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五张榜单,浙江均拔得头筹。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浙江实现了“大满贯”。
前三张榜单是前不久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浙江上榜企业数量分别有106家、109家和19家,均拿下上榜数量之最。还有两张榜单是9月底发布的中国“2024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榜单”和“2024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榜单”,浙江上榜数量也都是第一。
那么,透过这五张榜单,可以读出浙江经济的哪些信号?一路走来,浙江民营经济这张“金名片”何以越擦越亮?
杭温高铁是我国第二条民资控股建设的高速铁路,图为列车行驶在杭温高铁上 图源:潮新闻客户端
一
从这五张榜单中,我们看到了浙江经济的三大特点。
“量”“质”并行。先看体量,上榜的浙江民企总营收占全国500强民企的20%以上。其中,21家浙企成功迈入“千亿俱乐部”行列。此外,浙江共有2100多家企业进入上规模民企行列,数量居全国第一,成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后备力量。再看质量,产业结构转型正积蓄起浙江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浙江新兴服务业、文化产业等蓬勃发展。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持续加大的现实中,浙江制造业回稳向好,离不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结构调整带来的利好。
“新”“高”齐攀。当新质生产力澎湃而来,“新领域”“新产业”“高精尖”“高价值”持续涌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上榜浙企中,超50%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2023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6.3%。在发明专利方面,浙江同样表现亮眼。“2024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榜单”入围数量全国第一,特别是在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发明专利数量实现了迅速增长。比如万向集团在清洁能源、能源科技等领域积极探索,阿里巴巴持续聚焦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浙江企业以“高”制高,经济以“新”创新,不断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内”“外”共联。有人说,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的身影。许多浙江民营企业早已把目光投向全球,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比如上榜企业吉利近50%的营收来自海外市场,正泰集团的业务遍布全球超140个国家和地区,中南卡通出口动画片已经进入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播音系统,等等。在“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过程中,浙江民企不断增强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向国际价值链更高层次攀升,也提升了浙江经济、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竞争力。
全国经济要稳,经济大省需要真正挑起大梁。在浙江,截至2023年底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67.2%的生产总值,民营经济便是浙江“挑大梁”“稳大盘”至关重要的力量。
湖州市长兴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某公司,全自动机器人高速运转生产新能源汽车配件订单产品 图源:潮新闻客户端
二
浙江的“大满贯”是怎样炼成的?笔者认为,归根结底在于处理好了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之间的良性循环。
给企业卸“包袱”。想要把好的企业项目引进来、留下来、聚起来,特别需要好的环境和服务。浙江经济领域各相关部门常态化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省发改委今年就组织了30多场大大小小民营企业座谈会,建立健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一些座谈会开到了地市一级甚至企业厂区,嘉兴等地还专门组建了“管家团”,为企业上门服务。政府和企业面对面聊天、实打实听建议,把大家的需求搞清楚,实实在在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如今,民营企业办事程序越来越简化、效率越来越高,发展的信心和动力也越来越足。
为企业筑“防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稳定预期,弘扬企业家精神,安全是基本保障。企业安全应该如何实现?笔者认为离不开“法治”二字。早在2006年,浙江就出台了《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近年来先后出台了聚焦民营企业发展、中小微企业发展、公共数据、反不正当竞争等一系列营商环境领域的专项法规,以及《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这部综合性地方法规,坚决打破“玻璃门”“隐形门”“弹簧门”等市场竞争顽疾,将“公平竞争”不折不扣落地落实。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才能安心聚力谋发展。
帮企业做“升级”。企业要想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规范性与创新性的管理制度作为支撑。越来越多的浙江民营大企业在政府大力引导与支持之下,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此同时,一批新生代企业家陆续走到台前。对新生代企业家的关爱和培育,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改革开放的发展浪潮中,老一辈浙商凭借“四千精神”写下了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等经济传奇。如今,懂经营、善创新、敢担当的新生代企业家如后浪潮涌,有的为自家工厂进行数字化转型,有的在网上做起营销走年轻化路线,正在接过经济传承的“交接棒”,努力引领企业再上台阶。
在宁波某公司内,工作人员在装配机器人 图源:新华社
三
“大满贯”的成绩,展现了浙江民营经济的实力。然而,面对充满“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格局,浙江民营经济想要走出一条“确定”的上扬曲线,必须要进一步放大优势、深挖潜力。
比如,政策如何更给力?民营企业家能够充满信心,是他们脚步走得更快更稳的关键。对政府部门来说,尊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营造让企业大胆干、大胆闯的环境,是浙江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策就是信号,从三个“一号工程”的深入实施,到《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出台,近年来,一系列政策提振了浙江民营企业家的信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应契合当下的经济形势,不断发挥政策的“指挥棒”作用,保护民营企业的权益,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内驱力,在重点行业领域投资、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金华市金义新区某公司车间里,工作人员测试智能割草机器人 图源:新华社
比如,服务如何更精准?“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让民营企业家倍感温暖。如同亲朋好友之间的相处,远则疏,近则不逊,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需要亲而有度,“有事必应,无事不扰”。解决真问题、难问题,让企业平时安安稳稳发展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在关键时能找得到人,在政府与企业间构建不同层级的常态化沟通机制,让服务更有针对性,而不是一厢情愿的“为你好”。如杭州定期举行市委书记与企业家的早餐会,面对面倾听、回应企业家的诉求。
再如,企业如何更有闯劲?政策和服务固然是“阳光雨露”,但企业的发展和地位,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奋发作为,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闯出来。浙江是一个资源小省,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浙江民营企业生生闯出了一条发展之路。当前,一些浙江民营企业正处于新老交替之际,新生代浙商挑起重担,在面向世界的竞争格局中,更加需要敢闯敢拼敢干的精神,在披荆斩棘中练就强大的韧劲。
根扎得越深,树就会立得越稳,茎叶就会越强健,才有底气面对更强的风雨,迎接更大的挑战。以“四千精神”为底色,让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形成合力,浙江民营经济必将续写新的传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