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传”微信公众号即将迎来两周岁生日。在“乱花迷人眼”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形式纷繁多样。有很多人问,为什么我们选择最朴素的方式,用一行行文字与读者相见?
大道至简。答案很简单,因为我们依然并始终相信文字的力量。
一
传说黄帝时“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从此,文字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化,并被赋予厚重的意义,“立言”成为古人上下求索的“三不朽”之一。
唯有文字战胜沧海桑田。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是文字奠定了文明的支柱。千年过去,巴特农神庙成了颓垣,古罗马早已化为风烟,但我们依然能够透过《荷马史诗》《埃涅阿斯纪》的文字,缅想往日的璀璨辉煌。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文字的力量是永恒的,它穿过时空不可湮灭,文化得以永续传承,人类文明得以生生不息。
文字之光照亮前行道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著书立说,中华文化思想和政治的走向在文字交锋中逐渐清晰浮现。西方启蒙运动被称为“The Enlightenment”,意为“光明”,同样是《哲学通信》《论法的精神》等著作在混沌中劈开一道理性之光。上世纪初,中华民族危亡时刻,《新青年》掷地有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振聋发聩,唤醒一个又一个沉睡的灵魂,为国家民族的命运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深情文字可抵岁月漫长。读《诗经》,既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浪漫,也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豪迈;读唐诗,年少时为“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感到不解,终能体会“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牵挂;读书信,读的是《出师表》中的鞠躬尽瘁与恳切叮咛,是《与妻书》中的家国大义与儿女情长。“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人生百态、七情六欲,总能在文字中觅得知音。
文字穷山距海无远弗届。张骞凿空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百年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文字从来不是藩篱,它是桥、是梯。2019年3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一本1688年首版的《论语导读》法文版作为国礼,赠与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会谈前,习近平主席向马克龙总统赠送一批中文版法国小说,其中就包括《红与黑》《九三年》《茶花女》《三个火枪手》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语言或许是不同的,但人们总会被同一种精神所打动,久久难以忘怀。
二
当留声机、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不断迭代时,总有人讨论文字是否会被取代。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文字表达往往意味着传统,似乎处于鄙视链的底端。今天,我们拥有无限多的表达方式,拥有舞台艺术、影视剧等各种各样的载体,为什么文字依然重要?
文字是底层逻辑和内核精髓。以影视剧为例,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但是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离不开好剧本,那是“一剧之本”。近年来的影视剧《人世间》《繁花》的成功,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原著功不可没。而当我们谈起经典影视剧时,脑海中闪回的一定有经典台词。
对于表达者来说,文字“天然去雕饰”,让人专注于思想和感受本身。语言学家史蒂芬·平克曾用一句话概括何为写作:“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结构,用线性的文字展开。”看似单薄的文字,背后是磅礴的思想。对于我们来说,文字意味着更多。从龟甲兽骨到笔墨纸砚,从篆刻到书法,中国人对文字形与意极致美学的追求从未停息。世上有的任何东西,文字可以描绘;世上不存在的东西,文字也可以呈现。
对于阅读者来说,与其他艺术表达方式相比,文字的感受不可替代。每一次阅读,都是作者与读者一起完成的,而读者的解读也是一种再度创作。“经”有“注”,“注”还有“疏”,《红楼梦》衍生出了“红学”,一些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甚至可以开放式地阅读。不同的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环境读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好的作品是生长式的,经典重读如初见。
短视频当道的今天,“一个视频带你读完《xxx》”“十分钟看完xx历史”俯拾皆是,人们每分钟获取的信息量是阅读文字的数倍,但“快餐”给人带来的精神滋养有时会大打折扣,浅浅了解并不会让人形成真知灼见。要想产生深度思考,经受思想的淬炼,体会情感的沉淀,还是需要于书本中探寻、在文字中跋涉。
不管媒介如何迭代、人们对信息量的追求如何增长,始终有人笔耕不辍,也始终有人手不释卷。在这个时代,文字的力量依然澎湃,依然值得相信。
三
道不可坐论,理不能空谈。选择相信,就应行动。
敬惜字纸,保持对文字的敬畏。文字贯通伟大与平凡,连接永恒与瞬间,关乎人心与时代。我们敬畏文字,敬畏的是其承载的“头顶星空与心中道德律”。中国自古不乏“推敲”典故、“一字千金”之说,杜甫感慨“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贾岛吟叹“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在李卜克内西的回忆里,“马克思是个严格的修辞家,他常常花很多时间力求找到需要的字句”。
近些年来,随着各类网络流行语、谐音梗、表情包的广泛应用,有人认为文字表达能力会渐渐退化,进而患上“文字失语症”,有人担心中文生态会遭到破坏。其实,语言文字也需要创新,在时代变化中进行更新迭代。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别失去了对文字的敬畏之心,不要以丑为美、以俗为雅。培养深阅读的习惯,提升高水平文字表达的能力,让千年文明、万古江河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发光、笔下流淌。
以文为证,不负热爱与生活。人们日常交流,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文字话语作桥梁。这桥梁,将军凯旋由此过,小贩挑担、情人相见也由此过。有人说,“我们不好意思面对赤裸裸的感动,所有的感情,都要装在若无其事的袋子里才好意思收下。收下后,在没有人的时候再打开,然后用文字再去好好地说”。
文字的力量源于生命与生活,字里行间、话里话外,呈现的是思想深度和情感厚度。当下生活开了“倍速”,切莫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迟钝感知、停滞思考,陷入“内耗”“空转”。携手六十载的妻子去世后,饶平如拿起笔来,一本《平如美棠》写尽平生,也写满深情。我们通过朋友圈分享只言片语、在小红书记录所见所想,其实与曾经的诗词日记一样,都是在用文字对抗庸常,留下行过的痕迹。
话由心生,用好影响世界的力量。文字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工具之一,“地球是一个由文字建立的世界”,经由文字,沉思得以永恒,信仰得以共享,社会得以运转。重大事件、重要时刻,离不开文字驱动。一部《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一本《共产党宣言》,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昭示大时代的风起云涌;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出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时代先声。
互联网时代,“浙江宣传”依然坚持书写文字,努力用最朴实的力量抵达人心。很多网友评论留言,让我们感叹“评论比原文更精彩”。每一篇用心之作、每一句言语评说、每一条意见建议,都是在以文字之名贡献力量。
不畏山海之远,不拒涓滴细流,让我们始终相信,奔赴热爱,以文字为时代做注,将我心遇见你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