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年前的9月18日晚,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后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这就是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隐秘着太多黑暗的片段,留下太多痛苦的记忆,而在当年侵华日军的种种罪行中,有一个数字尤为刻骨铭心:731。
昨天,揭露侵华日军731部队暴行的电影《731》正式上映。这支以细菌战研究而臭名昭著的部队,如同刻在亿万同胞心头的一道伤痕,80多年后依然如幽灵般在游荡。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的当下,如何解决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理解这段历史,如何在铭记中抚慰这份民族集体记忆的伤痛。
一
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施行的细菌战是人类战争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给无数生命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也让整个世界见识到当时日本军队人性极端丑恶的一面。
在浙江衢州市区的罗汉井5号,有一幢两层的木结构小楼,那是衢州首批细菌战遇难者之一黄廖氏的故居。1998年,为纪念衢州细菌战遇难同胞和揭发日军罪证,这里建立了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
二战时期,日本公然违反国际法、践踏人类道德基本准则,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731部队以“防疫给水”为秘密掩护,在中国大地上编织起一张巨大的细菌部队网络,进行细菌武器研发和人体实验,将携带着鼠疫、霍乱、伤寒、炭疽等病菌的生物武器投入实战,给不明真相的无辜人们带来巨大伤害,犯下了“人间极罪”。
在当年731部队特设监狱里,日军将那些被迫接受人体实验的受害者辱称为“马路大”,视其为“扒了皮的木头”,并用冰冷的编号抹杀他们的姓名,暴露出其极端的反人类面目。日军细菌战,不止臭名昭著的满洲731部队,还包括华北军防疫给水部(1855部队)、华中军防疫给水部(1644部队)、华南军防疫给水部(8604部队),等等。
当源源不断的夺命细菌被运出日军的“死亡工厂”时,意味着更多的死神日夜游走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在这场浩劫中,生命遭到摧毁。在鲁西细菌战中,当地24个县两个月的死亡人数就达到42.75万人,多地沦为“无人区”。在浙江,从1939年到1945年,在宁波、衢州、丽水、义乌等地,日军投放鼠疫、霍乱、副伤寒、痢疾、白喉、炭疽等病菌。1942年5月,日军发动浙赣战役,实施细菌战,直接导致约6万人死亡。浙江,成为侵华日军细菌战的重灾区。
就像美国历史研究专家谢尔顿·H·哈里斯为其细菌战学术专著取名《死亡工厂》一样,这段泯灭人性的历史就是一座可怕的“死亡工厂”。这份罪恶也被伯力审判钉在了“反人类罪”的耻辱柱上。然而对反思这段历史的呐喊从未停歇,当约翰·拉贝在日记中写下“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时,也警醒着我们——历史绝不能因为亲历者的凋零而被篡改,也绝不能因时间的流逝而被漂白。
二
“我的伤口不愈合,历史就永远不能结痂。”追踪侵华日军细菌战真相20多年的资深媒体人南香红今年出版了非虚构著作《没有结束的细菌战》。书名里的“没有结束”,恰是对历史最犀利的叩问,是刺向历史虚无主义最尖锐的钢针。
这是不堪回首的个人之痛。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陈列馆里有一只皮箱,它的女主人原本再过半个月就将成为新娘,却在1941年的初春,殒命于日军投放的鼠疫。据统计,因充当日军731部队实验材料而死去的来自中国、苏联、朝鲜等国家的民众总数不少于3000人。日军用手术刀剖开孕妇的腹腔,把活人绑在零下30摄氏度的铁架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的被残酷地剥夺了活着的权利,有的在溃烂中忍受着生不如死的终生痛苦。这种肉体和心理的双重摧残,是对人类尊严的无情践踏。
这是不能忘却的时代之殇。从20世纪90年代起,陆续有细菌战受害者对日本政府发起了漫长的诉讼索赔,但都以败诉而告终。日本法院认定日军细菌战历史事实,但逃避战争责任的司法悖论,让每一位有良知者意难平。东京地方法院以“国家无答责”等为由驳回180名中国原告的诉求,本质上是对军国主义罪行的制度性赦免。这种无视历史真相而滥用司法豁免权,构成了对国际法公信力的根本性侵蚀。
这是无法抹去的文明之耻。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为掩盖罪证,731部队在离开中国前炸毁了实验室和监狱,屠杀了所有被关押的囚犯,并集中焚烧了尸体。而为了获取生物实验数据,美国则以豁免731部队战犯的战争责任为条件,向世界隐瞒731部队的滔天罪恶,从而换取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细菌实验、细菌战、毒气实验等方面的数据。日本政府还通过修改历史教科书等方式企图将这段历史从日本民众的记忆中抹去。
三
“一场战争结束,总得给民众留下舔伤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任由伤口开敞。”中国细菌战受害诉讼原告团团长王选说。侵华日军细菌战这段历史记忆不能被遗忘、不容被歪曲。认清真相、正视历史,对捍卫世界和平、维护公平正义依然具有警醒作用。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培养历史共识,是与伤痛和解的起点,而共识来自对历史事实的确认。尽管日本军国主义者为逃脱罪责、粉饰罪行,将细菌研究场所、文件资料甚至有关人员毁灭掩埋,妄图通过事后狡辩来歪曲事实、涂抹历史。但是,真相不会沉默更不会沉没,受害者有权利得到宽解和抚慰。以王选女士为代表的国内外正义之士,用无可辩驳的史料和证据,给企图把记忆带进坟墓就此翻篇的历史虚无主义者一记响亮的耳光。历史的真相不容丝毫扭曲,正视罪行、敬畏历史才是走向战后和解的必经之路。
“光明每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对战争真相的每一次还原,都推动着正义之火、文明之光向前照亮一步。我们还原细菌战历史记忆,沉痛悼念逝去的生命,不是为了灌输仇恨,而是为了唤起善良的人们对文明、和平的向往和坚守,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当今世界地区冲突和地缘政治紧张,战争的阴影一直在徘徊,我们要始终牢记“国虽安,忘战必危”的道理,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守护万家灯火的安宁。这才是我们对当年为维护人类自由、正义、和平而牺牲的英灵、对惨遭屠杀的无辜亡灵的最好告慰。
“只有正义的力量,才能捍卫和平”。谨守人类的良知和文明底线,从人性的角度反省战争,揭露战争的残酷性,否则就没有正义和公道可言。“时代楷模”万少华组建“细菌战烂脚病”医疗救助小组为“烂脚病”老人抚慰伤痛、延续这些活生生的“证据”;731部队的少年队队员清水英男站到台前,向全世界揭露当年的滔天罪行并亲自到侵华日军731部队旧址忏悔道歉;美国青年埃文·凯尔只为“做件正确的事”,不顾死亡威胁捐赠记录侵华日军罪证相册……更多的正义之士、国际友人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用一次次的呐喊,让历史的真相之书高高矗立在大地上,谁也无法轻蔑地撕毁或翻页。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