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缬:印染“活化石” 浙江西湖美术馆有展出
www.zjol.com.cn
2005年07月12日 08:59:27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这几天正在浙江西湖美术馆展出的“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保护成果展”上,一块2米见方的《百子图敲花被》以醒目的亮蓝和大方饱满的图案吸引着人们的视线,这就是传延千年的夹缬。
在我省首批6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仅在苍南宜山镇八岱村还有保存的“苍南夹缬”名列其中。在民族民间艺术专家郭艺的指引下,我们走近夹缬的世界。
夹缬与蜡染、绞缬并称为古代三大印花技巧。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人在木板两面刻出花纹,再把麻、丝织物等夹在中间进行染色。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夹缬印染工艺在唐代极为盛行。目前夹缬仅存在温州苍南山区。
夹缬能在苍南山区保留较完整与当地的习俗有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夹缬被面是温州地区婚嫁的必备之物,印染材料源自名贵药草,传说能为新婚夫妇带来吉祥。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风俗不再流行,夹缬工艺渐渐淡出历史。
但“夹缬”这个称呼对苍南山区的老百姓来说却是陌生的,由于当地运用夹缬工艺制作的都是带有百子图的被面,时间一长,民间就只知“百子被”而不知“夹缬”了。
一块类似蓝印花布的夹缬被面看似简单,里面却包含着非常复杂的制作工序。
为了制作染料,先要上山采摘蓝靛草,下坑、搅浆、打花、出靛、上缸、储藏,历时20天左右才能制成靛青,还要将染料分数次加入水缸,水温保持在15到20摄氏度,均匀搅拌使靛青发酵,再用石灰调节水的酸碱度,沉淀6至8小时才能达到最适合染布的色态。
制作夹缬的工具雕花版也是不可多得的民间工艺品,由红木制成,长年浸在水中不会腐烂。夹缬在染色时,雕花版必须具备防染和染色的双重功能,图案上的阳纹可以防染、阴纹可以染色。雕花版还暗藏着“明渠暗沟”的秘密,阴纹刻成的“明渠”要连接不断才可以使染液从容流入;“暗沟”可以使图案断绝部分也能印染上色,比如印染《百子图》上童子的五官。雕花版上的横洞和直洞的设计则解决了边缘、染道末梢的染液流浸问题。
而如今会这一整套夹缬工艺的艺人仅剩下了寥寥几人,且都年过半百。八岱村最后一家夹缬作坊的主人薛勋郎是跟着陈康算师傅琢磨了10多年才把夹缬工艺学到手的,去年陈老师傅过世了,薛勋郎成了当地唯一会做夹缬的艺人。而今,作坊已有1年多没开工,薛勋郎改行卖起了馒头。夹缬这门民族印染艺术的“活化石”正在濒临灭绝。
来源:
浙江日报
作者:
王婷 池勤艳
编辑:
何始玉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