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要和谐
周施清(桐乡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一个教师只有人际关系和谐才能在课堂上和生活中充满智慧和活力,否则就可能带着负担和压力工作。
我们很重视教师在精神生活上的发展,有老师要调动时,学校会送他们一束花,并且对他们作一个客观的评价,同时定期展开一个“反思”工作,让教师们给学校提建议。
营造“仁者爱人”的工作环境
黄玉平(桐庐三中校长)
对职业的热爱才会觉得幸福,但每个人的幸福感不一样,满足度也不同。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登山的人背了包袱负重前行,越背越觉得很重,这时他看到前面有个小女孩背着一个比她小的小男孩也在很吃力地走。登山者就问她,你背着这么重的重量不吃力吗?小姑娘很生气地说,“我才不是背着重量,我是背着我弟弟”。
我们学校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都不算很好,但老师们都觉得在这里教书心情很舒畅。回老家时,学校会把买好的车票递到他们手上,并且在晚些时候打个电话确认一下是否平安到家,这些其实是小事情,但是学校的关爱让老师们觉得很满足。我们提倡一种“仁者爱人”的工作状态,因为学校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首先就要尊重和理解他们,哪怕是鼓励教师竞争,也要形成一个有序、公正的竞争环境。
动态的幸福感需要“内驱力”
吴吉春(杭州西湖区教育局局长)
幸福是一个螺旋形的动态过程,人不可能每天都处在幸福中,所以自我定位和自我价值实现就显得尤其重要。就像一个运动员设定的奥运会目标是第一名,得了第三名他会很沮丧,但如果他的目标是第六名,那得第三名他会非常开心。
教师的成长包含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平静期和隐退期这多个过程。对一个新教师来说,完成既定的任务就觉得很幸福;对年轻教师来说,跟学生建立起深厚感情就是件幸福的事;而对于一个好老师来说,他把民族责任感融入了教学中,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让他们备感幸福的事,也许跟同事的亲密合作也会让他们备感幸福。
学校应构建一个动力系统,把行政推动力和市场配置力结合起来,用这样一种机制来关心、培养、支持教师的教学和工作,充分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建立保障和显示系统,在一个好的人文环境中,让教师的潜能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在幸福和适当的压力中提高自身的素养。
提倡教师的专业精神
叶翠微(杭州二中校长)
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对专业精神的提升。一个教师,他应该是包容的、开放的、多元的,同时对未来社会充满着直觉。他对学生应该亲和、平视、呵护,对家长应该理解、尊重,对社会应该关爱,这是教师的一种修养。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幸福感的来源,但又不是惟一,幸福感应该是多元、多姿、多态的。职业幸福感是专业知识的动力,但又不是全部,两者之间是通过一种教师专业知识引领,让教师获得更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