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上午,温州市苍南县人造革塑料厂厂长李智毅对苍南县政府转发的一份文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份名为《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以下称《办法》)的文件,由浙江省中小企业局7月18日颁发。
“这个文件得到了吕祖善省长的重视。”7月28日,浙江省中小企业局一处长告诉记者,《办法》的主要内容是由政府对放贷银行进行补偿,打消商业银行在小企业信贷上的畏难情结,鼓励其在信贷上向小企业倾斜。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在7月17日的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办法》得到了多位金融圈人士的赞同,并被称为“有望解决浙江目前的小企业融资难困局”。据介绍,相配套的操作细则也正在研究制定。
“救赎”浙江小企业
《办法》显示,所谓的风险补偿资金,是指为鼓励和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小企业贷款的一项政府引导性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小企业贷款而产生的风险进行补偿。“同时,对小企业增加贷款较多、风险控制较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可以适当用于奖励。”
前述官员告诉记者,适用企业是省内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且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在200万元以下的生产型、科技型、就业型等各种所有制形式的小企业。
其来源则主要是两块:一是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另一块则是市、县市配套的财政资金。“市、县市财政资金与省实行自愿配套的原则,资金配套比例为1∶1。”
而具体发放路径如下:发放数额报经省政府批准后,由省财政厅拨付给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再由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具体考核办法,下拨到试点市、县市的银行业金融分支机构。“试点市、县市财政配套的风险补偿资金,则由财政部门直接全额拨付给当地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2005年度的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对象已确定,主要是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试点地区的分支机构。而效果也似乎已是“立竿见影”。
刚从安徽阜阳考察归来的李智毅,“起码是暂时取消了把厂子整体搬到阜阳的想法”。他告诉记者,他的企业属于扶持贷款对象范围内,“已经着手向县里递交了一份报告,申请贷款150万”。
李厂长告诉记者,他们厂的产品销路很不错,也一直在考虑购买几台新机器以扩大产能,同时完成技术改造。“但一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投入,而且银行也不放贷。”李最后告诉记者,正因为包括融资为主的一系列问题,浙江很多小企业有了“出走”的想法,预计《办法》的出台将改变这种局面。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吴国华则表示,浙江上下正掀起一场“救赎民企”的运动。他透露,7月下旬,由浙江省政协、省工商联以及其他民主党派联合推出了一份有关浙江民企生存现状的调研报告,“调研时间长达4个多月,长32页,由厉以宁、吴敬琏担任顾问”。
“调研报告分析以为,浙江大量中小民营企业由于抵押物相对不足,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以及直接融资手段的限制,只能进行相对缓慢的‘滚雪球’式积累,再就是通过非正式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