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超级女声,刚刚过去的夏天里最热的词汇,仿佛意犹未尽似地,把它的热度带进了秋天。随着“超女”演唱会在全国的展开,“粉丝”(fans,歌迷)再度掀起一波追星狂潮。
是什么让人们如此着迷?“超女”们的魅力究竟在哪里?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杭州市第七医院院长赵国秋给出了心理学专家的解读。
“老妇聊发少年狂”
在保证不透露真实姓名和工作单位的前提下,45岁的“玉米”朱琴(化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朱琴看“超级女声”时,这项赛事已经进入了总决赛,最初这个节目只是她在周末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看了两期后,我就掉进去了。”朱琴就是在这个时间成为“玉米”的。
这辈子从没追过任何星、迷过任何人的朱琴从此进入了一种她形容为“狂热”的状态。一开始朱琴还比较克制,毕竟自己的年龄摆在那儿,儿子都上高中了。朱琴最多是在看电视时偷偷流一流激动的眼泪。但这种克制并没有保持多久,朱琴很快从报纸上看到上海有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也是李宇春的“粉丝”。“看到这个消息,我一下子放开了。”做“玉米”的感觉对朱琴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李宇春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吸引了她全部的注意力。只要“超级女声”一开始,朱琴就进入了“忘我”的状态,周围的一切全都视而不见。朱琴甚至对其他“超女”也视而不见,经常忘记张靓颖的名字,提起她时就用“那个长头发的”来代替。
在单位,有个同事随口说了句“李宇春是个男人婆”,朱琴顿觉自己被激怒,拍案而起,当场和他吵了起来,“大家都说我那天情绪很反常,特别激动,平时我不是这样的,平时我很温和”。朱琴的丈夫说她“脑子有病”,要是从前,朱琴会生气,但这次她一点都不在乎:“我当时想,他多可怜啊,一点都不理解春春的好。跟他有什么好说的呢?”连朱琴的儿子也有意见了,“他觉得我对他都没这么紧张过”。
一个多月后,“超女”演唱会开到杭州。此时的朱琴已经冷静了一点,在丈夫与儿子的“舆论压力”下,没有去看演唱会,但她还是在10月21日悄悄地去了李宇春下榻的酒店。在潮水一般的“玉米”中间,朱琴遇到了知音,有个小姑娘对她说:“阿姨,你是‘玉米’对吧。”简单的一句话,朱琴当场就哭了,“我觉得世界上终于还是有人理解我的,有那么多人和我一样喜欢春春,看到她们我就觉得并不孤单。”那天朱琴被众多身强力壮的年轻“玉米”挤到了人群外,没有看到李宇春,但她已经心满意足。
朱琴这样理解自己的这段经历:“我觉得自己那段日子里特别充实,一下子有了牵挂,有了期盼,有事可做了。”
解读
朱琴的行为在外人看来很难想像,如果朱琴知道在李宇春的粉丝中还有作家王海令鸟这样的知名人士,她也许会开心。就是这个作家写了著名的《中国式离婚》。同样很难想像,一个对婚姻家庭问题观察如此冷静如此深刻的女人,也会为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子掉眼泪。
但赵国秋认为,这种情况并不特别。现代人,尤其是职业妇女,承受着工作与生活的巨大压力,这些压力需要通过一个合适的渠道、以正确的方法释放出来。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这样的渠道,积累的压力就会在某个时刻以极端的方式体现出来。赵国秋认为,“超女”是一群非科班出身、但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的女孩子,是真正意义上的平民偶像。可以说,她们代表并实现了许多普通人的梦想,极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她们的出现,给了平淡生活中的人们一种鼓励,一些希望,给了他们一个机会来宣泄情绪。无论是对“超女”牵肠挂肚,还是为韩剧如痴如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的。
“就这样被你征服”
和朱琴的“老资格”不同,贝贝(化名)可能是“生长期”最短的“玉米”之一。她是在10月23日、“超女”杭州演唱会结束后的第二天才成为“玉米”的,之前她一直是个坚定的“粉笔”。
贝贝的“倒戈”缘于她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见到了李宇春本人。那天到场的所有人中,只有她穿了一件黄色的毛衣。贝贝当时并没意识到,黄色是“玉米”的标志。“李宇春进房间时,一眼就看见了我,她可能以为我是‘玉米’,所以她笑着对我说:‘你好!你好!’这么多人里,她只和我打了招呼。我当时就晕了,不敢相信一个大明星竟然专门跟我打招呼。她这么亲切,一下子征服了我。看到门外那些连李宇春的面都见不到但还在苦苦等待的歌迷,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
贝贝冒着被“粉笔”们追打的危险,宣称自己从此变身“玉米”。李宇春离开的那天,贝贝与一群“玉米”抱头痛哭。
三天以后,贝贝的激动心情才稍有平静,这时候贝贝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点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