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祛魅”一词在社交平台上持续引发热议。“看完玫瑰的故事对精英男祛魅了”“出国之后对奢侈品祛魅了”……还有人说,巴黎奥运会赛场上,中国队无所畏惧,创造了历史、击破了偏见,也可以说是对“祛魅”的最好诠释。
随着很多人将“祛魅”视为成长的蜕变、成事的法则,不禁要问,“魅”的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祛除?
一
“祛魅”一词源自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的“世界的祛魅”,指消解神秘性、神圣性和魅惑力。
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受限,对诸如干旱、暴雨、地震等自然现象难以理解,也难以控制,有时候只能用迷信来解释。比如,日食是天狗吞噬太阳,地震是龙王被激怒。而如今,“魅”则多被用来描述对人、事、物的滤镜、光环。
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购物时因明星、网红的安利而“激情下单”,买回来才发现不适合自己;“网上冲浪”时看见别人展示着精彩人生,顿觉自己的生活庸常、无趣;还时常为身边那些优秀的人自动加上一层滤镜,只敢远远地仰望……当滤镜褪去,才发现所谓的“魅”,可能只是因盲目而失去理性,或被刻意呈现的“假面”一叶障目,或因以偏概全而产生认知偏差。
除了为人所“魅”,还有的人为事所“魅”。比如高考前彻夜难寐、刚入职时畏手畏脚、上台发言手心冒汗……人们总是把自己没经历过或者看重的事情想象得无比困难,还没开始就怕这怕那,质疑自己的能力,脑海里盘旋着“我做不到”“失败了怎么办”等想法,不敢迈出步子。因为未知所以恐惧,因为不够自信所以高估困难,从而导致习得性无助,容易丧失动力和信心,最后真的把事情办砸了。
为物所“魅”时,人们往往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盲目追逐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或是越缺少什么就越渴望得到什么,结果希冀逐渐演变成了执念,陷入泥淖无法自拔。比如,有人被大牌奢侈品“绑架”,以为它们能给自己带来“身份”“面子”;也有人被“高薪”迷了眼,失去理性判断,甚至掉入不法组织的陷阱;还有人过度执着于高学历、名校情结,把自己困在了一次次复读、考研周期中……
二
合理地“祛魅”,有助于培养平和的心态,减少不必要的内耗。然而,在生活中,有些人容易走入另一个极端,陷入过度“祛魅”、歪曲“祛魅”等误区。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人以为“祛魅”就是一味贬低。不管是对人对事还是对物,既然存在“魅”,说明其本身可能有独特的价值所在。所谓“祛魅”指的是关掉那些不必要的滤镜、打破那些不真实的光环,看清实质,而非因为想“祛魅”就将其贬低得一无是处。譬如,一些人面对身处高位者时,容易感到自卑,此时要祛的“魅”应该是地位带来的虚幻的光环,而非不合常理地找问题贬低对方。同样,那些为人所看重的职业、学历,一定也是优缺点并存的,既不过度放大优点,也不贬低其真实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祛魅”。
有人认为“祛魅”就不能崇尚强者。这同样是走入了“祛魅”的误区。榜样的力量、强者的事迹,影响了一代代人的成长,也对国家发展、民族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因仰望科学家而成为科学家,因追随冠军而成为冠军,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孜孜不倦的学术人、兢兢业业的企业家、爱国为民的开拓者,他们都是真正的“脊梁”。崇尚并追随他们,应透过他们的成就看到其奋斗和付出,再将这份动力转化为自身成长的养分,因其强大而自我勉励,而不是因其强大而畏难怯懦。
有人把“祛魅”作为“躺平”的借口。近段时间,社交平台上流行起“吗喽”“NPC”等自嘲式发言,有人认为,“人人都在犯错,我也不用努力了”“再努力也只是一颗小螺丝钉”。究其原因,是人们在压力下,不自觉地陷入与他人比较的漩涡,从而产生心理落差,开始自我怀疑、自我贬低,这份认同无法从他人身上获求,便只能通过自嘲或躺平实现自洽。但“祛魅”并不是自认为“众人皆醉我独醒”地选择摆烂或躺平,而是不被生活压力所“绑架”,也不被他人评价或世俗标准所左右。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三
在笔者看来,所谓“祛魅”,其实是一个如何看待他人、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命题。
“祛魅”祛的究竟是什么?可能是还未尝试就自认会失败的“心中虎”,是尚未了解就先美化他人的“哈哈镜”。而这些所谓的畏惧与光环,其实大多都是基于未曾经历之前的想象。未曾触达时,小小的坡坎也会被想象成无法逾越的高山;寻常的他人,也会被想象成光芒四射的星辰。而若要“祛魅”,可以从想象转为体验、从虚幻走向真实,去经历、去感受、去打破滤镜、去重建认知。只有切切实实地经历过,你才会明白,原来畏惧往往源于未知,而那个曾以为高不可攀的人,很可能是你的想象织就了他身披的霞光。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为周边的人和事加上滤镜和光环,恰恰是因为我们忽略并背离了实际情况,作出的判断总是围绕着“真实”的基准线上下波动。就像一句俗语所说“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依据事实来做出判断,“祛魅”也许就顺理成章了。
从盲目“慕强”到理性“祛魅”,这是一种观念上逐渐“不为外物所扰”、行动上逐渐“见贤思齐焉”的成长。随着社会阅历的丰富、自身能力的提高,我们和曾经仰望的人之间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小,而那些曾以为艰难无比的挑战也可以渐成寻常,你会发现有些人和事“也不过如此”,或是“他很好,但我也不差”。从“遥不可及”到“置身其中”,从“仰望”到“平视”,是日积月累、聚沙成塔的成长,一步步促成了“祛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祛魅”其实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否定他人身上虚幻的滤镜,再否定那个怯懦不前的自己。
“祛魅”,“祛”的应该是对人的滤镜、对事的畏惧、对物的执念。愿我们都能戳破虚幻的泡沫,看清生活的本质,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