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绍兴城市中心的越城区,把发展的战略目光投向了更为广袤的乡村。
一项郊区现代化运动的展开,正在使越来越多的城市功能向农村延伸,越来越多的资源和要素在城乡间流动,从而掀起了一场城乡利益再分配的革命。
急骤的郊区现代化步伐声,传递的不仅是一个县级行政区域对于自己安身立命基础的思考,更维系着一座城市的走向和一个时代的重大命题。
一座城,164个村
市在区中,区在城中。在绍兴地理版图上,与其他县(市)相比,越城区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一座城,60个社区,共50平方公里的面积;3个镇,散落分布的164个行政村,共145平方公里的面积。这是越城区直辖的195平方公里区域的空间分布。
一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越城区政府主要管理和服务着一座城市的街道社区组织,却似乎忽略了145平方公里这个巨大的存在。处于城区边缘,在城市灯光掩映下的众多村庄,被忽略的当然不仅是地理空间。
乡镇经济薄弱,农民增收难。2004年,越城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67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7885元,相差近一半。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多、就业门路少。
长期割裂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无法充分接受城市的辐射,更无法享受城市化带来的福祉。到2003年,越城区还有28个村24,000多人未接通小舜江自来水,村民饮用的是山塘、水库、河流水。
在空间版图上观察,越城区164个村庄的天赋资源可谓得天独厚:紧邻城市,占有该区近四分之三的土地资源。在这片土地上,人口稀少、幅员辽阔,生息着仅占越城区人口总数三分之一的约12万农业人口。这使宝贵的土地资源无法优化配置。
绍兴急速的城市化步伐把这一优势推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台。近年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绍兴老城区面临着保护和扩张的矛盾,在老城区面临人口、交通拥挤,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按照经济学的溢出效应,城市人口、就业岗位、工商服务业等城市和经济要素由内向外、由市中心区向郊区拓展,从而实现城市由集中向分散化扩展,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过程。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04年7月,市委书记王永昌来到越城区,表示要用城乡统筹的眼光看待农村,用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办法解决农村问题。随后,他又提出大力推进“城市郊区化、郊区现代化”这一整体发展思路。
越城区委书记施淑汝说,一座城与164个村之间的落差,囊括了工业化、城市化与“三农”等重大命题,凸现的是城乡社会发展的均衡问题。因此,把越城区建成“城乡统筹先行区”,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新社区,新生态
今年,越城区府山街道金鸡塘村的156户农民迁入新的住宅小区。到年底,越城区将完成100万平方米的城中村安置房建设。届时,牵涉其中的城中村村庄形态将逐步消亡,新的社区形态将出现。
越城区的目标是,到2007年之前,对42个城中村进行改造,牵涉农户8000户,约3万人口。同时,远郊山区村的安静,也终于被急速的重组空间脚步声打破,进行撤扩并,通过统一规划,建设全面小康新农村。
在空间重组的背后,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郊区现代化涉及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交通等众多公共事业的建设。将城市功能延伸到农村。
越城区城管局副局长马晓明透露,为改变村庄垃圾遍地的局面,2003年起该局在越城区皋埠镇率先进行试点,建立农村垃圾中转站,实施农村垃圾的统一清运。到去年底,该区80%左右的农村实现了垃圾的日产日清,今年全区农村都将实现这一目标。
河道疏浚、水面保洁和路桥维修等系列工程同时也拉开了步伐。为进一步做好农村改水工作,今年越城区将争取除鉴湖南部山区少数村庄以外的全区农民基本喝上小舜江水,逐步实现农村饮水一户一表制。
将集中于城区的教育资源逐步调配到农村。在对城乡教育网点进行全面调研的基础上,越城区将教育网点重点布局于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工程外山组团、五云组团的配套学校,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各种要素配置的完善,正在使越城区农民告别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的旧村落。乡村道路、污水处理等农村基础设施的改造,使依旧留守在乡村的农民开始就地过上了“市民生活”。
但外部环境的改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命运。为此,越城区提出,不仅在空间形态上,更要在生产生活质量上,使农村与城市逐渐消除差异,在“路变、河变、桥变、房变”的同时,实现关键的“人变”。
在郊区现代化推进过程中,越城区着眼于建立农民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目前,该区已有38,447名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障,参保率达70%;137,138名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占应保人数的89.5%;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的集中供养率分别达100%和97%。
新农民,新经济
农村变社区,使土地资源得到了集约;农民变市民,使农民从原来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资源要素的变化,人的身份的变化,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变革,如何合理引导和配置资源,无疑是实现郊区现代化的关键。
2003年8月,越城区新设了一个政府机构——三产发展管理局(后更名为商贸旅游局)。在大力精简行政机构的背景下,单独成立一个局,其中的深意是,抓住郊区现代化和经济转型这一重大契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的确,在GDP超过3000美元这一大关后,绍兴产业格局正由原来的“二三一”向“三二一”过渡。同时,无论是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还是对于自身的功能定位而言,城区及城郊地带发展第三产业是最佳选择。作为一个能吸纳大量人口就业的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无疑也将解决农民变市民后的就业难题。
为此,越城区将眼光瞄准了社区,提出在注重社区承载的社会功能的同时,要挖掘曾一度被忽视的社区经济功能。随着“好邻居”、“家家乐”等一批社区服务业企业的出现,三年来,越城区共开发公益性岗位2428个,新增就业岗位11,488个,10,098名下岗失业人员和被征地农民实现了再就业。
在此基础上,今年越城区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区10分钟服务圈,通过整合原有低、小、散的传统家政服务业,组建一定规模的社区服务中心,促使其向特色化、连锁化、规模化经营转变。
越城区商贸旅游局局长祝颖川介绍,构筑社区服务业仅是在郊区现代化过程中解决农民非农就业的一种途径。事实上,郊区作为农村接轨城市的立足点,又是城市辐射农村的承载地,发展集镇商贸服务业潜力巨大。
同时,在推进城中村改造等过程中,村民及村级集体经济积累了一笔可观的资金,把资金投入到本地的经济领域,通过资本化运作,实现循环,从而在区域内部实现它的保值增值,这不仅使农村资金的利用率提高,更为在郊区现代化过程中建立新的郊区经济体系创造有利条件。
为此,越城区在《三产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积极拓展城郊的商贸空间,引导建设若干个集镇商业中心和市场体系,以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层次消费的需要,努力形成层次清晰、各具特色的产业区块,提高城乡互动的效应。
在越城区的构想中,郊区集镇将通过土地资源等的整合,形成集聚优势,并立足当地村民需求,致力于引进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利用集镇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建筑产业。
在104国道北复线、云东路、城南三环等地段,根据其区位优势和现有的自然集聚效应,因势利导发展汽车、家具和建材销售业。
素有人文旅游基础的鉴湖、皋埠等镇,将充分利用其旅游观光资源,依托秀丽的山水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建设田园生态观光村,打造江南风情园,从而成为“城市后花园”。
的确,在郊区现代化的视野中,越城区正在改变原有一座城与164个村庄割裂的局面,随着一系列城市和经济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流动,城郊集镇、乡村开始打破昔日的宁静与落后,从而演变为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腹地。(7月20日《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