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企普遍摒弃“企业办社会”、“固定用工制”等做法的时候,在许多上规模的民企里,“办子弟学校”、“造职工宿舍”、“给保底工资”、“授予终身员工”等曾被视为有损企业竞争力的做法,开始悄悄地“复辟”。一向经济利益至上的民营企业主们,这回打的是什么算盘——
民企“办社会”
为解决外来员工子女的上学难题,浙北某知名企业准备在开发区内建造一所小学。据悉,该项目投资约2000多万元,目前已经立项,于今年年底开工。学校性质属公办学校,由当地的教育局管理,老师亦由当地教育局派来,企业不参与学校的任何事务。建成后,园区中的6家企业共4000多名外来员工的子女上学问题将迎刃而解,附近的开发区也将会从中受益。
斥资为员工造学校算是民营企业的魄力之举,这样的大手笔令人惊叹。与此相对应,更多的民营企业在解决外来员工的住房上格外大方。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林艳谈到公司的宿舍区时颇为自豪——
“早在1997年,我们便专门建造了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可以容纳约430人的员工宿舍区,很好地解决了外来员工的住宿问题。企业每月只象征性地每人收取10元左右的物业管理费,维持着宿舍区很完备的日常管理。此外,宿舍区里还有篮球场和活动室,保证员工有个充实的空闲时间。
“此外,我们在市中心有专门的职工宿舍,每月只象征性地收取每平方米1元的物业管理费;针对1996年以后大中专毕业普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杭州市中心提供每人一套80至115平方米的免费住房;公司又在筹划建一栋22层的钢结构宿舍楼,建成后不仅可以为刚毕业的单身小伙子提供4至5年的过渡期住房,还将基本解决公司员工的住房问题。”还有一些民企则在员工食堂上下功夫。在食品生产企业绿盛厂部的食堂,我们看到食堂采用全透明真空玻璃窗及防蝇虫纱窗、气派整洁的餐桌、大理石地面、先进的通风、卫生及厨房设施。这个食堂一天18个小时不间断地为400名工人提供四餐:早、中、晚还有一顿夜宵。每人每餐平均花1块钱就能吃饱饭,包括一荤一素一汤。据绿盛总裁林东说,定价低是怕有些工人为了节约,不买荤菜,伤了身子。虽然作为食品企业,公司可以免费向员工提供肉类。但这些“免费”,对公司来说一年下来至少掏50万元。
绍兴某企业更是别出心裁,在食堂里面设置了咖啡吧,服务生还在四星级酒店里培训过。淡蓝色的台布配上古典的沙发凳子,几分高雅几分浪漫。不少员工把这里当作是下班后约会的好去处。
“二线部门”扩张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像行政服务部、人力资源培训中心、宣传部、工会等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传统“二线部门”,在许多以往以机构精干见长的民企中正悄悄生长。
这些部门的出现,最直接的“效益”就是,它使工厂的运作,从一台赤裸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机器,有了许多“温情”的润滑。
日前,奥康集团又一批“金点子”建议奖张榜公布,来自生产或营销一线提出好建议的员工,按规定领到了奖金。“纸张两面用,可以避免浪费,奖励300元”;“碎皮回收,奖励1000元”……从2003年8月开始,奥康每年为“金点子”建议基金投入20万元。其目的倒不全是这些点子能换来多少经济效益,而是在工厂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自2003年开始,恒力电机制造有限公司开始以轿车奖励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员工。这些员工不是企业的中层干部,而是基层员工和一般的管理人员。据悉,该公司于2003年奖了6辆6万余元的哈飞路宝轿车,2004年5辆,今年还将继续奖。不过,与企业的“大手笔”对照,很多一线员工出于养车费用考虑,拿到车后大多数会卖掉,对企业的感激化为现金落袋为安。
谭开德是四川小伙子,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到管理三四百号人的厂长,他在绿盛集团工作已经近10年了。他觉得董事长并非是高高在上,相反更像是他在杭州的亲人。因为他一家人经常会收到老板送来的衣服、鞋子等日常用品,甚至在孩子生病时,老板也会打电话过来询问情况。至少在感受关怀和爱心的那一刻里,老板与员工之间的雇佣关系确实是淡化了。
杭萧钢构是一家钢结构企业,然而这里却可以时常闻到奶油的香味,因为老板提出要为每一位员工庆祝生日。在插着蜡烛的生日蛋糕面前,许自己心中的三个愿望,再冷漠的人都会为企业的一番心意而感动。该公司大约有1600名员工,企业每年光买生日蛋糕一项花费近十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