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相继对中国纺织品出口设限,中国与欧盟近日就“特保”达成协议———一连串贸易风波让中国第一纺织大县绍兴“出了一身冷汗”
作为中国第一纺织大县,绍兴纺织业占到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5%,去年的外贸出口更是创记录地达到32亿美元。纺织业的发展可说事关全县老百姓的生存大计,县长冯建荣更是称之为“母亲产业”。
近日,有媒体报道说,绍兴县纺织企业有20%已经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县委书记徐纪平当时正率团在日韩招商引资,“我真被吓了一大跳。绍兴县4500家纺织企业,12万纺织工人,20%就是900家,2.4万个纺织工人要失业了,这会影响社会稳定啊!”徐纪平当即与县外经贸局联系,要求迅速摸清贸易摩擦带来的影响。
需求强劲挡不住
徐纪平刚回到绍兴,一份《欧美“设限特保”对我县纺织品出口影响分析》的调查报告已经放在案头。
徐纪平说,读完报告他是长吁一口气,原来是这家媒体报道夸大了。实际情况是,1至5月,绍兴县纺织品出口仍保持了32.5%的较快增长。这次美国设限和欧盟“特保”,对绍兴县纺织业的直接影响不是太大,大约在4%,但是,后期的间接影响会逐步显现。
第二天,徐纪平又召集外经贸局、经贸局、商检、海关以及相关企业负责人召开专题座谈会,会后又到几家企业调研。徐纪平认为,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次纺织品贸易摩擦是挑战更是机遇。绍兴的纺织企业应该迎难而上,就此完成已经推进了七八年的产业结构升级,彻底改变“一流设备、二流产品、三流价格”的现状。
县长冯建荣也是满怀信心。他说,历经无数风雨的绍兴纺织业决不会因贸易摩擦而一蹶不振,甚至像部分企业家所忧虑的那样,出口没戏了,末日来临了。“相反,我认为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美国设限其实证明了中国纺织业的竞争力。目前的情况是如何改变出口产品结构和策略。6月初,首次来中国的欧美纺织品采购团最后改变计划,提出一定要到绍兴看一看。很多欧美客户惊叹于绍兴县一流的生产设备和如此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一些采购商连招待晚宴都没参加,就直接和企业谈合作了。买方的需求如此强劲,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如此高涨,美国设限恐怕也挡不住这种市场化自由贸易的强劲需求和供给。”
绍兴天圣纺织集团办公室主任朱建农说,政府一直鼓励企业投入技术改造,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出口高附加值产品。但是,这几年的纺织品出口生意实在太好了,延缓了企业推进产业升级的进度。贸易摩擦的风险其实去年就显现了。2004年6月,欧盟对中国化纤产品反倾销的第一大公司就是“天圣”,结果“天圣”下属企业去年只有一家生产高端产品的盈利1800多万元,涉及反倾销的其他工厂全面亏损。正是这种震撼之后,企业的策略才和政府的产业结构升级战略一致了。
直面洗牌危机
绍兴县纺织业年产值达到800多亿元,化纤产品生产能力占到国内总生产能力的20%以上。2004年,纺织品出口30多亿米、金额32亿美元。也就是说,纺织品的平均价格在每米1美元以下。早在去年欧盟反倾销初裁税率高达30%到70%之时,绍兴县不少企业就已经初尝了低端产品低价竞争的苦涩和无奈。这次美国设限后,对这些低端产品更是打击重大。加上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绍兴县纺织企业直面洗牌危机。
绍兴县“百虎企业”雄狮集团不久前的突然倒闭,引起轩然大波。不少业界人士很是疑惑,这个绍兴纺织界领军者之一的企业,怎么说倒闭就倒闭了呢?早在1998年,“雄狮”就花1亿元从意大利引进高档纺机,后又花3000多万元购买80台先进倍捻机。去年,“雄狮”的产品被评为绍兴县“双高一新”纺织面料,6个产品中有5个获得县金奖,90%的产品出口。专家认为,“雄狮”猝死,关键是企业缺乏科学管理,缺乏应对危机的处理能力。
绍兴县外经贸局人士认为,由于绍兴出口产品价格普遍较低,且成本压缩空间不大,故进口国设限对纺织业的冲击很大,特别是对一些产品没有特色、品牌优势和经营实力又不足的纺织企业。从现在的情况看,这种多重打压的形势不是短时间就能过去的,出口环境会越来越艰难,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特别是一旦人民币升值后,由于出口纺织品议价能力有限,虽然部分升幅可以转嫁给进口商或供应商,但部分仍需出口企业承担,致使利润率下降。据权威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利润率至少下降2%。
徐纪平认为,这对企业确实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生死考验。有企业会倒下、会重组,也有企业会崛起,会更加强大。阵痛是肯定的,但不会影响大局。绍兴县的纺织大企业天龙、远东、永通、华港的老总都认为,未来二三年将是绍兴县外贸出口的转型年,也是纺织企业的洗牌年。
腾笼换鸟,两条腿走路
到南方集团的调研更坚定了冯建荣的决心。在那里,他得知南方集团用自己生产的面料加工成工作服,每件成本才几十元;而同类面料的品牌服装,市场价格每件高达1000多元人民币。冯建荣说,要利用现在这个难得的机会腾笼换鸟,做强做优。企业要横下一条心,发展科技纺织、绿色纺织、品牌纺织、时尚纺织。他说,借助宏观调控机遇,借助贸易摩擦形成的优胜劣汰,绍兴县将把有限的生产要素向大企业、高精尖产品和品牌集中。同时,要大力鼓励大企业走出去,到国外设厂办点,以规避贸易风险和出口关税。
徐纪平表示,绍兴县除了做强做优纺织产业,还要做大非纺产业,两条腿走路会更稳健。这次到日本、韩国开展经贸活动后,徐纪平觉得这个任务更为迫切了。韩国大邱的纺织业曾经占到所在市经济总量的35%,是第一大产业,但近年来纺织企业减少得很快,特别是靠“跑量”的生产企业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都倒闭了。日本完成纺织业产业转移用了20年,韩国是10年,随着比较优势的逐步丧失,绍兴县在做优做强纺织主业的同时,需要多少年才能完成这样的产业转移和布局?
“纺织产业和非纺产业的比例,要从目前的75%对25%,调整为50%对50%,我们有条件、有信心更快走过这个过程。”徐纪平如是说。
绍兴浙江天龙公司目前已与越南几家公司开展了联系和洽谈,初步拟定将缝纫最后几个工序放到越南加工,然后通过越南销往国际市场。华港打算与澳门一家公司合作,在当地设立营销和加工窗口。精工纺织在非洲市场建立了营销基地。同时,绍兴的非纺产业正在悄然崛起。新风薄膜、越剑纺机等为代表的企业纷纷加盟出口行列,改写了纺织一统天下的历史。海成化工开发的吡唑硫酸盐,被国际化妆业三大巨头———德国汉高、美国宝洁和法国欧莱雅相中,出口利润率高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