一
纵览一些高分“文综”,我们发现,它们好似不同门派的武林高手,各自用独门招数赢得江湖地位,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某视频网站数据显示,在通过观看视听节目拥抱传统文化的受众中,“90后”“00后”占比达七成。那么,这些“高手”都有哪些招数?
比如,潮范十足的“青春派”。青春总是与“潮”相联结。要说这些年在中国什么最“潮”,当然就是国潮。从唐诗宋词、文物戏曲等经典文化符号,到中医、武术等小众领域,新的文化潮流和审美趣味为“文综”的创新打开了思路。
青春总是能够吸引青春。在去年的高考、毕业季来临时,《经典咏流传》推出一首由辛弃疾写的送别词《鹧鸪天·送廓之秋试》改编而来的歌曲,美好的寓意,再加上民谣与摇滚混搭,收获很多年轻人的共情。
比如,面目一新的“跨界派”。文化综艺要想抓住人心,就要不断尝试打破边界,容纳更多新元素,解锁更多新玩法。近几年,各类跨界“文综”不断冒出。像《国家宝藏》就通过音乐剧、舞台剧、情景剧等的综合表达,以全新的方式“打开”了高冷的文物,演绎背后的动人故事。数据显示,三季《国家宝藏》在豆瓣平台均获得9分以上高分。
比如,破壁出圈的“穿越派”。一些“文综”率先“吃螃蟹”,运用媒介融合手段、创新思维方式等,带给观众又炫又酷的穿越体验、自由自在的文化想象。在《典籍里的中国》里,节目组构建戏剧性的场景,让现代人与孔子、司马迁、屈原、徐霞客等促膝长谈、畅聊古今,晦涩的典籍仿佛“活”了过来。很多人时而看得津津有味,时而感动得热泪盈眶。
二
那么,这些“文综”为何能够次次拿下高分?
挖不完的文化富矿。虽然各类“文综”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不同,既有诗词、绘画,也有汉字、书信等,但背后的根基却是相通的,那就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比如近几年,一些地方卫视也在探索新路,将“文综”植根于传统文化。像浙江卫视就把目光聚焦在了浙江丰厚的文化家底上,推出“中国心”系列、《中国好声音·越剧特别季》等,让诗画江南的人文之美有了新的诠释。
想不到的创意惊喜。有人感慨,有文化的内涵,再加上创意的加持,“文综”似乎看不到“天花板”。比如河南卫视相继推出“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可谓“步步惊喜”;这两年,《我在岛屿读书》等读书类节目吸引了一波热度,以各类创意巧思带观众走进深邃的文学世界。节目中,余华写信邀请莫言,莫言在回信中啧啧赞赏,称节目“创意很好”。
新媒体的风口红利。在推广和宣传上,一些高分“文综”懂得利用新媒体的力量。越来越多节目或在大屏、小屏上同步播出,或选择最佳片段在短视频平台上播放。他们深知,作为“网生一代”的年轻人更热衷于使用网络社交媒体,优质内容在网络上发布后,容易激发高频讨论与“二创”热潮,形成“滚雪球式”的传播效应。
不过,文化综艺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如选题同质化,面对一些热门文化题材,很多节目蜂拥而上,容易造成观众审美疲劳;如形式套路化,不少节目在呈现内容、表现手法、嘉宾选择等方面都比较类似,让人吐槽“看了不同的节目却又好像看了同一档节目”;如内容肤浅化,少数节目空有“文综”的“壳”,但是实际做的内容却偏离了文化本身,整体格调不高。
三
长远来看,更多的“文综”如何破局,高分“文综”又怎么长红?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
作品还是产品?观众在对一些“文综”打出高分时,评价最多的就是“用心”。一档节目用心与否,反映在文化创意、节目编排、服化道等方方面面。这也告诉我们,在“过饱和”的媒介生态下,真正能赢得观众的还得是高质量的作品。
作品之于产品,更多几分创意思维与文化气质,少几分商业气息。树立沉心打造的定力,鼓起求新求变的勇气,而不是简单地在流水线上复制产品,才能创作出独具特色、值得品味的作品。
寓教还是娱乐?有学者指出,有娱乐、缺文化是目前网络综艺面临的突出问题。为获得流量,一些娱乐综艺节目产生了肤浅夸张、过度娱乐化的倾向,一味比拼明星阵容、炒作话题等。此类问题在少数“速成”的“文综”节目中也或多或少存在。应该看到,高分节目之所以能受到大众认可和喜爱,有个共同点:不是为了娱乐而娱乐,而是较好地平衡了“有意义”和“有意思”,用趣味十足的方式将深厚、优秀的传统文化呈现给观众。
内涵还是技术?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综艺节目为了视听效果,不断加大技术层面的投入,这是大势所趋,值得鼓励。不过,如果纯粹为了追求炫技,而忽略了最根本的“内容为王”“文化为核”,就可能导致节目“徒有其表”,无法引起观众内心更深层的文化自信、更持久的青睐喜爱。
说到底,不同于一般的娱乐综艺,“文综”节目承担着传承、转化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其创作的源头活水是文化,始终围绕的是文化,最终比拼的也应当是文化。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