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说的是义乌。一部城市发展历史,折射改革开放的历史,说的还是义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这个靠改革起家的城市,迎来了怎样的机遇,又将有怎样的探索?记者专访全国人大代表、义乌市市长林毅。
记者:前两年走红的电视剧《鸡毛飞上天》,让义乌商人群体以及里面主人公原型、力推改革的义乌原县委书记谢高华重新走入大家视线。大家都说,以谢高华为代表的义乌干部以及他身后的义乌百姓们“身上都有着一股子劲”,您觉得,这股子劲主要是什么?现在的干部队伍当中,这股劲还强不强?
林毅:《鸡毛飞上天》讲的是义乌人的故事,更展示了义乌人的精神状态。改革开放40年,义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靠的正是义乌人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这股子劲。这股子劲,义乌百姓有,义乌的企业家有,在义乌的党员干部身上同样代代传承。
不管是谢高华书记,还是之后的历届党委政府,都敢闯敢试、敢为人先,以实干推进改革开放。我们将继续用好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记者:“小联合国”,是对义乌开放程度的形象概括。接下来,义乌将如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林毅:现在,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境外客商达55万人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商品出口到世界219个国家和地区。义乌已经形成了海、陆、空、铁、网、邮、义新欧、义甬舟等“新八路”的开放体系,是名副其实的“义乌码头”。接下来,我们将努力从4方面着手,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
一是建设“义新欧”大通道。“义新欧”中欧班列已累计开通9条线路,辐射34个国家。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把“义新欧”提升为贸易线、发展线;
二是建设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将义乌和宁波舟山港连接起来,对内辐射长江经济带,对外辐射“一带一路”,建立起“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格局;
三是大力发展进口市场。坚持“优进优出”,充分利用市场商品辐射至世界219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网络等贸易优势,大力培育进口市场;
四是全力打造各类对外开放平台。比如今年我们正在争取铁路口岸正式开放,开工建设二期;航空口岸争取开通对俄货运包机,拓展航空物流;筹建全牌照进口商品指定口岸等。
记者:您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必须“敢于革自己的命”,义乌在政府自身改革方面有什么举措和成果?接下来还将如何推进?
林毅:“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其核心要义是政府部门的职能转变和流程削减再造。
义乌把企业、百姓办事的堵点、痛点作为切入点,792项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中,773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其中172项“一次不用跑”。率先开展区域能评、区域环评、区域水保等改革,平均减少办事时间1个月以上。率先推出“取消复印机”、证照免费快递送达等举措,每天减少复印资料4500份。电子身份证、电子营业执照等实现应用。改革不仅让企业、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而且有效促进了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今年,义乌的目标很明确:削减、精简行政权力事项100项以上;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减少50%以上,网上办结实现率达到80%以上。
记者:近年来,义乌积极呼唤在外的义乌商人回乡创业,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投资结构,鼓励民间投资,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义乌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林毅:较长一个时期以来,工业是义乌的一块短板。近年来,义乌全市上下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提出了“奔跑招商”。
2016年至2017年,义乌共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1个,总投资达到2249亿元,这其中总投资在50亿元以上的项目就有15个,而且多集中在汽车装备、信息光电、现代物流等有高附加值的领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这是义乌这块创业热土的吸引力。我想,这也正是义乌发展的启示:要有“大好高新”的产业发展导向,努力将投资引向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也要打好“服务牌”,全心全意服务项目,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