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温州到巴黎有多远

字体:
—2024—
11/04
08:55:22
2024-11-04 08:55:22 来源:浙江宣传

  前不久,“听见中国”2024浙江文艺国际交流演出活动于法国巴黎、葡萄牙里斯本举行。如今,有数百万浙江人跨越山海,将枝枝蔓蔓延伸至欧洲。而其中之一便是温州人。温州与巴黎两地有着活跃而持久的民间交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超15万温州人生活在法国巴黎。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我们来聊聊,地理上相隔1万公里的巴黎塞纳河与瓯江“母亲河”,有着怎样的人文距离?它们之间有着哪些故事,又是如何实现“双向奔赴”的?

图片

温州风光 图源:“温州发布”微信公众号

  一

  在外的温州人将自己的足迹、事业以及生活的点点滴滴,不断延伸拓展,逐渐在巴黎的各个角落深深扎根、绽放光彩。那么,温州人是如何在法国站稳脚跟的呢?

  “三把刀”的蝶变。温州人大规模闯世界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出国圆“淘金梦”的温州人格外珍惜机会,也特别能吃苦,以菜刀、剃刀、剪刀“三把刀”起家,开中餐馆、理发店,也做服装箱包生意,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可能“创造奇迹”的机会。短短几年,不少原本两手空空的温州人变成了坐拥资产的老板。如今,第3区庙街、第11区伏尔泰街都温州味儿十足,就连奥贝维耶勒商城、美丽城等商业空间也都是含“温”量满满。

  “一张网”的形成。温州人擅长“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也善于广织“社交网”。海外温州人生存最珍贵的资源之一,就是族亲、朋友、同行等社会关系。有的以同族同乡为联结,他们就像温州老家的榕树,气根相连、枝干相托,形成族群竞合力。比如瓯海丽岙街道,3.6万的户籍人口,就有近一半生活在法国。有的以行业为纽带,主打抱团发展,把行业经济的网络越织越大。目前,海外温州人共创办了357个侨团。

  “一份温暖”的传递。本届巴黎奥运会的志愿者共有4.5万名,其中不乏来自温州的力量。成长在巴黎的邵爱伦,本就是在法华文媒体从业人员,却坚持参加“每七人中选一个”的竞争,只为以志愿者身份更深入地感受和参与巴黎奥运。刚毕业的温州00后姑娘,特意定制900多枚绘有大熊猫的徽章带去巴黎,向国际友人展示温州人的热情……海外温州人在打拼生活之余,也不忘尽个人所能回馈当地。不管是投身当地社会服务,还是在巴黎圣母院重建等特殊时期捐款筹款,抑或是义务提供中文教育,虽在他乡,仍投之以对故乡般的热忱。

  二

  多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与浪漫多元的法国文明,在各领域全方位的交流交融中不断孕育着新的文化表达。我们可以在温州与巴黎的“双向奔赴”中窥见一斑。

  比如,文学的双向互鉴。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赠送一批中文版法国小说,“书单”中有一本《红与黑》。而《红与黑》的中文首译者,就是温籍翻译家赵瑞蕻。事实上,在中法文学的交流互鉴中,还有不少温州元素。《小王子》译者之一的温籍学者黄荭,多年来致力于小王子IP的传播;由温籍旅法导演邵斯凡执导的《我的小王子》,是国内唯一入选“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的小剧场舞台剧。在《论语》《孙子兵法》等经典作品引起法国出版界关注的同时,中国读者正通过《红与黑》《小王子》等文学作品“解锁”法国。

  比如,民俗的双向赋能。巴黎奥运会开幕当天,13名法国人与5名华人共划一艘中国龙舟“闪现”塞纳河的画面,令人感到惊艳。从中国龙舟之乡走出去的温州人,不遗余力地将龙舟这项传统民俗推广到了世界各地,并在法国巴黎、西班牙巴塞罗那、意大利罗马、丹麦哥本哈根等地纷纷建立起海外龙舟基地。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法国龙舟委员会还主办了首届巴黎国际龙舟嘉年华,越来越多的“法国飞龙”“欧洲飞龙”正加入到传播龙舟文化的队伍中来。

  又如,艺术的双向交融。在中法建交55周年之际,两地曾携手举办“当巴黎遇上温州”系列活动,包括中法艺术家温州写生作品展、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理论研讨会等等。值此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跟着邮票去中国——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展览在法国巴黎卢浮宫邮局拉开帷幕,承载着温州改革开放印记的私家园林“红欣花园”,登上法国邮票公开发行。本月初,瓯剧《张协状元》还将登场第九届巴黎中国戏曲节,为法国观众带去“南戏故里”的声音。

图片

巴黎奥运会期间,巴黎市中心附近某条华人街上,永嘉华侨开的餐馆迎来各地食客,永嘉麦饼颇受欢迎 图源:“永嘉发布”微信公众号

  三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始终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如何更好成就这项跨文化的“双向奔赴”,笔者有几点看法:

  走出去,也要融进去。如果说温州人过去的创业是“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那么海外温州人则是“白天讨生活、晚上学语言”。从初来乍到的语言不通、举步维艰,到街头巷尾开满温州人经营的商铺、飘出麦饼香的中餐厅,这股坚韧与坚持的品质,其价值内核与“一点又一点,小鸟筑成巢”的法国谚语亦是相通的。海外华人既是“行走的符号”,也是“流动的文化载体”,正是在这“一粥一饭、一言一行”的交流中,在一次次碰撞与适应中,他们融入了当地生活,而原本陌生的他乡也亲切地接纳了他们。

  走出去,也要善表达。在中法交流活动中,华人媒体曾经是一个空白领域,大家一直苦于没有华人群体的发声渠道与传播阵地。温籍侨商陈世明在深入调研后决定进军传媒业,在2015年开播了法国首家“全频道24小时电视台”华人卫视,也就是法国华人卫视的前身。此后,早已风靡大江南北的《温州一家人》电视剧经法语译配后在该平台上线,一经播出,引发强烈反响。与此同时,在温州实体化运作海外传播中心和海外传播基地的基础上,一个个文旅交流中心也在巴黎、罗马、普拉托等城市落地,于“借船出海”中拓展阵地,中国故事通过文旅宣传更加动人和精彩。

  走出去,也要常回来。作为“中法文化之春——中法建交60周年特别呈现”项目,上海罗丹艺术文化发展中心的开馆大展于今年9月正式揭开帷幕,这个展馆正是由温籍旅法艺术品收藏家吴静耗时8年筹备而成。在民间,还有许多像吴静一样的中法文化交流使者,比如,温籍侨领、法国法华工商联合会会长戴安友受聘为首批“温州园博会国际招展(招商)大使”,积极对接海外资源,为第十五届中国(温州)国际园林博览会注入更多国际化元素。在文化搭台的基础上,一批出生、成长在欧洲的新温商、新浙商,也正通过招引外资、回乡创业等方式回馈桑梓,支持家乡的发展。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书法可与西方抽象画彼此呼应、中国茶可与法国甜点组成新式CP、古琴亦可与圆号无缝协奏……走过一甲子的“山海友邻”,跨越制度、语言等差异,正托举着中法文化“两只蝴蝶”越飞越高。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