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斑马线前礼让的五个误区

字体:
—2024—
10/23
15:04:49
2024-10-23 15:04:49 来源:浙江宣传

  “交错在马路上的钢琴键,微笑是彼此的语言,让爱留在斑马线……”一首《爱在斑马线》,唱“活”了斑马线,也道出了斑马线上的礼让与温情。

  在浙江的斑马线前,车辆礼让行人,早已深入人心。有人说,斑马线是行人和车辆的“生命线”,礼让斑马线就是礼待生命。也有司机提出,有时候拿捏不好礼让规则让人很头疼,偶尔遇上“无礼”的行人,还要莫名“背锅”,感觉很憋屈。

  的确,在日常出行中,斑马线上也暴露出不少礼让误区,不仅影响了行车安全,还可能让文明礼让斑马线这件温暖的事变了味儿。

图片

  图源:“滨江发布”微信公众号

  误区一:礼让是机动车的专属

  俗话说,让礼一寸,得礼一尺。“礼让”一词的网络词条解释为“守礼仪,懂得谦让”,无论是斑马线前的车,还是斑马线上的人,都应自觉遵守公序良俗,守住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尊重,这是任何时候、任何一方都不该突破的底线。

  然而,在当前的社会舆论环境中,各地倡导的多是“文明行车从我做起”,听到更多的是“礼让行人”,“车让人”的重要性被反复强调,但对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却较少曝光。

  久而久之,不少人将文明礼让斑马线视为行人的“特权通行证”,认为礼让就是“车让”,甚至走上了斑马线就仿佛走进了“自家后花园”,可以旁若无人、悠游自在。

  实际上,斑马线上的“文明”是对行人与司机的“双向要求”。“让行”,绝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无底线忍让,也不是一方的有恃无恐和另一方的谨小慎微。只有车让人、人快走,司机与行人良性互动,将“有礼”与“有理”作为共识,才能真正“让”出城市文明的风景线。

图片

  不久前,杭州萧山开展“献礼国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赞礼让”活动 图源:“文明萧山”微信公众号

  误区二:谁弱谁有理

  机动车与行人,同为道路交通的主体。但比起机动车,行人一般会被默认处于“弱势”地位,从而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然而,有些行人产生了一种观念——“谁弱谁有理”,在过马路时“任性”闯红灯、“只看手机不看路”,甚至“鬼探头式”随意横穿,让车主们苦不堪言。看似“强势”的车主,遇上无视规则的行人,常常也会“避无可避”,从而碰上“极易扣分”“复议取证难”“界定难”等问题,陷入“弱势”境地。

  弱势与强势并不是绝对的概念,它们是相对的,取决于具体的情境和条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谁弱谁有理”的错觉不该被纵容。厦门、宁波、嘉兴等地立法处罚“马路低头族”,温州为斑马线上的慢行者送上“慢羊羊”玩偶,还有的地方对行人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劝导教育,唤醒斑马线前的安全意识。

图片

  图源:“浙江公安”微信公众号

  误区三:斑马线多多益善

  不少人认为,斑马线是行人的安全线,理应设置得越多越好。可是,凡事过犹不及,斑马线设置过密,容易影响车辆通行效率。比如,有的地方在仅仅几百米的距离内,就连续设置多条斑马线,加上“礼让行人”的倡导,机动车不得不“几步一脚刹车”,以至于出现道路拥堵现象。

  实际上,关于斑马线的宽度、长度、间隔等设置都是有标准的。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明确,人行横道线(即斑马线)的设置间距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但路段上设置的人行横道线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大于150米。《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则更为具体,明确了不宜设置人行横道线的距离和情形。也就是说,设置斑马线不能随意为之,需讲究科学。

  如何兼顾破解“城市堵局”和守住“文明水位”,科学合理规划斑马线,已成为城市治理的一道新课题。

  当然,也有一些“解题思路”可以借鉴。比如,有的城市探索斑马线“微改造”,有的城市取消了部分可有可无的斑马线,有的城市在人流量大的路段设置对角线形、“Z”字形斑马线,或者升级增加按钮式信号灯、语音提示系统等,让出行的路变得更文明也更“聪明”。

  误区四:“车让人”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

  行车在路上,不少司机认为斑马线前“车让人”是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只要见到行人马上停就行。然而,有些驾驶员或出于对相关法律的不了解,或出于担心被处罚,习惯机械操作,斑马线前急刹式让行、干等式让行、互谦式让行、抢道式转弯等情况时有发生。

  比如,有些司机只顾“眼前的斑马线”,但在路口转弯时却只想“狭路相逢勇者胜”,忽略了避让正在过马路的行人;有些司机临近斑马线未减速,发现行人后才急踩刹车,导致车辆“避之不及”而冲入对向车道;还有些司机见斑马线一端有行人,但拿不准行人“过不过马路”从而进退两难“乱了阵脚”。

  事实上,礼让看似简单,却包含不少学问。车辆该礼让还是通行,概括起来就是看三个关键词:“身后”“另一侧”和“未到达”。

  比如,在绿灯情况下,行人安全通过后,其身后空出的车道,车辆可以通行;如果车辆在道路一侧,位于中心线另外一侧的行人进入斑马线,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车子可以继续通行;在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段,如果行人只是进入非机动车道斑马线,尚未到达机动车道斑马线,车辆可以直行通过。

图片

  长兴县一道路交叉口,智慧斑马线红色与绿色灯光交替闪烁 图源:“长兴发布”微信公众号

  误区五:礼让规则与通行效率不可兼得

  斑马线前的一脚刹车、一次挥手,让人安全感满满,也让人感受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与温暖。但有人或许会认为,效率和规则是相冲突的,很难两全,频繁“车让人”会加剧道路“梗阻”。于是,“不情不愿让行”“前车让行、后车催促”等情况也时有发生,无形中使礼让的效果打了折扣。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未必如此。经济学中有个理论叫“合成谬误”,是指分开看似乎是对的,但合在一起并不一定对。比如,车辆在过无信号灯斑马线时,有时候不礼让行人看起来比礼让通过速度更快,但当所有车辆通过这条斑马线时都不让行,行人可能会随意过马路,交通秩序就会变得杂乱无章,甚至引发交通事故,那道路的整体通行效率只会更低。

  当前,一些地方也在积极探索,努力兼顾礼让规则与通行效率。比如,增设过街天桥、地下通道,运用大数据智能管控交通流,组织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等,让斑马线前的规则与效率相辅相成、实现共赢。

  《论语·颜渊》里写道: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无论是“车马慢”的从前,还是讲求效率的当下,温良谦让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走出礼让误区,车让人,让出美丽风景;人快走,走出文明身影。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