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往往把不想处理、不愿处理、不会处理的事儿,都称作“麻烦”。麻烦麻烦,一团乱麻,让人心烦。
许多人都对各类“麻烦人”“麻烦事”避之唯恐不及,最后却发现,越是怕麻烦,麻烦就越多;反之,越不怕麻烦,麻烦反而不敢“造次”。
现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艰巨繁重。麻烦时常有,正确看待和处理麻烦就显得尤为重要。
图源:视觉中国
一
怕麻烦的背后有种种现实考量。
麻烦通常意味着工作量增加。既然是麻烦,就不是轻而易举能解决的问题,有的是推进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实际困难,有的是点多、面广、线长的任务,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不管哪种情况,都意味着工作量的大幅增加。比如,落实各项改革举措,时间紧、任务重,就是让不少人犯怵的“麻烦事”。
麻烦有时意味着关系复杂。有些麻烦事未必是浩大的工程,有的甚至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往往和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有的背后还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干好了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政绩”,干不好却要得罪人。比如,基层工作中处理邻里纠纷、群众矛盾等,十分琐碎,牵涉面大,也是较为典型的“麻烦事”。
麻烦往往意味着不在舒适区。对干部个人而言,有时候我们面对难以胜任的工作会产生抗拒心理,本能地将其称为“麻烦”。客观来说,有的工作确实比较复杂,需要较强的综合能力才能完成,但也有一部分工作本身并不难,只是因为不在我们的能力舒适区,所以也成了“麻烦”。
还有一些人,将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社会团体正常的监督、不同的意见、合理的建议都视为麻烦,其实也是一种对舒适区的依赖,更是对手中权力的误解。
图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二
有麻烦是工作常态,然而现实中,因为怕麻烦而采取不当应对方法的案例并不少见。
比如,“推”字诀。把麻烦当成“烫手的山芋”,使尽浑身解数往外推,“不在本部门职责范围内”“这个事情不是我负责的”成为推脱的理由。要知道,很多麻烦事本身就关乎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你推我推,最后麻烦事成了没人管的事。看似把麻烦推出去了,实际却推远了干群关系,推出了新的矛盾问题。
又如,“拖”字决。遇到麻烦,想尽一切办法能拖则拖,从今天拖到明天,从这一任拖到下一任。殊不知麻烦是拖不过去的,结果就是问题越拖越多,麻烦越拖越大,最终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给事业发展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复盘一些重大事故,会发现其实问题隐患早就存在,只是一直拖着没解决,最终小问题变成大问题,小矛盾引发大冲突。平心而论,有些限于一时一地的条件无法解决的复杂事项,确实需要时间来处理,但也要及时跟进,或是向上争取政策和支持,及早推动事情解决。
再如,“躲”字诀。对麻烦,有的人选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要么“绕着走”,要么“抄近道”,对一些自认为小概率的风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例如,有的工程项目启动前,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公示,看似躲过了被提不同意见的“麻烦”,实际却后患无穷;有的为了图省事、少麻烦,审核把关不严格不规范,最终酿成大事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物发展具有连续性,大麻烦往往都是从小问题累积发展起来的。事实证明,越是躲着麻烦,麻烦越是如影随形,甚至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后难以收场。
图源:视觉中国
三
不想做一件事,好说歹说都是借口;想做成一件事,千方百计都是办法。
以积极的心态看待麻烦。面对麻烦事,一个干部是什么样的态度,就能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总是以回避、消极的心态来看待麻烦,就会觉得时时有麻烦、处处是麻烦。反之,把麻烦作为发现问题的契机和工作提升的突破口,透过表面的麻烦去发现深层次的矛盾问题,理顺千头万绪的关系,沉下心来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麻烦不仅不烦,反而有助于推动工作。
现在,我们开展的许多工作既没有先例可循,还会面临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麻烦总是躲不过的,解决一个麻烦,还会有新的麻烦,不仅不能怕麻烦,还要勇于通过“自找麻烦”来赢得主动。
以充分的准备应对麻烦。很多问题的发生和严重后果的造成,往往是因为缺乏预判,或者是对风险隐患置若罔闻,没有进行充足的准备。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客观上来说,麻烦靠躲是躲不过去的,做最坏的打算,进行最充分的准备,那样即使麻烦来了,也不会措手不及、慌慌张张。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防台工作做到“四个宁可”。这就是典型的不怕麻烦,将准备工作做到极致,尽最大努力减少台风带来的人员伤亡。现在的很多麻烦,同样需要做好应对准备。比如,应对处置舆情,害怕没有用,焦虑没有用,关键是建立完备的监测预警工作体系,第一时间发现风险隐患,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
以足够的能力来解决麻烦。“打铁还需自身硬”,练就一身硬核本领,才能从容应对各种问题挑战,很多麻烦也就迎刃而解了。比如,要提高见微知著的“洞察能力”,尽早识别麻烦;提高应对复杂情况的“综合能力”,及时解决麻烦;提高举一反三的“复盘能力”,避免麻烦一再重演;提高新兴技术的“驾驭能力”,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不怕麻烦才能有良政。”对党员干部来说,手中的权力来自于民,更要用之于民,本身就要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各种麻烦事。不怕麻烦体现的是一种想干事的使命、要干事的责任、敢干事的担当。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畏难迟疑,处处都是麻烦;迎难而上,麻烦就是机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