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千面”袁牧之

字体:
—2024—
07/07
14:46:11
2024-07-07 14:46:11 来源:浙江宣传

  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迎来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涌现出了一大批活跃的电影艺术家,袁牧之正是其中之一。他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又风格迥异的舞台艺术形象,被称为“舞台千面人”。

  集演员、编剧、导演于一身的袁牧之,不仅在戏剧与电影的舞台上扮演过“千面”角色,也在时代的舞台上活出了“千面人生”,创造出中国电影史上的多个“第一”,成为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者。

  这位电影大师如何演绎自己的“千面人生”?

图片

青年袁牧之和老年袁牧之 图源:“宁波社科”微信公众号

  

  如果活在现代,袁牧之大概会被称作“斜杠青年”。考上名牌大学法律专业的他,本该按照家中长辈所期待的那样,成为一名精英律师,可他却一心痴迷表演,不断挑战舞台上的“一人千面”,将爱好玩成了“天花板”。

  这种表演上的天赋,袁牧之自小便显露出来。民国初期,大江南北流行着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文明戏”,曾随家人看过几场戏的袁牧之,被深深吸引住了。在宁波的袁家大院里,他时常自编自导,一人分饰三个角色,请小伙伴们为自己配戏。

  中学时代的袁牧之,加入了上海“戏剧协社”,他白天读书,晚上溜出学校参加戏剧演出活动。因为年纪小,他的戏份并不多,即便只是在剧场当“领座员”,也乐在其中。他将表演当作一门学问来钻研,专挑难戏、好戏演,直到将自己完全变成“剧中人”。

  比如,为了在《五奎桥》中饰演老顽固周乡绅,他精心揣摩老年人的声音特点,再加上出神入化的化妆手法,连非常熟悉袁牧之的前辈都没有认出他来。

  有一次,青年袁牧之走进上海的照相馆,他用一件西装、一条领带和一顶礼帽,模仿十位外国电影中的明星角色,个个活灵活现。这组他不经意间拍摄的艺术照,使得他“千面人”的外号不胫而走。

  上世纪30年代,左翼进步电影运动兴起,一大批进步的戏剧工作者从戏剧转向电影,袁牧之也是其一。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终日与一支笔、一支烟相伴,废寝忘食地投入电影剧本的创作。

  由他担任编剧、主演的《桃李劫》,讲述了一对青年男女从满腔抱负到理想破灭的悲惨遭遇,揭露出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主人公沉重的脚步声和铁镣声、画外唱响的《毕业歌》等,撼动着在场观众的心。

  从《桃李劫》中失业的知识分子陶建平,到《风云儿女》中的青年诗人辛白华,再到《生死同心》中一人分饰两角的柳元杰和李涛,袁牧之演绎了一个个振奋人心的银幕角色,他们对民族命运的担忧、对个人理想的坚守,亦是青年袁牧之的自我投射。

图片

《马路天使》和《桃李劫》海报 图源:“人民艺术家杂志”微信公众号

  二

  正当袁牧之在银幕上声名鹊起之时,影迷们却发现,“明星”袁牧之突然不见了。外界纷纷猜测他为何退隐,殊不知,他已经转换了一条新赛道——在民族解放斗争的舞台上,演绎更有价值的“千面人生”。

  随着“七七事变”爆发,上海文艺界掀起了抗日热潮。此刻的袁牧之已不满足于戏剧演出中的虚构角色,他悄悄踏上了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的征途,希望用镜头记录下抗战前线的斗争生活,做一回真正的“风云儿女”。

  在周恩来同志的帮助下,袁牧之一路辗转,于1938年秋天抵达延安。在那里,他参与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电影机构——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开始拍摄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

  脱下光鲜的西装,换上八路军的土布军服,袁牧之化身革命战士。烽火连天中,他带领电影团深入前线,为了拍摄第一手素材,好几次闯入敌人的封锁线。一路上,他们拍下了八路军战士们抗击日寇的浴血奋战,也拍下了白求恩急救伤员、父母送子上战场、青年男女跋山涉水奔向延安等动人场景。他常对团员们说:“就像战士手中的枪,摄影机和胶片是我们战斗的武器。”

  1946年,受当时局势影响,按照指令,袁牧之与同事历经千难万险,将大批宝贵的电影器材转移到了千里之外的兴山,在荒山坡上建立起东北电影制片厂,它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的前身。

图片

袁牧之故居内景 图源:“宁波社科”微信公众号

  

  “千面”袁牧之的底色,是至真至纯的“一面”,那便是他对精品创作的追求,对社会底层群众的关切关怀,以及他心中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

  从上海到延安,从电影明星到革命战士,袁牧之创作的舞台变了,但他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艺术创作态度始终不变。

  在东北电影制片厂,他时常向初学编导的新人强调,影片要真实地反映生活。一次,他在观看样片时突然询问导演:“这盘土豆丝是新炒的么?”原来,他发现影片两个画面中的土豆丝粗细不同,镜头穿帮了。如此严谨的态度,让大家对这位艺术家厂长更加敬佩。

  精品创作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俯下身、沉下心,真正下苦功夫雕琢打磨,才能立得住、传得开。袁牧之是不相信天才的,他说过:“我不知道什么是天才,我只知道怎样叫努力。”

  而袁牧之早期的电影作品,就透露出一种深沉的现实观照。由他创作的电影《都市风光》和《马路天使》,鲜活刻画了报贩、歌女、理发匠等市井小人物在旧中国大都市讨生活的挣扎与悲欢,让老百姓在银幕上看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尤其是《马路天使》这部爆款作品上映之后,在当时创造了连放21天、10万人次观看的票房奇迹。

  正当在艺术创作道路上顺风顺水时,他却不耽于声名与繁华,转身投向更广阔的现实。

  在袁牧之担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厂长期间,人民电影事业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新中国第一部多辑新闻纪录片,第一部木偶剧,第一部科教片、动画片、短故事片、译制片等都从那里诞生。更重要的是,东北电影制片厂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电影创作人才与工业人才。

  1949年,中央电影管理局成立,袁牧之出任局长,继续殚精竭虑地为百废待兴的电影事业“开荒拓土”。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孜孜不倦地创作一部具有创新意义的电影作品《小小环球》,遗憾的是最终未能完成。

  今天,我们之所以怀念一代电影大师袁牧之,正是希望文艺创作可以更深地扎根时代、更广地观照生活,去建立文艺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廖君琳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