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这个夏天很“燃”,不仅因为气温,更因为一把名为“浙BA”的“篮球火”。这团火焰,从城市到乡村,从球场到街巷,席卷了之江大地。
回望此前结束的地区预选赛,22天、250场鏖战、超77.8万的现场观众……这些数字背后,是人们捍卫家乡荣耀的热情,是不同于专业球员、球星的草根,也是无数被点燃的梦想与被唤醒的乡愁。
那么,一场草根比赛为何能引爆如此热潮?答案很简单,因为“浙BA”,不只是一场比赛。
一、不只球员,为家乡拼搏的你我他皆是英雄
“浙BA”刚推出时,有人觉得“普通人打的比赛有什么可看的”。但随着赛程推进,“质疑”与“无感”转向了“理解”与“惊叹”。
很多人其实并不懂篮球,但在观赛时还是会不自觉地被现场的欢呼声所带动,被一条大黄鱼、一包山菌干货所承载的家乡情所触动,被“不到最后一刻不停止拼搏”的体育精神所感动……可见,“浙BA”的魅力不止于竞技,更在于凝聚人心。
球员当然是主角,通过这个“低门槛、高规格”的平台,“浙BA”让平凡的篮球爱好者有机会成为家乡的英雄。比如,嘉兴赛区的“酱鸭王子”潘承恺带领团队豪取三连胜,成为很多人心中的“明星”;宁波赛区的“高龄新秀”赵奎强贡献关键抢断,收获山呼海啸般的喝彩。
聚光灯同样照亮了那些幕后英雄。激情饱满的解说、挥舞的鼓槌、热血的呐喊、用心的表演、赛后细致的清理……球场之外,观众、志愿者等共同拼贴了这出传奇,而正是这种“与我息息相关”的参与感,激发出一方民众的乡土认同感与群体凝聚力。
二、倾城“打Call”,较量不只在赛场,更在城市互动
如果说球场上的较量是40分钟的硬碰硬,那么“浙BA”的城市对决其实在开赛哨响前就已开始。不过,这股“火药味”非但不呛人,反而充满了幽默与温情,成为一场别开生面的城市形象大秀。
为了喊出更接地气、更有梗的助威声,各地纷纷于赛前征集队名、口号。首场揭幕战上,诸暨与柯桥就上演“相爱相杀”,“隔空喊话”比拼特色产业,“诸暨‘珍’行,柯桥‘布’行”“袜都战纺都,输了唱征服”。
杭州赛区的“口水战”将创意发挥到极致,临安球迷高喊“临安笋干煲,炖烂建德豆腐包”,西湖啦啦队则霸气回应“不必千年等一回,西湖出场谁怕谁”。这些看似“互怼”的口号,内里却是对家乡文化与物产的骄傲与自信。诚如网友所言:“打篮球、看篮球不一定专业,但推广家乡必须是专业的。”
可以说,“浙BA”的城市对话早已超越篮球本身,演变为一场全民参与、全城动员的“激情开麦”。
三、体育氛围,不止于热爱,已然是习惯
一位球友感慨:“‘浙BA’的后劲太大了,它把我那个曾因生活琐碎而放下的篮球梦,又给捡回来了!”
第一阶段的“浙BA”诞生了不少“绝杀逆袭”的名场面,赛场上的心跳与呐喊不仅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也在赛场外掀起了一波篮球热潮。许多地方的篮球场从午后到深夜持续爆满,一“位”难求。
浙江的体育热情为何能“一点就着”?关键在于群众体育氛围、全域文明程度。就拿篮球来说,5.5万多个篮球场地在浙江星罗棋布,为这份热情提供土壤。除此之外,浙江还分布着一个个“10分钟健身圈”,清晨公园里的太极拳、傍晚炫目灯光下的广场舞……热烈的氛围下,体育成为连接个体与城市的纽带。
一场赛事的热潮或许会褪去,但余温并不会消散,而是化为一种日常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四、看的不只是比赛,还有“浙”里的风景
“浙BA”带给人们的惊喜,除了赛时的激烈对抗,还有赛后动人的“浙”里风景。
一张小小的门票,撬动文旅消费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通过景区免票、消费特惠等福利政策,浙江各地成功将人们的体育激情化为文旅消费新动能。
开赛至今售出的近38万张门票,频繁上演着“一场赛事,两重精彩”的故事。在杭州,从球场出来,球迷们转身就登上了运河的夜游船,篮球馆的热闹未散,运河的桨声灯影已渐次点亮;在绍兴,看完球,乘一只摇橹船,咂一口老黄酒,品一品老绍兴的市井烟火;温州也联动雁荡山、楠溪江等景区,形成“一赛一游”模式,让球迷观赛后直通山水画卷……
票根激活的商机,正成为拉动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它不仅让球迷的快乐得以延续,也让浙江的风情在赛场外持续绽放。
五、不只胜负,更架起了文化桥梁
“浙BA”的赛场不只是赛场,更是鲜活的文化载体,是一次对浙江全域文化魅力最生动、最集中的展示。“浙BA”把浙江各地如珍珠般散落的文化元素都串联了起来,让其成为外界了解“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鲜活窗口。
赛场外,地方风物联合演绎了一台台舌尖上的文化秀。畲族的乌米饭清香四溢,富春江畔的炸鱼干金黄酥脆,桐庐的牛骨头热气升腾……各类美食色香味俱全,讲述着乡土故事。赛场上,冠军荣耀同时闪耀最亮眼的城市名片。比如,由东阳木雕与永康铜艺匠人联手打造的“双龙戏珠”奖杯、丽水赛区的青田石“冠军印”和龙泉青瓷奖牌,都让竞技体育染上了浓厚的人文色彩。
这把“篮球火”甚至还“燃”到了国外。土耳其籍主播苏黛通过海外社交媒体直播杭州决赛,向全球展示市集文创、丝绸赠礼等场景;黎巴嫩小哥李天明高喊“柯桥是我的第二家乡”,道出众多在浙外籍人士的心声……
从一场球赛到一个文化符号,再到一座交流桥梁,“浙BA”不仅打出了浙江县域经济社会的强劲活力,更探索出了一条体育与文化、旅游、经济深度融合的全民参与之路。
这几天,“浙BA”十一支地市联队正在加速集结中。期待浙江十一城能上演更精彩的较量,也期待“浙BA”的赛场内外能上演更生动的故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