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是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毕业生,虽然工作只有两年多,但他已经换了十来家公司,原因是他觉得每个岗位跟他理想中的岗位相差甚远。工作上的挫折让他觉得生活无望,再加上相恋五年的女友一个星期前又弃他而去,他告诉心理医生:“我不想活了!”
像王先生这种情况,温州附一医的郭晗峰医生和温州紫竹心理咨询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师李加波均称,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七八个这样的病人,这类病人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同时也出现了另一部分人,他们通过电视剧、网络或报纸了解了一些抑郁症知识,从而对自己的精神状态过多疑虑,甚至对照部分网站将自己对号入座,无病变成了有病。
抑郁症患者呈上升趋势
据了解,到温州附一医门诊治疗精神疾病的患者每天有三四十人,其中抑郁症患者有七八个,有上升趋势。且女性患者的比例比男性多,老年人最多。
郭医生告诉记者,除了生理因素外,抑郁症患者往往是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出现问题。患者往往受负面事件影响,进而对自己的认知下降,自暴自弃,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郭医生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患抑郁症的人就像是戴着墨镜看世界,尽管外面阳光很灿烂,但他们看到的却都是灰暗的景象。
据郭医生介绍,其实60%- 70%的成年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程度不同的抑郁或担忧情绪,通常这些情绪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甚至消失。只有一部分人可能越来越严重,影响到人的精神生活和身体状况,从而形成抑郁症。
一些曾经的老板对前途有心理危机
李加波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现一个特点,一些患者受温州大环境的影响特别大。他们一般都是四五十岁,曾经是企业老板,现在陷入了对前途的心理危机中。他们年轻的时候只是一心想着致富,但富了之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他们的企业没能生存下来,或者没能力做大事业了,于是他们突然感觉自己失去了生活的目标。还有一部分人为金钱所累,尽管很有钱还是感到孤独、无助,于是求助心理医生。
切勿轻信网络治疗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路人对抑郁症的认识。他们多数回答:“患上这种病很容易自杀”、“这些人脾气暴躁,很难接近”、“他们很自闭”等。
郭医生解释说,其实抑郁症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精神疾病,就如同人的感冒一样,应积极地帮助患者治好抑郁症。比如对有抑郁症症状的朋友多进行鼓励、不要冷落他们,让他们觉得大家还是认可他们、信任他们的。同时对于自己的精神状态,也要健康地认识。据李加波介绍,有些人在网上看到关于抑郁症的知识后,就将自己对号入座,甚至接受了网上一些没有可信度、不规范的选择式诊断,这无异于乱吃药。
他提醒市民,抑郁症症状有轻有重,重度抑郁症则要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因此,如果你觉得自己心理方面有症状,比如睡眠紊乱、自罪或丧失自信、言语迟缓、注意力集中困难、有自杀念头或行为等,应及时求助专业人士。