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南矶湿地。浙江在线记者 张迪 摄
浙江在线2月8日讯(记者 袁艳 李攀 吕苏娟 张迪)万亩南荻、芦苇迎风摇曳,翻起滚滚金浪。
寒冬时节,地处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的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枯水期”。1月15日,记者来到南矶湿地,印象中“一湖清水”的鄱阳湖已是水落滩出、河湖交错。
沿途,偶遇一群来自异国的观鸟爱好者。“这是反嘴鹬,英国只观察到几百只,这里却随处可见,那是东方白鹳,珍稀程度堪比大熊猫。”望远镜里候鸟的一举一动,都让他们发出阵阵惊叹。
南矶湿地是赣江入鄱阳湖三角洲的前沿,也是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飞的重要节点,为全球近10多万只水鸟提供了中转站、繁殖地和越冬地。南矶乡是保护区内唯一的社区,全乡6000余人世代以渔业为生。在南矶,“人鸟争食”的矛盾曾一度非常尖锐。如今,记者在“候鸟天堂”看到的是一幅和平共生的和谐画卷。
南矶湿地的外国观鸟爱好者。浙江在线记者 张迪 摄
“你听,像小猫叫的是灰鹤,像娃娃哭的是天鹅。”53岁的老渔民陈海波有“闻声辨鸟”的本领。但搁在过去,鸟叫声听起来更像是“警报”——这群“不速之客”肆无忌惮抢食湖鱼。于是,回应鸟叫的是“噼噼啪啪”的鞭炮声。
南矶乡党委委员陈公道至今记得10年前的一个故事:两家企业想在湿地投资龙虾和肉牛养殖项目,年税收高达千万元。但南矶乡最终投出“否决票”。当年此事一度引发了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之间的现实之问。
人养鱼,鸟吃鱼,鸟要生存,人要发展,互不相让,“人鸟相争”的矛盾似乎是无解的博弈。
夕阳西下,湿地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胡斌华驱车带着我们去寻找答案。万亩白沙湖上,密密麻麻的白鹤、鸿雁、青头潜鸭轻啄水草,尽情在泥沼里享受美味,渔民们不捕捉也不驱赶。
态度的转变源于湿地保护区4年前进行的一次尝试,由政府拨款与渔民签订合作共管协议,并约法三章:在候鸟越冬季,不放水、不捕鱼、不干扰。“保护湿地和候鸟,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胡斌华认为,要让爱鸟护鸟成为全民的自发自觉行为,首先要找到生态和生存的平衡,让渔民从利益相关者变成生态保护事业的“合伙人”。
近年来,南昌市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在区域统筹发展中,充分考虑和补偿这些地区和群众的利益。
不久前,湿地保护区还组织专家对各子湖泊进行同步水鸟调查,根据水鸟种类和数量奖励渔民。“我的湖泊点到了东方白鹳290羽、白琵鹭1900羽,得到奖金27441元,这次我得到的奖金最多。”渔民黄盛生承包了6000多亩湖泊,每年都会报名参加“点鸟奖湖”活动,每年有数万元的额外收入。他没想到有一天能以这样的方式,和鸟儿共享一片水。
走出对立的困境,实现和平共处,南矶乡正迎来发展新机遇。藜蒿炒腊肉、鳜鱼煮粉、银鱼炒蛋……在南矶乡红卫村,农家乐女主人熊小凤张罗了一桌拿手好菜,招待远方来客。这个观鸟季,她一天最多接待四五百人,一年收入可达10多万元。她还自发组织巾帼护鸟宣传队,义务向游客宣传讲解爱鸟护鸟知识。
去年,湿地保护区观察到的鸟类也从5年前的200种增加到206种,全世界仅存的3000多只东方白鹳有一半在南矶湿地过冬。
“现在越来越多的渔民选择返乡创业,全乡有农家乐60多家,从业人员达到300多人。”陈公道说,去年来南矶湿地的游客突破20万人,渔民们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季节性就业。
“环境好了,鸟儿才会来,游客也就跟着来了。”熊小凤朴素的话语,道出的是十年之问的答案。
南矶湿地,群鸟翻飞。浙江在线记者 张迪 摄
【记者走笔】
好生态能当饭吃
穿过一片片芦苇地,遇见一群群飞鸟,我们来到千里湖光似掌平的鄱阳湖。
寒风萧瑟落叶飞,枯草一片雁南归。冬季,鄱阳湖南矶湿地保护区迎来“枯水期”,候鸟南归觅食,渔民休养生息,已成为鄱阳湖周边百姓眼中最寻常的存在。
但在多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光景。当时的渔民,为了生存竭泽而渔,大量候鸟无鱼可食。
如何破题?当地启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同时给予生态补偿。
但这样的路能否真正走得通,百姓最初心存问号。特别是南矶乡百姓,这个由300平方公里湿地和湖面组成的乡镇,坐落在鄱阳湖中心,只有一大一小两个岛,距离新建市区有72公里。每到丰水季节,湖水就会淹没该乡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村民只能坐船出村。这意味着,南矶乡百姓对渔业的依赖性很高。
但随着候鸟每年如期而至,观鸟者慕名前来,渔民摇身一变成了客栈老板、电商运营者。而曾经脏乱差的南矶乡,成了“湖中仙境”。他们心中的问号慢慢变成了感叹号——好生态的确能当饭吃。(吕苏娟)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报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