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被搭救的两位老人和救命恩人打工小伙杨群新终于相见了。
戏剧见面 救命小伙拒酬金
27日,记者不负两位老人所托,找到了搭救他们的杨群新,当晚,记者就把小杨的地址告诉了二老。
昨天下午,两位老人迫不及待赶去光明街小杨的住处。下午2点左右,老天并不作美,大风大雨,时不时还夹杂着些许冰雹,但恶劣天气丝毫没有阻挡两位老人前往道谢的脚步。大雨中,许大伯骑着自行车,身体略差的唐大伯在女儿的搀扶之下,坐着三轮车,满怀期待和喜悦地来到杨家门口。
大门虚掩着,“小杨小杨。”许大伯边喊边推开了门杨群新从屋里迎了出来,“是两位阿伯啊,你们怎么来了?”三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进屋后,小杨拿了两张椅子给二老坐下,开口就询问:“听说你们受伤了啊?”
“我还好,老唐有点伤。”许大伯说,“不容易啊,真的不容易啊,两条人命啊。”许大伯说着向记者伸手比划了一下,“要是迟了三分钟……”
一旁的唐大伯也说道:“是啊,当时我喝了好多水,已经什么都不知道了,直到后来觉得脚底下踩到了硬硬的东西之后,才有点意识。”
回想起当天的情形,周围听的人感受那个险境,依然捏出一把汗来。说起当时的情景,杨群新觉得很巧,要是再过几分钟,自己就看电影去了,这也是他与二老的缘分。
说话间,两位老人分别掏出一个红纸包,里面装着对小杨感谢的酬金。
“最近几天我一直睡不着觉,因为一直没有好好感谢你。东西我也不知道买什么,你刚来嘉兴,这些钱你拿着,也许有点什么用,我们退休了,工资不多,小小意思。”许大伯和唐大伯把红包往小杨手里塞。
小杨一愣,马上说道:“不行不行,这个钱我绝对不能收的。”
“不行,你一定要收,从我们的心情上来讲,这个感激之情是没有底的,但是,如果我们一点都不表示的话,自己心里也是过不去的。你不收去我就给你跪下来。”说着,许老伯就欲往地上跪。
杨群新马上拉住了他:“真的,我真的不能收,钱花光了就没了,我们的情谊是长久的,我救你们并不是为了钱,如果我收了你们的钱,那就变成交易了。”
“今天你说什么也要收。”许老伯说。
“求求你们了,你们的心意我心领了,你们说了我那么多好话,我已经很满足了,以后我可以拿这件事情来教育我的孩子,已经足够了,真的。”
双方就这样一个坚持不收,两个坚持要给,足足僵持了半个多小时。
“这样吧,我从湖南过来,在这边也没有什么亲戚,两位大伯若是不嫌弃的话,我可不可以把你们当成我的亲人。”杨群新说。
当成亲人,两位老人当然乐意啦,但是不收这个钱,两人心里还是有点失望。
“阿伯,你们把你们的地址和联系方式留给我吧,平时我也可以去看望看望你们。”
“好的好的。”唐大伯写完通讯地址,递给小杨,郑重其事地说,“你一定要来的啊。”
“你也把你的电话号码留给我们吧,我们身体好了,以后还要再逛的,到时候,我们三个人还可以一起荡荡马路呢。”许老伯笑着说。
杨群新微笑着连声说好,写好自己的联系方式便递给了大伯。
临走时,唐大伯试图悄悄地把红包放在杨家的桌子上,结果被杨群新发现了,又硬是给塞了回去。
这个时候,门外聚着几位杨群新的邻居。“原来救人的就是你啊。真是好样的。”
“我们只知道他女儿的名字,不知道他姓什么,想不到就是那个救人的打工小伙呢。”
“他自己从来都没有提起过。”
……外面的雷雨大风渐渐停了,小弄里头是三个依依不舍的身影。
渴望工作 谁来接这个“绣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个憨厚老实的大好人来禾两个月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一个没有工作的人却不肯接受被救者钱财上的感谢,让人又平添了一份敬意。
杨群新表示,当前,他最需要一份工作。
得到他的同意,记者便充当起临时的“中介人”,晚报也充当一回临时的“职业介绍所”。
杨群新,男,1977年出生,身高173厘米,湖南省宁乡县双凫铺镇泉中村人,初中毕业。来禾前曾在深圳一家生产手提电脑的日资企业中做喷涂工作。
记者:“你希望得到怎样一份工作?
杨群新:“我也没什么要求,有单位要我,我已经很满足了。我刚来嘉兴,什么都得脚踏实地好好重新开始。”
记者:“那你对工资待遇有要求吗?”
杨群新:“这个,我也没有怎么多考虑,只要够养活家人就可以了,我还年轻,钱可以慢慢赚的。”
杨群新觉得嘉兴地方好,人也很好,很想长期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下去。
就是这样一位心地善良、见义勇为、淳朴实在的湖南小伙,你愿意给他一个工作的机会,让他在嘉兴这片土地上立足生根,做个新嘉兴人?
有意接这个“绣球”的单位,请拨打嘉兴晚报热线2828110,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