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对生命的尊重
大家都知道前几年的一则新闻,清华大学化学系的高才生用硫酸泼熊。在事故陈述时,这位学生说,我是想做一个实验,看看熊的嗅觉是不是像别人说的那样灵敏。
从某些角度看,这个学生很有求实精神。但社会舆论在批评他时,理由也很奇怪:如有些人从经济角度来看,认为他的罪行在于毁坏了一张价值不菲的熊皮,如果是一只兔子,事情就不会有这么严重。
其实这不是个经济价值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个学生缺乏对生命的感受。他没有意识到,他的行为是对熊的生命的伤害。如果从生命的意义上来看,熊、兔子都是有生命的,熊的痛苦和人是一样的。
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意识到的。每个人都感受过痛,但对别人的痛,却没感觉。所以,要做一个完整的人,首先要学会对生命的尊重。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我们都听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故事的最后是女仆用沸油把躲在坛子里的强盗都烫死了。小时候,读了这个故事也还是很高兴的。可后来我在给别的孩子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讲了一半我发现讲不下去了。
我在想,为什么这个故事能够流传几千年,小孩子都能够接受?它也触动了某些人性的因素,但那是“恶”的因素。
每一个人在小的时候都有一些相似的经历:看到蚂蚁,会用手用脚去碾死它们,或者用开水烫,看着蚂蚁四处逃散还很开心,没有人意识到蚂蚁也是有生命的。还有比如把一条蚯蚓弄断,把蝴蝶的翅膀撕掉。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孩子对生命有一种好奇心,好奇心的背后有一种撕碎生命的欲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人性的。战争和古代的一些酷刑大概都和这些人性隐藏着的欲望有关。人性不完全是好的,也有恶的一面。
那么如何识别人性中的好坏、善恶,谁来分辨哪些是有利于人性好的发展的呢?
这没办法用法律来规范,甚至不能用道德来规范。那么用什么来规范?这里就涉及人文教育的问题。人慢慢成长之后,会对其他的生命有所认识,会感受到人性的善恶。
对儿童来说,日常生活的教育可以交给家长,知识教学可以交给学校,而在心灵世界的教育方面,则是整个人文教育的任务。人文教育永远在保护人成为人,保护人在容易丧失本性的经济利益中,把自己变得更善良。
我国的人文传统
中国有着巨大的人文传统。
孔子的一生,都在整理古代的学问——注“六经”,试图说服古代的统治者:《诗经》是民歌,属文学;《尚书》是古代历史文献;《春秋》属当代史;《乐》是音乐,就是现在理解的文艺;《礼》是写政治规范,讲社会秩序;《易》是中国古代哲学。2000年前,孔子把人文学科都整理出来,直到20世纪初,中国人文传统都是这样的。
到上世纪初,西学东渐,翻译家严复把西方的一些人文著作翻译成中文,一共有8本:《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社会通诠》、《法意》、《名学浅说》、《穆勒名学》等,改变了孔子6本书的传统人文学科,在中国的人文中加入了西方的社会科学的因素,即社会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逻辑学等等,中国的文科从此出现了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前者来自传统,后者来自西方,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并举发展到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