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网络平台上,与读书相关的笔记、帖文数量激增,不少读书博主因此迅速走红,吸引了大批忠实拥趸跟着买书、读书。
然而,与之相伴而生的争议也多。有的博主为了提高笔记、视频的曝光率,随意滥用“看一眼就沦陷”“人生必读”等浮夸标题,以此博取流量;还有的博主为了赚快钱,忽视书籍内涵,内容千篇一律、乏味空洞,分享的作品沦为“流水线式”产品。
读书,本是一件赏心悦事。可是当读书变得不再纯粹,水平良莠不齐的读书博主开始充斥网络,我们应该警醒:勿让“读书”变了味。
一
在快节奏、碎片化的当下,读书博主的出现顺应了现代人阅读的需求偏好。他们以“诠释书籍”与“推荐佳作”的方式,将个人的阅读感悟与心得娓娓道来,并借助互联网的东风,不断放大阅读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缓解“名著恐惧症”。不少世界名著、文学经典作品往往有一定阅读门槛,让人望而却步。有时看了一半就放弃,有时硬着头皮看完,却依旧无法完全理解其中深意。这时读书博主就发挥了作用。他们将原本深奥的内容简单化、生僻的语言通俗化,比如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解《论语》,把孔子及弟子的言行举止融入到日常小故事中,让经典从“晦涩难懂”变得“明白如话”。
让阅读更加“轻量化”。阅读需要静心、耐心,但快节奏的工作、高压力的生活、被切割的时间,让人们的注意力变得越来越难以集中。相较于传统阅读方式,一些读书博主将“大部头”书籍浓缩成几百字的笔记、几分钟的视频,让读者在短时间内就能领略到一本书的核心和精彩片段。比如,曾有博主建构了《百年孤独》的图谱,让书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时间线清晰了然。有网友评论,如果是自己读,可能“光记人名就要好久”。
赋予作品多元解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些读书博主结合自身专业背景、人生成长经历等,对作品进行创新解读,通过展现作品的多重面貌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像有博主分享《红楼梦》时,通过服饰、礼仪、饮食等还原清代贵族的生活场景,让读者在读书之余还能学习历史知识。
二
算法无孔不入,受众更容易因被“种草”而下单。不少网友表示,在看了读书博主的推荐后更加有意愿去购买图书。有短视频平台的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里,时长大于等于5分钟的读书类视频有1143.43万个,收藏量3.91亿次。
巨大“吸金”效应之下,也有读者感慨,“荐书成为了赚钱的门道”“读书博主分享书单的目的并不纯粹”。是什么原因让读者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趋利主义“诱惑不止”。互联网时代,收益有时能与流量“画等号”。当读书博主进驻各大社交媒体之后,量化的数据便成了无法忽视的结果之一。有些博主在积累了一定粉丝量以后,出于获得更多曝光、吸引更多粉丝的心态,便开始大肆“割韭菜”,导致阅读不再只为“分享”,更多则是为了“变现”。比如,从前花尽心思研读书籍内容、核心思想,而今费尽心机蹭上热门议题、炒作争议话题;分享内容粗制滥造,三句话不离“卖书带货”,把“读书”当作了一门“生意”。
市场竞争“反向倒推”。部分博主认为,在快餐式阅读盛行的大趋势下,认真创作、干货满满、需要静心阅读的内容无人问津,掏心掏肺的感言也无人体会,于是采取更激进的“策略”,盲目追求形式上的“精心”、内容上的“直给”,却忽略了内容上的“真心”。事实上,那些靠标题党、噱头、“快餐式”生产博取眼球的,往往会被受众识破“套路”、心生厌倦而无情弃之。
专业素养“囊空如洗”。在某社交软件上,“怎么做一个月入过万的读书博主”等笔记,传递出“读书可变现”的诱人信息,不少“门外汉”也纷纷加入“战场”,试图“分一杯羹”。比如有些博主是毫无经验的新手小白,“水内容”、拼贴书评、照搬文案;有些博主是平台“喂养”的量产化博主,精通运营思维,分享读书不再需要专业知识,也不需要从业经验,用统一的话术和模板包装,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一条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读书博主也是一份工作。我们不能要求读书博主纯粹为爱发电,自始至终地免费为读者分享干货。通过推出付费课程、读书社群、直播教学等获取正当收益,可以理解,也再正常不过。但我们介意的是,少数读书博主一门心思追求收益,随意把读者当“韭菜”来割,为了赚快钱不择手段,推荐一些没有营养的书籍,甚至欺骗读者。这样一来,读书便容易沦为“渎书”。
三
如何让阅读回归阅读本身,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处理好三对关系很重要。
专业与初心。在界定何为优秀的读书博主时,“热爱阅读与分享”始终占据C位。作为互联网的产物,读书博主天然地会被置于网络环境中,受到由阅读量、点击量、浏览量等组成的评价体系的影响。面对流量与利益的诱惑,该如何稳住“内核”、保持高质量输出是核心所在。
要想成为真正让读者信赖的“荐书师”,唯有沉下心来,时刻提醒自己为何开始阅读分享、想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和价值。只有保持对书籍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不断丰富阅读和知识储备,才能用深邃的思考、独到的见解、新颖的视角打动人。
反思与互动。许多博主在“信息茧房”与平台算法构建的“流量陷阱”中苦苦挣扎,但事实上,如何与读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才是博主们应该继续探索的“引擎”。能否给读者“种草”,在于“有没有领会到读者想要什么”“是不是长在读者审美点上”。博主们不妨在评论区或直播中多与读者互动,少点“我认为”、多点“你需要”,连接起与读者的“信任”关系,带给不同读者群体更多“私人订制”般的服务。
读书与荐书。读书博主不仅在新媒体时代重燃大众的阅读热情,还影响了现有的图书推广模式。一些出版方为提高书籍曝光量,选择与博主合作推广。但笔记复制粘贴,同一本书的相同推荐文案被频繁刷到,内容“换汤不换药”,不利于荐书的同时更带偏风气,影响爱读书的社会良好氛围养成。
一本好书值得被反复咀嚼、用心推荐,但切忌“病急乱投医”。出版方在选择合作博主时应更多考虑博主的“硬实力”,比如是否真正懂书、爱书,是否能够独立选取角度、产出原创内容等。只有多一些良性的合作,才能让读书和荐书合二为一,实现博主、出版方和读者的“多方奔赴”。
在未来,读书博主的发展趋势必然会逐步转向深耕细作、追求精致与专业化。我们乐见并期待更多人在读书博主的影响下捧起书本、遨游书海,探寻书中真正的“颜如玉”“黄金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