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店‘避雷’,来了就后悔”“xx城市‘避雷’的十大景点”“听劝,买xx时一定要避雷”……在社交平台“冲浪”时,我们常能看到各式各样的“避雷帖”。
如今,不论是美食、旅游、美妆等日常消费,还是志愿填报、就业求职等人生大事,许多人习惯先上网刷刷网友评价,看是否有需要“避雷”的地方。
有人称赞“避雷帖”是“消费风向标”,也有人提出其“情绪多于有用信息”等质疑。“避雷帖”是否真能“避雷”,我们又该怎样看待“避雷帖”?
一
耸人听闻的标题,配上带有“避雷”“避坑”“不推荐”“被骗了”等字样的抢眼题图,点开一看还有“踩坑”经历和各种趣味表情包……相信很多人对这样的“避雷帖”都不感到陌生。“避雷帖”的模板格式看似雷同,实则有不同类型。
分享故事经历型。一些博主现身说法,义愤填膺地叙述自己亲身“踩雷”的过程,揭露和批判碰到的一系列“骚操作”,如“这城市刚去过,我建议xxx”“大家快‘避雷’这类朋友”“这样的做法太让人愤怒了”等。在这类帖子中,博主常作为“主讲人”,绘声绘色、事无巨细地分享自己“一把辛酸泪”的“踩雷”故事,而一些网友作为“吃瓜群众”,一边前排围观,一边“捧哏”帮着谴责,时不时补充自己的相似遭遇。
爆料内幕黑料型。有的博主自称有长期“踩坑”经历,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分析各种现象、总结经验教训,不输出情绪、只提出忠告,如“去了xx8次,必须曝光的各种大坑”“x城市‘避雷’工作,都是实打实去过的”。也有博主自称是具有多年相关工作经验的业内人士,甘当“正义的化身”来起底行业内幕和“潜规则”,头头是道提出各类建议,如“不能买、不要买,眼镜店员工忠告”“得罪同行,x地旅游团真实内幕”等。
提供红黑榜单型。有的博主将打卡或上当过的商家名称发布在帖子里,常见的有“考研培训机构‘避雷’”“x地写真推荐/‘避雷’”“遇到这种公司千万不要去,能救一个是一个”等帖子。一个人的“踩坑”经历有限,秉持着“众人拾柴”“专业全面”的原则,有的“避雷”博主还化身“投诉信箱”“知心姐姐”,把身边案例、网友投稿、专家建议等搜集起来,汇集成“避雷帖”的红黑榜,如“xx找工作‘避雷’名单第x期”“xxx不建议报考的院校黑名单”等。
二
和风靡一时的“种草帖”一样,近年来,“避雷帖”也已成为社交平台新的流量密码。然而,“避雷帖”也面临着许多争议。
一方面,真情实感、言简意赅、信息丰富的“避雷帖”的确实用。
随着新科技、新产品、新概念不断迭代更新,我们生活的场景越来越丰富、选择的天地越来越广阔、自身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去陌生城市旅行、在外地求职租房、参加各种考试等也成为常态。面对林林总总的选择,人们容易感到“乱花渐欲迷人眼”,希望能有人指点迷津。这时,现成的“避雷帖”就如同一个个警示标识,指引我们躲避前方的“雷区”,找到适合自己的“性价比”之选。
此外,“避雷帖”一定程度上隔绝了消费主义话术的噪声。在网络空间,从厂商到主播再到KOL,不少是基于消费主义立场的言论。不论是“Amazing”的赞叹,还是“平均算下来每天不到x元钱”的诱惑,抑或是“xx人福音”的“种草”,商家看似关心我们的体验和感受,其实很多时候是为了鼓动消费。“避雷帖”用“不要买”“不要去”的鲜明劝诫削弱了消费冲动,也让部分上头的网友重归理智,守住钱包。
然而,另一方面,“避雷帖”里也不乏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信息,有时用来“避雷”的帖子本身反而成了“大雷”。
比如,有的博主观点偏激甚至无理取闹,把一些个人特殊的感受视为应该人皆有之的“雷点”,将“我不喜欢”和“要‘避雷’”画上等号;有的博主表面是分享“避雷”经验,实则出于牟利目的,明里暗里拉踩同行、推销产品,从而实现流量变现。
三
在五花八门的“避雷帖”中,有人悲伤难过,有人愤怒不已;有人放肆发泄,有人理智告诫;有人毅然揭底,也有人浑水摸鱼。要想不被这些帖子牵着鼻子走,就很有必要练成“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功夫。
理性跟帖,不当“键盘侠”。“避雷帖”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个人情绪,真性情是“避雷帖”的魅力之一。但有的帖子也有卖惨、夸大、断章取义的嫌疑;还有一些帖子可谓拿着放大镜找缺点,“动不动就‘挂人’”“稍不顺心就‘避雷’”,不仅会误导网民,也可能让商家遭受无妄之灾。
刷“避雷帖”,理性和平常心很重要,一旦为戾气所裹挟,带着不理智的情绪宣泄跟帖,甚至扩展到地域黑、行业黑,就可能“避雷”不成,反而陷入网络暴力的漩涡,成为“导致雪崩的一朵雪花”。
擦亮眼睛,识别“营销号”。“避雷”与“种草”看似天壤之别,其实只有一线之隔。“避雷营销”已是许多商家的新赛道,如在一些标榜“亲身经历”“避坑攻略”“x大雷点不注意就晚了”的“避雷帖”中,有的名为“避雷”实为带货、有的假爆料真拉踩、有的贩卖焦虑借机卖课。如果不加以甄别,那么结果不仅没能“避雷”,反而容易进入“越‘避雷’越要买”的怪圈。
这个时候,有主见、坚守底线就很重要。要想清楚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能理性筛选有效信息,根据实际情况精准“避雷”。
兼听则明,不做“跟风党”。漫游在网络世界,一味“种草”不可取,老是顶着“避雷针”也并不高明。“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消费者都有不同的需求和喜好,“被避雷”并不一定意味着不值得或不好,“彼之蜜糖,我之砒霜”,反之亦然。
要想获得更全面客观的信息,让网络资源充分为自己所用,在刷“避雷帖”的同时,不妨从更多渠道获取信息,如出门旅游前看看当地官方媒体推荐的攻略,报培训班前多问问身边的老师同学,装修前多跑几家装修公司、建材城等,保持一份多听、多看、多思考的清醒。
“避雷帖”虽然红极一时,但若只是没有感情的套路和一阵风似的热闹,终究难以长久。如何让“避雷帖”真正发挥“避雷”的效果,让生活中多一些可靠可信的建议,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