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上午,由中宣部组织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浙江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活动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主题,全方位展现浙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二十年来取得的精彩蝶变和历史性成就。
走进位于温州乐清的正泰智能化量测产业园,传统工厂的轰鸣与烟尘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充满科技感的绿色生产图景。
8月8日,由中央及省级媒体组成的“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绍兴市越城区低空经济配套产业园,看“双碳”战略与低空经济浪潮如何推动“能耗大户”转型为“绿色引擎”。
湖州一家银行的大厅内,一块实时更新的“碳中和大屏”格外醒目。大屏左侧滚动着光伏、储能、绿色建筑项目的融资余额;右侧则用跳动的蓝绿曲线显示这些项目累计减排量——每一吨二氧化碳都被折算成“碳资产”。
游客既能近距离观察生产线制作巧克力的过程,也能感受天然可可豆的自然气息,还能亲手制作巧克力。
8月6日,由中央及省级媒体记者组成的“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踏上中国东海之滨的台州之旅,寻找当地让海洋塑料“重生”的“秘籍”。
2023年,安吉提出“大余村”概念,由余村所在的天荒坪镇携手周边的上墅乡、山川乡的24个村统筹发展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走进“大余村”,我们邂逅了新经济、新产业、新青年。
8月6日,由中央及省级媒体记者组成的“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探访晚清诗人姚燮笔下的象山西沪港,看昔日“两三小艇泊高泥”的小渔村,如何蜕变成“浙江省黄鱼养殖第一村”。
径山镇森林覆盖率超96%,孕育着578类野生动植物,还有3000亩茶园与万亩竹海相映成趣。今年4月,径山入选全球环境基金首批“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试点,以“禅茶”文化闻名、以“零碳”实践领跑,径山的“绿意盎然”不止于茶韵。
作为“2024年度杭州十大低碳应用场景”之一,茧SPACE产业园零碳示范园项目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深度融合,为推动产业转型贡献了可复制推广的“绿色方案”。
除了传统产业,浙江将科技创新作为绿色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4年上半年,浙江全省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达15.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9.8%。
刚刚过去的7月,台风“竹节草”来势汹汹,定海区降雨量持续攀升,防汛形式陡然紧张。关键时刻,舟山定海区五山水利工程全力运行,将积水快速排海,守护定海平安度过台风。
这是一座潮流能发电站,潮涨潮落间,海水不断穿过竖立在海平面下的发电机翼,拍打着水轮机飞速运转,将大海的“旋律”变成电,变成光,变成绿色的能源进入千家万户。
梅林村,一个占地1.88平方公里的沙地平原村庄,如今,正以光伏发电为核心驱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低碳乡村”。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8月4日上午,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浙江主题采访活动情况介绍会在杭州举行。
这是许多人没想到的故事,一个偏远的山村,一个废弃的矿坑,竟成了顶流网红打卡地,并创下单日8818杯的全国单店咖啡销售纪录。这里就是安吉红庙村的“深蓝计划”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