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改、重组、降杠杆并行,将释放新一波红利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一年一度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1月15日在北京召开,而此前多地国资委已陆续召开工作会议,亮出2017年“成绩单”、谋划2018年“施工图”。从已经公布的数据来看,作为国企改革落地见效年,2017年国企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取得重大实质突破,中央企业和多地省属国企收入、利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创五年最好水平。
按照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下一步国企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国企混改、重组、降杠杆三大主线将并行推进,新一波红利将激活释放。
“规模起来了,利润增加了,负债却稳步减小了。”四川省国资委主任徐进对于近五年尤其是2017年国企发展质量的明显改善深有感触。截至去年底,该省国有企业资产总额首次突破8万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5.6%,实现利润总额640亿元,同比增长43.5%。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6.93%,比2015年初下降4.47%,实现连续三年下降。
这并不是个例。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26008.1亿元,同比增长23.5%。《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辽宁、四川等多地省属国企收入和利润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广东、山东、北京等地同比增幅更是超过20%,而中央企业月度利润总额同比增幅始终保持在15%以上,创5年以来最好水平。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这一切靓丽成绩的取得,与改革红利逐渐释放不无关系。国务院国资委提供的一系列数字显示,2017年1-11月,中央企业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化解煤炭过剩产能2523万吨,提前完成全年去产能任务。
在供给侧改革大力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成效明显的同时,2017年国企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取得了重大实质突破。其中,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和31家省级国资委出资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工作已经完成,中央企业子企业层面功能界定与分类工作正在开展;中央企业集团层面公司制改制方案已全部批复完毕;各省级国资委出资企业改制面达到97%,浙江、辽宁等地省属国企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
作为本轮国企改革的突破口,混改更是掀起热潮,尤其是电力、石油、天然气、军工等重点领域迈出实质步伐。据了解,目前第三批31家混改试点名单已经确定,其中中央企业子企业10家,地方国有企业21家,三批混改试点加起来一共是50家。中央企业中已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户数占比68.9%,10户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中央企业子企业已完成员工出资入股和工商登记,27个省158户试点有序推进。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文中强调,积极推进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探索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引导子公司层面改革的同时探索在集团公司层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国企混改的全面深入推进将是2018年国企改革的重要主线,以点到面的改革将进一步深化,进度可能会超过预期,涉及的行业和领域也可能有所扩大。同时,混改将多头并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其中,中国联通混改模式可视为未来国改的新方向之一,IPO上市或资产注入(包括借壳)也是一大亮点。
这从近期地方和企业公布的国企改革施工图上就可得到印证。《经济参考报》记者发现,此轮混改方案设计更为细致,力度也不断加码。不过,在推进中还有一些问题亟待厘清。例如,省属国企集团层面的“混改”,特别是改制为“国有资本不控股”的问题如何选择、确定、实施等亟待政策突破和规范;民营企业代表希望进一步从法律法规方面明确“混改”平等产权、建立市场化的资本准入和准出机制等。
2018年国企改革另一大备受关注的热点则是兼并重组。根据国资委的部署,在目前中央企业调整至98户基础上,未来聚焦发展实体经济,突出主业、做强主业,加快推进横向联合、纵向整合和专业化重组。“新一轮的重组整合中,利用重组整合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强强联合打造规模效应等势头越发明显,战略新兴产业也成为国企结构布局优化的重要阵地。”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称。
广东提出2018年底基本完成省属国资系统的重组,要将70%以上省属国有资本集中到基础性、公共性、平台性、引领性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85%以上国有资本集中在资产超千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
徐进表示,今年将推动2-3户省属企业重组整合,力争10户在川国有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此外,国企降杠杆也是2018年去杠杆的重中之重。数据显示,11月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稳定在66.4%,较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表示,国企债务负担依旧较重,占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六成左右,虽有缓解之势,但仍处于高位。
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此前曾介绍,下一步国资委要求进一步降杠杆、减负债,提出四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内部管理,二是优化资本结构,三是充实资本规模,四是管控债务风险。“工作都在积极推进过程中。总体来说,中央企业债务风险可控。”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