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经济首季报显示,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3%,经济运行实现平稳起步、良好开局。数据公布后,高盛、花旗等多家国际机构纷纷上调对2024年全年中国GDP增速预测。
中国经济超预期表现这一事实,是对美西方国家鼓噪的“中国见顶论”的有力回击和正面“打脸”。事实证明,中国发展是唱衰不了的,“中国见顶论”可以休矣。
浙江杭州 图源:“杭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一
网上有一幅漫画,描绘的是美西方政客长期在“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之间来回横跳的状态:一三五“威胁论”,二四六“崩溃论”,到了周日就拜中国为师。几十年来,美西方“唱衰中国”的各种阴谋论调,从未间断却从未得逞,屡屡落空又屡屡翻新,在国际社会徒留笑柄。
“中国见顶论”是美西方政客新的“中国崩溃论”副本。美西方媒体挖空心思炮制“经济增速放缓致顶”“疫情冲击影响致顶”“人口红利消失致顶”“科技打压脱钩致顶”等论断,以偏概全、罔顾事实,推导出“中国崛起已经见顶”这一虚妄结论。换个剧本、陈词滥调,无非就是抹黑中国经济的虚假叙事、西方对华经济认知战的惯用伎俩罢了。以中国GDP增速为例,美西方政客素爱借此生事,高了就鼓噪“中国威胁论”,低了就散播“中国崩溃论”,一惊一乍、驰名“双标”。
任何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都不可能是一条直线一飞冲天,其高低涨落有客观规律。在经历改革开放以来长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驶入高质量发展航道,GDP增速有所放缓,这是自然结果,也是客观使然。经济换挡减速,并不代表失速。去年以来,中国GDP5%以上的增速明显快于美欧日,一年增量就超过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总量。
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自然照不到中国经济的真实面貌。长期以来,美西方困守零和博弈思维,在二元对抗的死胡同里走不出来。“西方中心”的病根、甩锅推责的“毛病”,使得美西方一些政客往往一叶障目、常常“指鹿为马”。散布“中国见顶论”的虚假论调,说到底就是转嫁美西方国内矛盾、遏制中国和平崛起的政治操弄。
话语把戏不管怎么翻新,在事实面前终会穿帮见底。40多年来,如同过去每一次杂音一样,妄断“见顶”、妄想“唱衰”,终究会被中国的发展成就碾碎成历史尘埃。
工人在杭州市钱塘区一家生产医疗设备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内装配产品 图源:“新华社”微信公众号
二
放眼世界,外面风高浪急、寒意阵阵,世界银行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连续第三年放缓,形势不容乐观。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实属不易也绝非偶然,透着自身强大的“韧”实力。
韧,在免疫力。观一国经济,“体量”与“体质”都是需要考量的。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筋骨所在。一季度,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指标运行良好,增长、就业、通胀、国际收支四大宏观指标总体保持稳定,可见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益增强的定力。
以制造业为例,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约30%,有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但持“中国见顶论”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臆断“房地产增长缓慢威胁中国经济”。殊不知,避免对房地产的依赖、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中国经济坚定所向。今年一季度,中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今日之中国经济,创新活力涌动,科技含量不断提升。
韧,在内驱力。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在全球经济版图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消费需求的“未开发潜力”是中国未来经济的强大保障。中国超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超大规模市场正快速释放需求,使得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加速抚平消散。每逢节假日,中国各大景区“人从众”的火爆,就如一场场大型直播,为中国市场爆发力提供佐证。
韧,在持久力。在屡屡被围堵打压中,中国培植了自己的“科技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发展“大步流星”,新能源、新智造、新基建发展“乘风破浪”,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前沿成果“接踵而至”,无不澎湃着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如今,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居世界第二,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实践证明,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劲的增长“引擎”,“小院高墙”从来挡不住中国经济一枝独秀。
三
作为一个超大体量的经济体,中国如今正站在向新而行、向高而攀的重要关口。需要指出的是,越往上走,条件变了、氧气少了、压力大了,各种风雨挑战接踵而来,这既是发展周期,也是客观规律。
从现实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确实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中国不讳言也不会怕,一直寻找着最佳解题方式。
在闯关升级的关键时刻,美西方渲染“中国见顶论”,散播“中国经济不行了”的悲观情绪,试图破坏中国发展环境、阻滞干扰中国发展。但越是噪音喧嚣,我们越要坚定向前。
历史一再证明,中国经济从来不是轻轻松松就闯关夺隘的,美西方各种杂音也从来不曾羁绊过中国步伐。今天,亦是如此。经济发展总是波峰波谷交替,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现实挑战,但也蕴藏着迈向下一个阶段的机会、空间和潜力。
前方固然有风有雨,但历经大风大浪的中国经济,有着“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的底气。
噪音喧嚣之下,中国经济发展更显成色。国际投资者就用脚投下对中国的“信任票”。2023年,在华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近5.4万家,同比增长近40%,法国、英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同比增长84.1%、81%,今年以来,苹果、西门子等一批国际巨头加大在华投资布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事实上,选择中国市场不是风险,而是机遇。中国底气、中国机遇,都是中国长期积累下的体制优势、需求优势、供给优势、人才优势等构建的。美西方经济学课本里没有中国式的解题方法,美西方政客自是看不见中国宏观政策的定力、看不到中国政府秉持长期主义创造的发展实力、活力和潜力。目的失纯、认知失调、人心失散,西方这个论那个论,自然都是国际笑话、历史错判。
4月2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时强调,人类社会休戚相关、福祸相依,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应该为实现共赢、多赢凝聚最大共识。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攀峰路上,中国的追求从来就不是狭隘的经济竞赛,而是人类美美与共的“星辰大海”。“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面对杂音噪声,中国只会踏歌而行,坚定走好自己的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